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通过分析四逆汤医案,探讨四逆汤加减运用规律。方法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收集古今医案专著、临床经验专著及期刊杂志中的四逆汤治疗的医案,对医案进行规范化处理,建立四逆汤医案相关信息数据库,分析医案当中四逆汤的药物加减变化规律。结果共纳入359则医案,总共加药207种,共出现1447次,四逆汤加减药物当中以补气健脾、温里药所占比重最大。结论四逆汤经过两千年的运用,大量的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明其有确切的疗效。
关键词:四逆汤;数据挖掘:药物加减;中医文献
中图分类号:R289.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15-02
四逆汤方出自《伤寒论》和《金匮要略》,是伤寒少阴病的代表方剂,具有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作用,由附子、干姜、炙甘草三味药物组成。后世医家扩大了四逆汤的运用范围,而且在四逆汤方的基础上加味,创制了四逆汤的衍生方。目前四逆汤加减不仅用以治疗危急重症,而且广泛用于治疗临床各科的多发病及常见病。本研究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搜集整理四逆汤医案359则,对其药物的加减变化进行探讨,以期为临床合理、安全、有效地加减运用四逆汤提供一定的参考。
1研究对象
以《中国医籍提要》[1]、《中国医籍大辞典·医案医话类(S类)》[2]、《成都中医药大学馆藏目录》[3]、《中华医典·医案分部》[4]为基础,《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名老中医之路》等作为补充,确定书籍资料采集范围。一共收集2010年以前出版的中国医家所著中医学专著、医案医话专著、名家经验集等文献622种。1979—2010年的期刊文献,通过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查找。1979年以前的期刊文献通过成都中医药大学基藏书库,及通过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中的文献查找。
2研究方法
2.1文献收录搜集书籍文献541种,其中涉及四逆汤医案的书籍57册,通过清华同方CNKI系列数据库,检索到涉及到四逆汤医案的期刊51种。按照所制定的筛选条件,即医案录用标准:(1)所选医案必须标注其所使用药物的剂量。(2)医案中注明了使用的是四逆汤方或四逆汤的加味方。(3)医案中注明的方剂是四逆汤的衍生方,并包含四逆汤所有的药物组成,仍然按照四逆汤收录,如大回阳饮、吴萸四逆汤、通脉四逆汤等。(4)医案中没有标明所选方剂名称,但其处方包含了四逆汤所有药物。(5)非初诊病案,若症状描述比较详细、具体或前药不效转用四逆汤而获效者也予以纳入。医案排除标准:(1)一般只选取初诊用四逆汤治疗的案例。因二三诊描述较为粗略,不能准确地反映疾病的整体情况。(2)不收录大样本的临床报道。因为大样本的临床研究症状描述笼统,而且大多以西医的检测指标为依据。(3)所选医案加药味数限定在十二味以内。由于加药味数过多,该方剂治疗的重点就可能发生改变,为了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所以剔除。共收录符合条件的四逆汤医案359例。
2.2医案的数据处理与建库对疾病名称、中药名称、主症、病机和治法等进行规范化处理后,再按照文献来源、医案记录年代、医者姓名、医生单位、所在地区、就诊时间、患者性别、原文证候、主症、西医病名、中医病名、病机、治法、功效、方剂名、处方药物、原方加药、煎服法、服药剂数、疗效、转方等栏目进行分类,然后转换成Excel文档。
2.3数据挖掘采用的是PASW Statistics 18统计分析软件,整个分析过程中主要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
3研究结果
药物计数(次)极小值(g)极大值(g)众数(g)生附片1543010制附片345150030干姜311250010炮姜4126020炙甘草24222506表2四逆汤医案加药味数、次数及其功效归类表
