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深入剖析与拓展

时间:2014-11-20 10:40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沈祖荣 点击:

  【摘 要】 利用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从公式计算法的隐患、U-I图象的斜率和截距的物理意义、对测量结果的误差分析等三个方面进行阐述、进行实例检验和类比的拓展。 

 

  【关 键 词】 电动势;内电阻;测量;物理模型与数、形结合 

 

  【作者简介】 沈祖荣,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硕士,中学高级教师,苏州市物理学科带头人。 

 

  实验研究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学的发展史给予的启示是,物理学的发展遵循物理现象→物理理论→物理实验→物理理论的验证、修正或对现有理论的否定并提出新的理论→再进行新的实验原理下的实验验证。因此,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也应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的进行深入剖析与拓展。 

 

  一、公式法计算的隐患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出表达式U=E-Ir,设计如图1电路原理图,调节滑动变阻器R,分别测出(U1、I1)、(U2、I2)两组数据,分别代入得U1=E-I1r和U2=E-I2r两方程组,解上述方程组,可得出r=-、E=-。 

 

  然而,如果(U1、I1)、(U2、I2)两组数据中只要其中有一个值测量不准确或错误,计算出最终的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均会不准确或错误;所以,上述测量(U1、I1)、(U2、I2)两组数据、直接代入数据计算得出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出存在出现误差较大或错误的隐患。 

 

  为了避免上述隐患,实际在实验中,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R,分别测出至6组或6组以上的(U、I)数据,可通过描点法画出如图2所示的U-I图象。 

 

  二、电池U-I图象的物理意义 

 

  由U=E-Ir可知,当电源两端被短路,即R=0时,则有U=0,此时I短=-,所以图2中I轴的截距为短路电流I短;当电源断路时,即R=∞,则有I=0,此时U=E,所以,图2中U轴的截距为电源电动势E。 

 

  U-I图象的斜率绝对值为k=|-|=-,由U=E-Ir可知,r= k=|-|=-。 

 

  三、U-I图象测得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误差分析 

 

  测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可用如下图3(a)、(b)两种电路进行实验。 

 

  1. 利用U-I图象对图3(a)电路对测量值的误差分析。根据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利用图3(a)进行实验,测得6组(U、I)数据、描点并画出U-I图象,得出如图4(a)U-I图象中实线,从U-I图象可得出,U轴截距为电源电动势E的测量值、从图线斜率可得出电源内电阻r的测量值。 

 

  利用图3(a)进行实验时,测得的电压U为电源的路端电压,但仅以流过电流表IA的电流作为流过电源的电流I,但实际上I应为IA+IV,即此时因电压表的分流而产生了误差。当U=0、IV=0,电源的电流I严格等于IA;由此可知,U=0时,I轴截距真实值和测量值严格相等。当取某一电压U1,作出如图4(a)中AB参考线,此时电流的测量值为IA、真实值I=IA+IV,电压U示数越大、对应IV越大,经修正可画出如图4(a)所示中虚线。由如图4(a)U-I图象中对比实线(反映测量值)、虚线(反映真实值)可得出:E测  从上述U-I图象中通过图线修正分析得出E测>r,所以选用图3(a)实验中测得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测量值均略小于真实值。 

 

  2. 利用U-I图象对图3(b)电路对测量值的误差分析。根据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中,利用图3(b)进行实验时,测得6组(U、I)数据、描点并画出U-I图象,得出如图4(b)中实线,从U-I图象可得出,U轴截距为电池电动势E的测量值、从图线斜率可得出电源内电阻r的测量值。 

 

  利用图3(b)进行实验,测得电流IA为流过电源的电流,测得电压UV仅为电压表两端的电压,电池路端电压U应为UV+UA,即此时应电流表的分压是实验误差来源的主要原因。当IA=0、即UA=0,此时U严格等于UV;由此可知,U轴截距测量值和真实值严格相等。当取某一电流I1,作出如图4(b)中CD参考线,测量电源的路端电压的测量值为UV、真实值为UV+UA,电流I越大、对应的UA越大,经修正可画出如图4(b)中虚线所示。由如图4(b)U-I图象中对比实线(反映测量值)、虚线(反映真实值)可得出:E测=E真、r测≥r真。 

 

  从上述U-I图象中通过图线修正分析得出E测  四、实例检验 

 

  例1.在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定电源电动势的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约分别为1kΩ和0.1Ω,实验中所提供的仪表、器材如图6(a)所示。现作如下研究: 

 

  (1)根据提供的实验仪表、仪器设计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图,并画在如图6(c)虚线框内,结合实验原理图在图6(a)中画出连线,将各仪器按实验电路原理图连接成实验电路。 

 

  (2)一位同学记录的6组数据见下表,试根据这些数据在图6(b)中画出U-I图象,根据图象读出电源的电动势E= V,求出电池内阻r= Ω。(结果小数点后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若不作出图线,只选用其中两组(U、I)数据,用公式列出方程E=U+Ir求E和r,这样可能得出误差很大的结果,其中选用第 组和第 组的数据,求得的误差最大。 

 

  解析:(1)因本题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内阻未知,所以应设计如图7(a)实验电路原理图,选用这一电路图尽管电动势和内电阻都存在偏小的系统误差,但误差均较小。结合实验电路原理图7(a),连接电路实物图如图7(b)。 

 

  (2)上表中6组(U、I)数据在图6(b)上描点、画出U、I图象,得如图7(c)所示。由图象可知,当I=0时,U轴截距为电动势E=1.46V;斜率的绝对值为内电阻r=k=|-| =0.71Ω。 

 

  (3)从图7(c)可知,第4组偏离直线较远,若选用与之较近的第3组和第4组数据,若利用E=U+Ir求的E和r误差会很大、甚至会是错误的。 

 

  点评:本例中的第(1)小题是根据测定电池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合适的电路原理图、并连接电路实物图,考查学生对电路图的理解,涉及仪器、仪表量程的选择、线头连接等基本功;本题的第(2)小题考查了电池U-I图象的斜率、截距的物理意义以及有效数字的理解等;本题的第(3)小题考查了直接选用其中两组(U、I)数据,若用公式列出方程E=U+Ir求E和r,存在隐患可能性。 

 

  综上所述,在电流表内阻RA未知情况下,选用图3(a)实验原理图进行实验,虽然测得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均有误差,但总体误差不大,相对误差较小;在电流表内阻RA已知情况下,选用图3(b)实验原理图进行实验,电动势有E测=E真,此时r真=r测-RA,可较准确测出电池内电阻。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