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吴天明导演留下的最后作品《百鸟朝凤》,主题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影片塑造了黄河边上新老两代艺人焦三爷和游天鸣对唢呐的真诚热爱并艰难传承的点点滴滴,折射出唢呐等传统文化、传统艺术在人心浮躁的时代、西方文化强势注入的环境下的艰难传承并难掩逐渐没落之势,展现了唢呐艺术在传承中面临着人们意识淡薄、外来文化艺术冲击、传统市场萎缩、传统文化艺人断层等诸多方面的困境,这是给观众留下的时代思考。
[关键词]吴天明;《百鸟朝凤》;传统文化传承;困境
吴天明的《百鸟朝凤》上映以来历经波折,影片主题是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问题,再现了传承传统文化及价值在现代人心浮躁的社会面临的困境。
一、《百鸟朝凤》主题分析
吴天明导演的《百鸟朝凤》是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如何传承的影片,影片内外波折重重。内容上是中国传统文化命运的思考,再现了传统文化及价值在现代人心浮躁的市场经济社会的尴尬处境。影片留给时代的质问,也迫使每一个观者进行思考和判断。[1]
影片叙述了在无双镇,由祖先代代相传的唢呐艺术,被黄河岸边的焦三爷带领的焦家班完整地传承下来,受到周围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伴随焦三爷的老去,新一代的唢呐艺人游天鸣拜师学艺,得师父真传,学会《百鸟朝凤》。游天鸣是在历史变革、社会转型时期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传统文化的艺人。影片里展示了游天鸣拜师学艺的艰辛成长路,渗透着时代变迁给唢呐艺人带来的困惑以至于绝望,二师兄、三师兄等同行艺人的离开并转行他业,是对传统文化传承的致命打击。影片另一条线索就是《百鸟朝凤》,影片在游天鸣拜师学艺后,通过师娘的口,第一次介绍《百鸟朝凤》。无双镇遇红白喜事时,唢呐班出活吹奏,一出活四个人去叫四台,加上吹笙、吹笛、敲鼓的,还有拉胡胡的,叫八台,八台场面大、气势高。一般人家过事,就吹个四台。八台难吹且价钱高,平常人请不起,吹奏场合不多。比八台厉害的就是《百鸟朝凤》。故事第一次提及《百鸟朝凤》,这是对唢呐文化的普及。第二次“百鸟朝凤”是从游天鸣爹的口说出的,心里是满满的敬意。游天鸣学艺两个月了,焦三爷不让天鸣吹唢呐,不让他跟活出门。天鸣心里委屈,师娘让天鸣回家看看,晚上在院子里乘凉时跟爹的聊天中,他爹说唢呐匠会吹《百鸟朝凤》是看家本领,学会《百鸟朝凤》是值得自豪的事情。焦三爷之前有七八个徒弟,都没有学会吹《百鸟朝凤》。《百鸟朝凤》仅用在白事上,口碑好、德行好的才有资格享用。《百鸟朝凤》正在慢慢揭开神秘的面纱,推进了剧情发展。第三次是游天鸣因师父没有给唢呐赌气回家,在墙后听到爹跟邻居说自己要学《百鸟朝凤》,他转身回到师父家继续学,《百鸟朝凤》再一次激发游天鸣学习唢呐的动力。《百鸟朝凤》吸引游天鸣学习唢呐,这是故事发展的一个小波折,为下面金村长长子要求吹《百鸟朝凤》埋下伏笔。第四次出现《百鸟朝凤》是金庄村长去世,金家长子不惜出高价求吹《百鸟朝凤》,但是焦三爷因金村长当年赶走别姓人家,德行不够而没有答应吹《百鸟朝凤》,再次印证《百鸟朝凤》对德行的要求极高。第五次论及《百鸟朝凤》是在焦家班传声仪式上,影片再一次重申《百鸟朝凤》的德行意义。焦三爷说唢呐在黄河边上除了婚丧嫁娶凑热闹,也可以解乏。自己老了,不能吹下去了,但黄河岸上的唢呐不能断,因此寻找有担当、有责任的接班人,能不惜用生命把唢呐这门匠活传承并弘扬下去。焦三爷把五六代人用过的他师父传给他的金唢呐,递给他游天鸣,说是只能吹《百鸟朝凤》的唢呐。焦三爷承诺教天鸣《百鸟朝凤》,全场人惊呆,剧情继续升温。第六次是正面演奏《百鸟朝凤》,这是影片的高潮。焦三爷带领并不完整的(二师兄没有来,天鸣爹充数)游家班在火庄村长的白事上,吹奏《百鸟朝凤》,这也是影片在经过多次侧面烘托、正面阐释后,第一次正面吹奏《百鸟朝凤》。焦三爷提到德高望重,再一次印证《百鸟朝凤》的威严。孝子贤孙们谢过焦三爷,焦三爷咳嗽不止,因游天鸣生病,焦三爷开始吹奏《百鸟朝凤》。不久,天鸣发现师父吹的唢呐管有血流出,不一会儿焦三爷一口鲜血喷到了地上,并示意天鸣继续。故事在这里发展至高潮。《百鸟朝凤》第七次出现是在影片的最后,焦三爷去世,天鸣在师父的坟墓前独奏《百鸟朝凤》,回忆与师父的点点滴滴,完成了新老两代艺人的完美塑造。