功效药物及出现次数种类总次数补气药人参81、党参66、白术60、黄芪46、大枣21、山药5、太子参3、白扁豆2、人参叶1、刺五加1、西洋参113287温里药肉桂73、细辛40、吴茱萸15、丁香10、花椒6、小茴香4、胡椒3、制川乌3、荜茇2、高良姜1、制草乌19154解表药桂枝45、葱白28、麻黄22、生姜21、柴胡6、葛根5、防风4、蝉蜕4、荆芥3、升麻3、菊花2、香薷1、羌活1、牛蒡子1、白芷115147利水
渗湿药茯苓91、茵陈9、薏苡仁9、泽泻5、猪苓4、车前子3、灯心草2、通草1、地肤子1、赤小豆110126补血
养阴药当归34、白芍32、山茱萸11、麦冬11、熟地黄7、枸杞子3、龟板2、何首乌1、女贞子1、南沙参1、龙眼肉1、北沙参1、阿胶113106表3常用加药统计表
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药名次数茯苓91半夏36五味子19丁香10人参81白芍34砂仁17茵陈9肉桂73当归32牡蛎16薏苡仁9党参66葱白28龙骨16桔梗9白术60麻黄22吴茱萸15厚朴9黄芪46生姜21陈皮14大黄9桂枝45丹参21山茱萸11灶心土8细辛40大枣21麦冬11薤白8表4四逆汤原方加药按性别划分列表
性别男性别女药物计数(次)所占比例药物计数(次)所占比例茯苓507.0%茯苓366.6人参425.9%人参315.7肉桂425.9%肉桂305.5党参395.5%党参234.2白术365.1%白术224.0黄芪253.5%桂枝224.0半夏223.1%黄芪203.7桂枝202.8%当归193.5细辛182.5%细辛193.5葱白152.1%白芍162.94讨论
表1显示:生附片众数10 g,制附片众数30 g,四逆汤为温阳散寒、回阳救逆的方子,主治阳气亏虚、寒邪直中三阴所导致的疾病。此类疾病病情严重,当辩证准确之时,应大胆用药,万不可顾虑重重、药量过小,错失疾病的最佳治疗时机,使病情进一步恶化。表2显示:四逆汤加药按其功效出现次数居于前5位的依次是补气药、温里药、解表药、利水渗湿药、补血养阴药。机体阳气亏虚,邪气方可直中三阴,故以补气为先;寒邪直中于里,停留体内,人体阳气运行失常,故用温里药,祛除体内寒邪;阳气不足、卫外不固,机体易于感受外邪,停留肌表,因此时常加解表药,驱邪外出;阳气不足,不能运化水液,水液代谢失常、停聚体内,故加用利水渗湿药,使体内失常的水液排出体外,恢复正常的水液代谢,同时水湿之邪阻滞体内阳气的生成、运行,湿邪排出有利于阳气的恢复。阴阳互根互用“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阳气不足,则阴血生化不足,易于出现阴阳两虚,补阴养血之药的加入一方面制约补气药过于温燥,另一方面为阳气的生化提供资源,达到机体阴阳的平衡。所有医案中总共加药207种,共出现1447次,平均每味药物出现7次,所以出现次数超过7次的药物为常用加药,共32味。四逆汤常用的加药种类中,补气健脾药占了很大比重,其次是辛温类药物。脾胃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人体机能正常,有赖于后天益养先天,机体阳气不足,脾胃运化失常,故健脾养胃、使气血生化有源。由表4可以看出男女加药及比例总体差别不大,男性加药中半夏和葱白使用次数较多,女性当归和白芍使用次数偏多。“男人以气为本,女人以血为本”女性由于经带胎产,容易出现阴血亏虚,加之阳气不足、生化乏源,故在阳气不足之时亦应当顾护阴液、防止辛燥之品损伤阴血。
四逆汤经过两千多年的临床运用,通过大量的临床案例及实验研究证明其有确切的疗效。我们应当按照辨证论治的精神,对其进行适当的加味。找到本方的最佳剂量及配比关系、最合适的加减药物,使本方使用更加安全高效,充分发挥其强大的作用,来更好地为人类健康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医籍提要编写组.中国医籍提要[M].吉林: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7:7.
[2]裘沛然.中国医籍大辞典[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310-1453.
[3]成都中医学院图书馆.成都中医学院馆藏目录(1956-1986)[M].成都:成都中医学院出版社,1990.
[4]中华医典[M/CD]湖南: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20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