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中国古代浮雕“线”的造型语言探微

时间:2015-05-22 10:39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董新秀 肖福科 点击:

  摘要:中国古代艺术是“线的艺术”和线性思维的代表,与西方艺术相比,具有典型的意义。可以说,“线”性特征是中国古代艺术最大的形式特征,它体现在各种艺术门类之中。而本文试图从古代浮雕“线”的特征和审美价值的角度出发,将中国古代浮雕线造型演变的规律做粗略分析,最后总结得出中国古代浮雕的线造型存在的形式和特征。
  关键词:中国古代浮雕;线;造型语言;特征;
  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造型艺术的舞台上,中国古代浮雕艺术都展现出鲜明的艺术个性。它不同于西方浮雕艺术更强调物形体真实明确的“体块”表现,从早起的青铜器到到汉唐佛教雕塑,都可以看到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独特的线造型特征。
  一、线的原始意义和功用
  线,是视觉艺术的初始形式,在抽象艺术里被称为“第二元素”,即点相对的结果,线的张力即是在点的基础上的艺术形式的延续。作为直观意义上的线,它是一种具有一定长度,而可以忽略其宽度与粗细的客观对象。那么,根据线的生成原理,浮雕上的线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雕塑自身实体上的线,包括动态线和结构线以及装饰线等;另一类是雕塑自身实体与外部空间的分界,也就是轮廓线。线的造型意味,形式意味,抽象意味以及由于它的变化所表达的不同心理感受,赋予了看似简单元素的线条丰富的内涵,显示了线的特殊价值。
  二、线造型的发生
  梁思成先生在他的《中国雕塑史》中有这样的描述“然而艺术之始,雕塑为先,盖在先民穴居野处之时,必先凿石为器,以谋生存;其后既有居室,乃作绘事,故雕塑之术,实始于石器时代,艺术之最古者也”,中国古代浮雕甚至雕塑史的开端应早于绘画史。[1]
  (一)原始模仿
  早期人类通过记录现实生活,模仿自然现象,表达对自然神灵的崇拜,达到某种心理暗示和威慑作用。由于工具的限制只能雕凿、刻画一些简单凹凸的线条,但特征简洁明了,粗狂豪放。[2]
  本文认为,原始艺术具有“线”性特征,这一特征正是中国古代“线的艺术”的源头。原始艺术的“线”性特征首先是由原始思维所具有的“线”性特征所影响和决定的。其次,在原始人的生产性巫术实践活动中,以延迟模仿方式进行的轮廓对象的复制以及当时的技术条件和刻(画)工具共同成就了原始艺术的“线”性特征。
  (二)中国古代的历史传统文化影响
  如果说,西方自古希腊起,科学的方法和求真的审美倾向形式了写实的创作方法,那么中国古代宗法制的社会结构和自给自足的小农自然经济模式所形成的文化类型和社会心理,使得中国古代艺术继承多于创新,与原始艺术一脉相承,成为原始艺术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中国古代艺术作为历史的产物,其“线”性特征的生成、发展与中国古代的社会环境、风尚习俗、哲学思想、审美取向以及艺术的物质媒介有着密切的联系。本文认为,中国古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社会结构使带着原始意味的巫术和图腾(龙凤)崇拜长盛不衰,为“线的艺术”提供了存留和增荣的合适土壤。
  中国古代哲学、美学思想,尤其是尚“简”、会“意”、重“神”的审美趣味与中国古代“线的艺术”有着某种必然的联系;中国独有的毛笔、墨、纸等艺术媒介是“线的艺术”重要的物质基础。
  三、线造型存在的形式和特征
  中国古代浮雕艺术,对作为造型语言的“线”的情有独钟,是在装饰审美、形式表现和艺术精神方面所表露出的民族特点。以线造型、以线达意,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愈来愈富有概括性、象征性和抽象性等特点,成为有别于西方古代浮雕的重要艺术特征。
  (一)主要采用正侧面的影像处理方法
  “线”的造型语言普遍见于原始玉琮、青铜器表、画像石刻、佛教造像、建筑装饰等历代浮雕作品之中。殷商玉器中造型精细小巧,作装饰物用的玉人、玉兽的题材内容相当丰富,数量不多的以圆柱体或立方体为基本造型的圆雕,仍然是围绕影像进行雕琢,这是殷商玉器两大类造型样式的共同特点。[3]
  (二)以绘画性的表现手法
  即以细腻、流畅、匀称的阴线雕刻出各种玉人、玉兽造型的形体结构和身上华丽的纹饰,融绘画性与雕塑感为一体。不仅浮雕,一些圆雕也是如此,汉代霍去病墓《马踏匈奴》石雕的造型处理,通过线刻示形的作用,使浮雕和圆雕浑然一体,加强了雕塑整体的气势贯通。《马踏匈奴》的四条马腿,结构用线条阴刻出劲健的力量,卷曲的匈奴也是用线刻表现顽力挣扎的形象。
  中国雕塑家,发现了线条节奏,但却并不在意浮雕的光影效果。中国古代浮雕多装饰在墓室或光线暗淡的石窟中,由“体块”所产生的“影”的效果并不明显,反而是用线来突出形象的轮廓、结构更为实际有效。线条的特质在于它能够暗示出形体或立体形式,“它既状物又抒情,兼备造型和表现两种因素和成分。”
  四、总结
  中国古代浮雕,借助线形的凹凸、曲直、疏密变化,用以勾勒轮廓,示意对象形体的交接、转折关系,特别在表现衣纹服饰的结构与装饰处理方面,更是将线性语言的生动流畅之特点发挥得淋漓尽致。“线”既是作品形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又作为一种表现媒介,使线条属性和思想情感双方契合,使“形”“神”紧密相连,凝成了作品的艺术风格。
  本文认为,中国古代艺术之“线”具有多方面的审美特征,主要表现在:线的装饰性、线的时间性、线的情感性、线的时代性和线的民族性。同时,中国古代浮雕造型艺术之“线”从粗糙到精致,从简单到复杂,直至形成蔚为大观的线条语汇,经历了一个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是从原型模仿到几何纹饰,最后演变成抽象符号,表现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梁思成《中国雕塑史》
  [2]隋建国主编,陈科著《泥塑浮雕》
  [3]赵萌《中国雕塑艺术》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