在线客服系统

摄影技术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2)

时间:2015-05-15 10:0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尹航 孙永刚 点击:

  (二)室外拍摄
  1.拍摄记录。
  2.先拍下遗址、遗迹的地理环境、地理位置、地层关系、灰坑范围以及采取品的分布情况。
  3.开始正式挖掘时,按照发掘进度逐层拍摄。拍摄的内容包括发掘地点的地形、地貌,发掘现场的工作情况、挖掘方法、发掘过程,发现的城址、沟渠、柱穴,墓葬的坑位、结构、葬具、人骨、兽皮及随葬品等。
  4.现场全部暴露出来后,俯拍一张平面全景图。
  5.室外拍摄设备。镜头选择,如果对象是遗址的大面积拍摄、局部探访和器物等的特写,需要一只广角镜头,局部特写要用一只微距头,以便对焦,表现更多细节。所以要选用14-24mm的广角头、105mm的定焦微距头、24-85mm中长焦段。三脚架要选择重量相对较轻便的碳纤维三脚架,稳固还便于携带,可适当在架子上加重物来增加稳定性。离机引闪系统:支持ttl的闪光灯3只、离机引闪器、反光板、多功能反光伞(有反光和柔光功能的反光伞)、闪光灯架3只、测光表、快门线等。
  6.光的应用。(1)自然光。首先要讲讲几种光的类型及其特点,顺光光线均匀,拍摄不是凹凸有致的形体,其表面能均匀受光,不产生高光和亮调,可拍出柔和的效果。侧光适合拍凹凸有致的文物,例如碑刻上的字,陶罐上的之形纹饰等。逆光能营造更好的空间感。拍摄时要根据光的不同特性以及拍摄对象选择合适的光源形式。(2)室外摄影的光线相对复杂,光线过强或不足都不适用拍摄,所以要借助于辅助光源,针对不同的光照条件,闪光灯和反光的配合,打出合适光源。例如,光线较强的时候,拍出来的墓坑反差过大,利用闪光灯或反光板对墓坑补光,使整个画面反差减小,变得柔和。阴天的时候,光线不足,或者画面很灰,对比相对较弱,就要用强制闪光灯,使拍摄物体的轮廓、线条变得清晰。利用离机闪光灯制造侧光的效果,可以很好地呈现物体表面的纹饰、浮雕、碑刻等。(3)光线极为不好情况下可采取外拍灯制造大面积持续光源进行拍摄,携带大容量电池或者电瓶是很有必要的,大功率的灯具耗电量极大,如果有条件可以采用柴油发电机。
  (三)室内影棚拍摄
  考古摄影的对象是考古遗存,包括遗迹和遗物,所以要了解所拍摄文物的历史背景、工艺特点,这样才能拍出器物的特点。与此同时,也要遵循艺术的基本原理,正确构图,合理摆放及搭配,做到艺术与科学相结合。室内摄影的最大优势就是可以采用更多种类的光源,合理地使用光源。基本光源有两种,即散射光源和聚光光源,文物摄影一般用散射光源,极少的情况下才能用到聚光光源。散光灯的照射效果是光照广泛、均匀,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逐渐减弱,而聚光灯照明集中、强烈,光的强度由照明区到非照明区明显减弱。拍摄文物大多用散射光,因为它的光强性质接近于自然光,适合于人的视觉习惯。
  三、具体介绍几种文物摄影的用光方法
  (一)常用光源
  前侧光与拍摄方向相同,并成45°角的光线,这时物体表面2/3受光,1/3背光,形成明显的明暗对比(图3)。但此时暗部往往亮度不够,不能反映暗部的影纹及层次,所以应该加反光板或加闪光照明。在利用前侧光拍摄时尚要注意背景的颜色与拍摄主体的颜色的区分,拍深色物体时,以用淡色背景为好。背景颜色的调整可以采取换背景布和调整灯光的距离来实现,背景远离灯光则颜色深,背景离灯光近颜色浅。
  (二)侧光
  侧光是指与拍摄体成45°~90°角照射的光线。用这种光线照明可以突出表现粗糙和有凹凸花纹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绳纹、铜器上的饕餮纹、甲骨上的刻字或器物上的附着物(布纹、席纹等)(如图4)。根据侧光角度大、阴影短,角度小、阴影长的特点,在拍摄凹凸起伏的器物时要采用高位置的侧光,反之要采用低位置的侧光。如果凹凸变化很小,侧光的位置就要很低,甚至采用接近90°角的正侧光,这样才能把要表现的细部色刻划出来。玉器、石器、骨器上的使用与加工痕迹以及古纸、丝织器的纤维组织需要用聚光灯的侧光来照明;凹凸起伏比较明显的器物,如陶器上的纹饰,铜器上的铭刻,铜镜、纸币、印章、封泥、瓦片、陶片、墓志、碑文、砖刻、画像石、石雕和玉雕、骨雕等要用散光灯的侧光来照明。运用侧光照明要防止光比过大或光线不匀,通常采用加辅助光的方法克服以上缺陷。
  考古摄影技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为考古学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提供了重要的可视性资料,针对不同的器物和不同的遗址可以采用不同的摄影技术与方法。考古摄影的布光要根据器物来定,器物不同的形状、大小、颜色、肌理要采用不同的打光角度及光源。考古摄影技术伴随着新时期考古学的发展及各项科学研究不断推进而不断进步,必将也推动考古学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建国.“数字考古”纵论[A].科技考古(第1辑)[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李淼.关于考古绘图的几点思考[A].科技考古(第1辑)[C].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3〕张蕾,刘建国.数字影像纠正与考古绘图[J].考古,2009,(7).
  〔4〕缪玉兰.墓葬考古摄影需要知识储备[N].中国文化报,2007-9-1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