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的疗效。方法选择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71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对照组35例。2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疗法,疗程为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生化指标、利尿效果等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血肌酐水平较治疗前略有所好转,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及24h尿蛋白定量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脂指标经治疗后均能降至正常,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全身水肿消退时间治疗组(9.5±2.3)d,对照组(12.8±3.9)d,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2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在正规激素治疗基础上加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疗法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明显,值得探讨。
关键词:加味胃苓汤;穴位按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
中图分类号:R256.51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4)09-0035-0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其在水肿急性加重期因严重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钠潴留、脂肪紊乱、高脂血症等多种因素出现高度水肿,并可能造成心力衰竭、血管栓塞、急性肾衰竭等多种临床恶性事件,对此临床常采取正规激素治疗,有时需要加强效利尿对症治疗。笔者在临床采用正规激素冲击治疗(或加用呋噻米针)、联合加味胃苓汤配合相应穴位按压治疗,疗效显著,并且可有效减轻患者用药副作用,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为2008年3月—2011年3月本院住院或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治疗组36 例,男20例,女16例;病程3天~12月,平均(4.1±2.2)月;年龄13~50岁,平均(23.4±7.6)岁;首发21例,复发15例。对照组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龄13~49岁,平均(22.2±6.8)岁;病程5 d ~12月,平均(4.0±2.4)月;首发21例,复发14例。2组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全部符合《内科学》[1]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排除狼疮性肾炎、紫癜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其他疾病所致的继发性肾病综合征。中医辨证符合《中医内科学》[2]水湿浸渍证相关标准。所有病例均属于高度水肿,日尿量在1000 mL以下。研究期间共入组80例(2组各40例)治疗组失访4例,对照组失访5例。
2治疗方法
2.1对照组按照常规西医治疗:①休息:高血压伴高度浮肿时应卧床休息,症状缓解后可适当活动。②饮食:严重水肿及高血压应禁盐,症状消退后改为低盐,给予优质蛋白饮食1~1.5 g/(kg·d)。③必要时对症抗感染。④利尿消肿:呋噻米注射液20 mg静脉推注,每天1次。⑤抗凝治疗:拜阿司匹林片100 mg,每晚1次;潘生丁片50 mg,每天3次。⑥降脂治疗:阿托伐他汀钙片10 mg,每天1次。⑦激素:开始治疗强的松片1 mg/(kg·d),每晨顿服。
2.2治疗组在西医治疗组基础上,加用加味胃苓汤,处方:白术、茯苓各15 g 苍术、厚朴、猪苓、泽泻、肉桂、桑白皮、陈皮、大腹皮、丹参、桂枝各10 g,黄芪30 g。煎药机浓煎成400 mL(深圳市宝安区中医院煎药室),分2次温服。取穴脾俞、肾俞、水分、三阴交、涌泉,每天每个穴位按压2次,每次约5 min。疗程均为4周,4周后观察疗效。
3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观察指标所有患者在住院期间每天测血压2次,记录24 h出入量,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尿24 h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等指标。临床症状采取自拟评分评价,由2位专科医师独立评价,取患者平均分为临床症状积分。具体评分细节如下:①水肿:无0分,轻度水肿(限于足踝小腿)1分,中度水肿(腰腹以下)2分,重度(全身水肿)3分;②多浆膜腔液体:无0分,见少量多浆膜腔积液但不影响生活1分,见中量多浆膜腔积液一般生活受限2分,大量多浆膜腔积液或因此导致生活明显受限3分;③饮食:无饮食异常0分,食纳较前稍有所减1分,明显减少2分,显著减少3分;④活动能力评价:无明显异常0分,活动较前有所减1分,明显减少2分,显著减少3分。本组病例分数越高代表患者水肿及临床症状越重。
3.2统计学方法观察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12.0软件,两样本均数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2组间率的差异性用χ2检验。
4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疗效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完全缓解:水肿消失,饮食,活动能力正常,血清白蛋白及24h尿蛋白,肾功能及血脂正常;基本缓解:水肿基本消失,饮食,活动能力正常,血清白蛋白正常,24h尿蛋白<0.5 g,或者肾功能未恢复正常;无效:水肿症状、血清白蛋白及24h尿蛋白、肾功能等未见明显改善。
4.2治疗结果
5讨论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而其在水肿急性加重期的治疗更是变症较多,容易反复,是临床治疗的重点难点,肾病综合征在临床研究较多,中医药方面的文章也较多,如郭银雪等用真武汤联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水肿疗效取得了较好的疗效[4];张玉华等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可显著改善肾病综合征临床症状和体征,取得满意的疗效[5],研究表明:针灸加中药治疗肾病综合征,结果完全缓解率62%,有效率为94%。对完全缓解病例作半年以上时间的随访,复发者仅1例,远期疗效满意[6]。
中医学认为,水肿分阴水,阳水两种。在病因上水肿多与湿邪有关,脏器涉及肺脾肾三脏,盖水为至阴,需赖肺、脾、肾诸脏气化以行之,而阳虚气化失司与脾、肾相关,水之制在脾,水之主在肾。肾病综合征水湿浸渍型的水肿,是因水湿之邪,浸渍肌肤,壅滞不行,以致肢体浮肿不退。水湿内聚,三焦决渎失司,膀胱气化失常,所以小便短少,水湿日增而无出路,横溢肌肤,所以肿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阳气不得舒展,故见身重神疲、胸闷、纳呆、泛恶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亦为湿盛脾弱之象。湿为黏腻之邪,不易骤化,故病程较长。治以健脾化湿,通阳利水之法。方药用加味胃苓汤治疗。方中以白术、茯
苓健脾化湿,苍术、厚朴燥湿健脾,猪苓、泽泻利尿消肿,肉桂温阳化气行水,丹参活血行气利水,桑白皮、陈皮、大腹皮、化湿利水;若肿甚而喘,可加麻黄、杏仁、葶苈子宣肺泻水而平喘。
笔者在上述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内服外治结合,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气血,可以提高疗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医学认为,各个穴位都有相应的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脾俞调理脾气、和胃降逆、运化水谷、和营统血、消滞通络,按压该穴可以治疗水肿病证。肾俞穴可以通过按摩达到强健腰肾的目的。肾俞穴处在足太阳膀胱经上,按摩肾俞穴能够保养肾功能,促进生长发育、生殖、泌尿等功能。水分穴具有运脾土,利水湿的作用,刺激三阴交有健脾益气之功,涌泉具有健脾益肾、平肝熄风、开窍醒神之功。诸穴同用共起健脾化湿利水之功效。在临床上笔者应用加味胃苓汤配合穴位按压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讨。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13-522.
[2]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328-335.
[3]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160-162.
[4]郭银雪,詹继红,毕莲,等.真武汤联合艾灸治疗阳虚型肾病综合征水肿30例疗效观察[J].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12,29(4):69-70.
[5]张玉华,刘献华,陈永华.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肾病综合征的效果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12,29(14):177.
[6]张伟石.温针灸治疗肾病综合征50 例临床观察[J].中外医疗,2009,30(11):96.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