影片多次或轻或重地对《百鸟朝凤》进行渲染,有侧面,有正面,有旁观者,也有当事人的大谈特论。影片容纳了诸多社会内容,包括主人公游天鸣倔强地学艺,老艺人焦三爷对唢呐艺术的舍命保护,旁观者对唢呐的不屑以至于冷嘲热讽。笔者试图以唢呐为传统文化、传统技艺的载体,以影片《百鸟朝凤》为依托,关注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
二、《百鸟朝凤》中唢呐艺术的传承困境
(一)人们对唢呐的不屑
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普通民众只是把钱作为衡量传统文化、传统艺术有无价值的标准,全然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独特的民族性。影片里好几处提到人们对吹唢呐人的看法。游天鸣在练习吸水时,路人谈论说“剃头的、唱戏的、屋里哇啦送葬的,有啥出息”,是对唢呐的不屑;外行四喜说唢呐有十六台,并让天鸣创八十一台。秀芝说四喜死了为他吹八十一台,四喜怀疑以后还有没有唢呐。从两人的调侃中可见世人对唢呐的不自信。影片中游天鸣的娘多次劝儿子:“我们不吹了行不?娶媳妇要三四万,你吹唢呐猴年马月才能挣来?”游天鸣病时母亲喂完药抱怨:“咱不吹唢呐了行不?你也出去找个活干。”在祝寿场面吹唢呐时,小混混柳三挑衅:“给你双倍的钱不要吹了……”可以说是对唢呐等传统文化艺术的亵渎。影片接近尾声,蓝玉说:“在省城打工比在农村吹唢呐强,何必一条道跑到黑呢?留下来一起干吧。”新一代艺人游天鸣无视周围所有人的不屑,只因为对师父的承诺,这就是铮铮铁骨的唢呐艺人情怀。天鸣跟焦三爷的攀谈中,提到接师礼都取消了,这是人们对唢呐的冷漠。之前唢呐匠很受尊重,吹唢呐要坐上太师椅,后人千恩万谢。焦三爷生活的传统农业时代与游天鸣生活的市场经济时代是完全不同的,某种意义上说,游家班比焦家班的生存更显举步维艰。
(二)西洋乐队对传统艺术的冲击
随着全面的改革开放,西方文化、西方价值理念充斥着中国的每一个角落,老一代唢呐艺人拼命捍卫传统文化、民族艺术,当下国人是数典忘祖地追捧西洋文化。影片以游家班在祝寿宴上吹奏唢呐展开,游家班唢呐吹得正起劲的时候,主人请来了西洋乐队。帮忙的人示意他们唢呐班休息。蓝玉介绍说这是铜管乐队,在场的众人都看呆了,没见过这个新玩意,还有人惊叹喇叭那么长,这是无双镇观众第一次看到洋乐器。天鸣也被这复杂、庞大的乐器震惊了,起来要去看个究竟,突然天空一声爆竹的巨响,天鸣的脑袋也像裂变一样。大家都陆陆续续被吸引到西洋乐队面前,看穿着裸露的美女伴着音乐在唱歌。观众一并凑上去,一是没有见过,感觉新鲜;二是这种演唱模式,确实比单单吹唢呐要好看,还可以满足看美女的世俗趣味。游天鸣在师父的示意下劲吹《南山松》。西洋乐队与传统唢呐叫板,就是映射现实社会中外来文化、外来价值观对当下中国传统文化的挑战。我们也一度呼吁保护将要消失的传统文化、传统技艺,并将其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现实境遇令人担忧。
(三)唢呐等传统文化市场的逐步萎缩
伴随西洋乐队侵蚀中国文化市场,人们越来越热衷于声光色的感官享受,唢呐等传统文化的市场在逐步萎缩,影片最初游天鸣拜师学艺时,两个多月的时间焦家班出了十几趟门,跑遍了整个无双镇。之后游天鸣带领的游家班出门的场次每况愈下,影片中描述这几个月无双镇死了十几个人,还有七八家办喜事,大家都没有请唢呐班,而是请的洋乐队。焦家班的消失,游家班的难以为继,在焦三爷和游家班师兄弟心里,留下的是悲凉和无奈。村西头的聋子死了,请的也是西洋乐队。唢呐的被冷落,唢呐艺术市场的萎缩、不景气,是传统文化市场的萎缩,是传统文化传承的困境之一。
(四)唢呐艺人的断层
传统文化艺人是传统文化再现的重要因素。影片几次传递唢呐这一传统技艺正在被人们淡忘的信息。人们看不到希望,甚至养家糊口都做不到。所以人们都不再继续学习唢呐,游家班不像焦家班那样受人尊重和追捧,游天鸣也只有师兄,而没有出现新的学习吹唢呐的师弟。另外,正在吹唢呐的师兄们,也在寻思转行。影片中的镜头是这样的:火庄窦村长去世,邀请游家班去吹唢呐。因长时间不用出活,师兄们都去打工了。临时有个活,大家都召集不来。大庄叔去召集游家班的原班人马,只有三师兄能来,其他均以忙、身体不舒坦等各种借口不出活,二师兄说以后不要来找他了,说过两天要出门打工。游天鸣爹说:“人都没了还吹个啥啊?”这里的“人”就是指会吹唢呐的艺人。