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融危机、新媒体的发展、频繁曝光的产品质量问题使受众行为发生巨大变化,受众更为理性、注重性价比、不愿意购买不熟悉的产品、相信朋友和亲人的口碑传播、热衷网购和团购等。“传统媒介单向传播的特点反映在媒介界面上,就是受众无法通过界面进行信息反馈,更无法与媒介组织互动。互联网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态,它以‘互动’的本质特征改变了受众在媒介使用中的被动地位,不但让互联网成为最具革命性的媒介形式,而且为传统媒体的界面拓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⑥传统媒介的发布者向受众提供单向度信息传播“施与”“强制接受”的感受,受众必须在静态的“供给物”面前决定是否购买,发布者为了刺激视觉效果,往往做出相对“虚拟”的效果,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和过度展示之风的助长。而新媒介信息反馈快速,图像文字多触角表现,更具体而准确传达受众的意图,受众对展品的欣赏与否因媒介而“零距离畅通零距离即时”表达,供更多的受众进行参考,而商家亦对使用或发布感受的受众以严谨认真的解答,甚至将受众给予的好评施予到整个产品与品质的更高提升中。
三、展示物凭依可延展媒介实现单一设计到全服务的转型
可延展媒介因技术而影响着消费社会,改变传播者对信息霸权的操纵,设计转型为温和而细致的服务。新媒体一对多的媒介特性为了实现更多的传播和地域覆盖,必然遭到各种不同程度的观念偏见,体现更多的集中化限制,群体意识需求多样化。使得受众不得不接受因为满足更多人的需求而产生的视觉通识传播,降低对设计形态的创新追求。因此,传播者应重点提升服务意识做到适应多种媒介的有效传播,使商品在屏性空间或实体空间中都能够更好地生存。
传统展示设计面对展品信息的介绍具有标示性的品牌及特征,具有功能性的展示物触感获得,具有情感沟通性的在场附加关怀活动、宣导讯息等实物展示占据固态展示模式。受众推崇在固态的环境中面对面地体验触摸展品,展示形态依此与消费受众建立良性互动,因而获得较多的传统用户支持。要获得这类族群的支持应充分构建品牌交流活动服务,通过行为活动带去在场体验。“传播信息在流动的每一个过程中必然受到传播环境的制约,传播环境的不同必然影响传者、媒介以及受众的心态,从而最终影响到信息的接受”,⑦这样在潜移默化之中媒介的影响被正面引导。
新媒介将展示设计从其对空间效果的精致追求中解脱出来,使展示设计脱离展览空间的依赖。尽管这样带来传统实体展览目标的调整,变以展示物品为主到以体验物品为主。传播者应为消费者设置双渠道,使之更符合消费受众在媒介影响下的消费思维——体验实体空间与官网展示空间同时并存。对于社会整体,网络的运作时效迅捷、经济、环保,带动服务、物流、就业等通道,更主要的是节约部分消费受众的时间,这样同时兼备多维度视频设计效果的商品能在多通道中顺利展示,传播者应利用展示视觉元素提升“动态”视觉暗示和多视角“设计细节”分享,“远距离”销售新渠道以及传统“临境、临场”实地销售渠道的相互交融。商业机遇因此而提升。展示设计提供的服务就能够适应多通道环境发展的形态,使商品在多类平台销售中构建全服务设计意识以保护和表征产品的品质,传播者可以更为关注展览构造对商品的影响,以及可持续生态发展等对人类文明更久远的影响,迈向媒介的论文范文延展屏性传播时代。
结语
可延展媒介的市场规模持续保持高速增长,成为展示形态设计研究活动中的重要技术支撑。信息最终的战场在传播,不论是展示货架还是多媒介展示环境,因媒介而在不断共享资源。尽管新媒介作为一个系统体系仍然有不够完善的“混乱”表现,但是现代生活的种种新变化,需要不断追求形态的变化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发挥展示形态得天独厚的功能地位。新兴事物的茁壮成长必然影响人类的未来生活,也势必为展示形态设计提供新的思维和方法,多角度多元化综合性的可延展媒体环境展示形态设计研究,必然为构建自由的新媒介展示形态设计提供探索,同时推进媒介良知和设计诚信。
(注:本文为上海市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5413309101)
注释:
①克劳斯·布鲁恩·延森著.媒介融合:网络传播、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三重维度[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9.
②曹三省,张斌.新媒体技术发展趋势,新媒体前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37.
③詹姆斯·罗尔.媒介 传播 文化:一个全球性的途径[M].董洪川,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137.
④克劳斯·布鲁恩·延森。媒介融合[M].刘君,译.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54.
⑤约翰·维维安.大众传播媒介[M].顾宜凡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53.
⑥喻国明,张佰明.从版面扩张到界面拓展:传统媒介未来发展的关键转型[J].现代传播,2010(6):167.
⑦曾耀农.现代传播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7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