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作者通过对19世纪末的芝加哥社会现状和小说人物心理及行为的分析,揭示了《嘉莉妹妹》所表现的诸多社会现象背后的本质和人内心世界的发展变化。
[关键词] 社会发展;命运;嘉莉妹妹
《嘉莉妹妹》是展现美国现实社会的一部代表性小说,是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之一。自然主义很重视对于环境的描写,同时它也特别强调客观环境对于人物的性格以及命运的决定作用。作为自然主义小说的先驱,德莱塞的作品《嘉莉妹妹》正是展现美国现实社会的一部代表性小说,是彰显美国自然主义的代表作之一,书中充满了对当时的社会现实状态和社会环境的描写:工业迅猛发展,城市不断地扩大吞并农村等等。通过这些描写,人们可以看到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状况,体会到人们生存的状态,
论文发表同时也让人们通过这部小说认识到在资本主义工业时代,社会与人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
一、永恒的社会发展
人类社会的发展从原始人开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等过程,这些社会形态的变化不是任何一个人所能控制或推动的,是人类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
德莱塞的自然主义实际上是一种深层次的现实主义,他更忠实地反映了真实的生活。通过《嘉莉妹妹》中社会背景的描写,人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社会发展的这一规律,以及人们是如何受到欲望的驱使,顺应社会的发展而生活的。“日益增多的经商机会使它声名远扬,有如一块巨大的磁石,把充满希望和绝望的人们从四面八方都给吸引过来了――他们中间,有些人还有待发家致富,有些人则在别处早已钱财、事业两空,境况甚惨。”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芝加哥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城市中人们的生活,也使得乡村中的或者别的城市的人不由自主地向这里聚拢。这种汇聚不是人们主观意识的结果,而是城市的发展所产生的必然结果。
二、不断改变的人的命运
虽然在社会的发展中人类起不到太大的影响,但是人自身的命运却可能因为某些遭遇、某些社会环境的改变而发生转变。以小说的女主人公嘉莉为例。小说开篇时嘉莉还是一个淳朴、无知的农村姑娘。当时的她只是想找一份工作努力挣钱,过好一些的生活,然后有可能的话把父母也接过来一起住,就是这样一个很单纯的愿望。但是怀着这样愿望的嘉莉,在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下,她的命运却发生了极大的改变。我们通过嘉莉命运转折的几个关键人物和事件来看她的变化。
第一个转折是嘉莉离开纯朴、自然的家乡前往芝加哥去找寻她的美国梦。嘉莉自幼生长的地方是一个民风朴实、生活简单的小村子,那里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喧嚣的工厂,也没有大城市里丰富的物质生活,有的只是一栋栋简朴的农舍,一片一片绿色的田野和日出而做日落而息的简单生活。因此,初始的嘉莉并没有过多的物质欲望。嘉莉命运的第二个转折点是遇到了销售员德鲁埃。德鲁埃在嘉莉的心里种下了一颗欲望的小火苗。当嘉莉因为生病失去了工作之后,她对工作变得心灰意冷,但她欲望的火苗却比之前更大了。于是当她再次见到德鲁埃时,很快就被他所表现出的殷勤和他所带来的物质享受所吸引。这时的她已不是刚来时想着随时都可以回家乡的那个嘉莉了。嘉莉命运转折中的第三个转折点是与赫斯特伍德的相识以至后来私奔去纽约。当嘉莉第一次看到赫斯特伍德时,通过他的衣着和举止,嘉莉立刻就比较出他和德鲁埃的不同。这个事件中最大的爆发点是嘉莉与赫斯特伍德的私奔。如果没有赫斯特伍德的追求或者没有和他一起私奔去纽约,也许嘉莉这一生就作为德鲁埃的情妇度过,不会成为后来红极一时的女演员。嘉莉最后的,也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一个转折点就是她再一次为了生存而寻找工作。嘉莉一直以来的内心深处都期望着依靠男人。她对于德鲁埃和赫斯特伍德的顺从,体现出她一开始所扮演的角色还是男权社会中传统意义上的依附丈夫、料理家务的家庭妇女。但是当她发现赫斯特伍德不再是她能够依靠的对象,她必须自己养活自己的时候,她的角色开始转变了。她不顾赫斯特伍德的反对决定再次去演戏,:“如果说他近期内找不到工作的话,那就必须尽早另谋对策。也许她不得不出去,独个儿再去拼搏了”。很快地,嘉莉凭着自己的坚韧和勇气以及聪明和天分取得了成功,成为了一个独立的新女性。这时的嘉莉已经不会再轻易地为了男人一句无足轻重的话而头脑发昏,她已经明白了男人的多变,也了解了他们是会失败的。她完成了自己的一次蜕变。
本文通过对小说中社会背景的分析以及对嘉莉妹妹命运中几个转折点的研究,进一步阐释社会的发展和人类命运之间的关系:社会的发展是永恒不变,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身在其中的人类的命运却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改变。
参考文献:
[1]德莱塞.嘉莉妹妹[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
[2]袁萍.论《嘉莉妹妹》中经济的作用[D].南京:师范大学,2005.
[3]王一川.批评理论与实践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4]蔡嘉.《嘉莉妹妹》——折射美国社会的镜子[J].科技信息,2009,(4).
[5]李艳.《嘉莉妹妹》中的自然主义与消费主义解读[J].科技信息,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