焦三爷气愤地召集人马,来到二师兄家,一脚踹开二师兄家的大门,这是影片的一个特写,看见二师兄正在打包收拾行李,已经被气坏的焦三爷走过去将衣服全部抖出来,扔得满院子都是,之后二师兄又一一捡回来,他伸手去拿包时,焦三爷一脚踩上。这时二师兄执意要抽出来,焦三爷很是失望,一脚把二师兄踢倒在地。二师兄的“执意”不是对焦三爷的不屑,是迫于养家糊口的无奈,是对吹唢呐养家的无望。的确,传统文化艺人也是人,他们需要基本的生活保障。在焦三爷的努力下,终于有二位师兄想帮帮天明。游天鸣要承诺对师父的誓言,吹唢呐是游天鸣的事,其他师兄都是帮忙的。其中一个师兄还要求游天鸣答应他是最后一次出活。传统唢呐人才的断层,传统文化人才的后继无人,是弘扬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又一困境。
县文化局局长找到游天鸣,说要录下游家班吹的唢呐,并强调唢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要保护民俗文化。病危中的焦三爷让游天鸣答应文化局局长,并执意让游天鸣找回师兄们,原班人马吹一场唢呐。至此,唢呐等传统艺术因政府重视,似乎看到了希望。焦三爷一厢情愿地应了下来,游天鸣去找师兄们,答案是令人无语的。二师兄打工时手指被锯掉了;三师兄积劳成疾,咳嗽不止,吹不了唢呐了。在他们之后,再也没有人会吹唢呐了,唢呐艺术真的要失传了。
三、对唢呐等传统文化没落的思考
影片最后,在蓝玉和游天鸣攀谈时传来一阵唢呐声,循声望去,原来是一位老人在吹奏,两个小姑娘路过时,还往老人的杯子里丢了几枚硬币。这就是唢呐的境遇吗?游天鸣很困惑,其实影片之外我们也很困惑。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传统文化的体系究竟要如何构架,是时代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思考。
影片中叙述了以唢呐为代表的中国文化的现代困境,我们可以试图从文化、社会、产业开发的角度给予统筹和规划。全面唤醒民众对传统文化的自觉和保护意识,让唢呐等传统文化的保护行动引起大家重视;紧跟时代脚步,演艺与现实结合。[2]在唢呐等传统样式中注入新的元素,积极创新。大力开展对唢呐及相关文化项目的宣传和推广工作,提高唢呐等传统文化对于外地民众的吸引力和关注度,激活文化市场;文化传承过程中要牢牢把握文化的民族特性。[3]政府应积极引导,加大资金投入,充分激发唢呐传承人等传承主体的参与性,培养唢呐传承人;提高唢呐艺人待遇,培养传统文化的创新人才;借助旅游资源的整合与开发,[4]开发与唢呐文化相关的文化产品,调动各方有利因素,全面助力传统文化走出困境。
[参考文献]
[1]杨燕迪.唢呐班及其代表的乡村秩序困境是留给时代的质问——影片《百鸟朝凤》观后[N].文汇报,2016-05-17(12).
[2]史新刚.浅谈唢呐艺术在我国的发展状况[J].黄河之声,2014(10).
[3]李惠娥.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困境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14.
[4]王善虎,周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策略探析——以杨山唢呐为例[J].艺术百家,2016(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中国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研究会 出版地:北京市 ...
主管单位:中共湖北省委高校工作委员会 主办单位:湖北教育报刊社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
期刊简介: 《地学前缘》是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北京大学合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主...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介绍: 本刊以中高层次汽车维修人员为读者对象。以专业的视角剖析新车型新技术;...
期刊简介: 《环境技术》创刊于1983年,1958-1970《热带电工》;1971-1983《特殊电工...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