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虽然她整日身着华贵礼服,出入于殖民地上层的灯红酒绿之中,但是那只是她的躯体存在罢了,她的精神世界早已荒芜。为了消解精神世界的巨大痛苦,她不断游走于几个情人之间,过着放荡奢糜的生活。然而她眼角不断流落的泪水告诉读者,这种尝试是徒劳的。精神家园的幻灭使得大使夫人与死尸没有区别,“双眼成为两个空洞,人也成为威尼斯的尸体,她从威尼斯来,又回到威尼斯去,历经人世的苦难[4]。“她那平躺的身体仿佛失去了惯常的分量。人变得平坦,轻薄,直挺挺的,似一具尸体”[4]。殖民地就是这样残酷,表面的虚华无法掩盖内在的精神空虚,无人能够逃脱这种悲惨命运,即便是上层统治者大使夫人也不能幸免于精神家园的幻灭。
三、秃头疯姑
秃头疯姑在小说中没有名字,只是被叙述的对象——“她”,是殖民地最低层被殖民群体的代表。杜拉斯曾这样评价:“没有她(秃头疯姑),《副领事》就不会存在。”[6]由此可见秃头疯姑在此部小说中的重要性。秃头疯姑的家乡在“马德望”,家中兄弟姐妹很多,全家生活在殖民地的最底层,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由于她十几岁就怀了孕,被母亲赶出去。从此,她便挺着日趋鼓起的肚皮,开始了长达10年的流浪生活,历经无数饥饿和困苦。起初,她徘徊在洞里萨平原,心中坚持着“我还太小,我还是要回来的”[4]。然而,母亲的话依然在她的耳边响起:“如果你回来,我就在你的米饭里放上毒药,毒死你。”她怯步了,她只得流着泪继续流浪。是什么击碎了人世间最无私、最纯真的爱——母爱呢?《副领事》给我们的答案是殖民主义,殖民地最底层的人民整日挣扎在死亡线上,家里多一个人就是多一张吃饭的嘴巴,也就意味着剥夺另一个人的生存机会,所以母亲对她说:“我还要照顾那些剩下的孩子……给我滚得远远的!”[4]后来,她游荡到菩萨城一带,又经历了诸多苦难,虽然她咒骂自己的母亲“你这个无知的女人,肮脏的女人,一切的祸根”[4]19,然而在梦幻中她却看见母亲“从市场的另一头,正朝她微笑着”[4]21,甚至梦见母亲伸手将一张饼递给她。“梦对于我们来说就几乎要比醒与现实更加真实”[7],梦反映着人最真实的心理。这些梦幻反映出秃头疯姑渴望得到母亲的关心与照顾的真实心里,母亲不仅是儿时给予食物的人,更是一种精神家园的寄托。然而想到母亲那令她惧怕的眼神,她退缩了,“停在看牛人的茅棚下”[4]犹豫不决,最后还是流着泪沿着湄公河在殖民地继续漂泊。长期的饥饿、困苦,特别是精神家园的幻灭,使她的脑子越来越乱,直到有一天,她再也不想什么,再也不找寻什么,“她似乎找到了自我迷失的途径,她忘记了、不再记得自己是谁家的女儿,对家不再有思念之情”[4],她疯了。在加尔各答,她每天在灌木丛中与麻风病人睡在一起,醒来和疯子们一起守候在小栅栏门前,等待殖民者们的剩菜剩饭。她瘦得皮包骨头,抓挠着秃头,“头脑空空如也,心如死灰槁木”[4]。吃起食物如狼似虎,一边怪异地笑着,一边躲闪着其他疯子的拳头与巴掌,“她只在观察她的人眼中才存在。而她自己,她自己什么也感受不到”[4]。她的存在已经与动物没有区别,只是一个没有精神世界的骨架。她在殖民地飘泊10年,然而10年的艰辛跋涉,却无法觅得一处精神的栖息地,这就是殖民地底层人们遭遇的真实写照。在黑暗的殖民地,秃头疯姑的癫疯是不可避免的。
需要指出的是,杜拉斯并没有孤立地刻画三位主要人物的遭遇,而是从精神家园幻灭的角度将他们凝聚在一起,共同呈现出殖民地上层、中层、底层不同群体的悲剧。此外,作者还将三位主要人物置于殖民地的大环境中,采用大量的背景描写,以殖民地环境的恐怖衬托人物精神的贫瘠,进一步烘托三个主要人物精神家园的荒芜,有力地揭示了整个殖民地的惨状。在杜拉斯的笔下,殖民地景象恐怖、悲凉,到处是麻风病人、疯子和饥民,“被赶出家门的妇女、老人、疯疯傻傻的人数以千计”[4]8。“恒河边上,麻风病人和野狗混在一起,形成一个宽大的围墙,城市的第一层围墙。饥民在更远的地方,密密麻麻地聚集在城北,形成最后一层围墙”[4]。秃头疯姑每天与他们睡在一起,副领事经常从他们身旁经过,大使夫人时常给他们施舍饭菜,无论在哪儿,都能见到他们的身影。他们的存在有力地戳穿了殖民主义虚伪面纱,反映了殖民地的悲惨境况。
在《副领事》中,杜拉斯正是以惊悚的殖民地环境为描写背景,以三位殖民地身处不同阶层人物的精神家园的幻灭为中心,向读者描绘出一个真实的图景:殖民地并非世外桃源,它不仅剥夺了底层人民的物质财富,更吞噬了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食粮,它是苦难与罪恶的根源。
参考文献:
〔1〕李赋宁,等.欧洲文学史(第三卷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2〕玛格丽特·杜拉斯.写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3〕玛格丽特·杜拉斯,格扎维埃尔·戈蒂埃.话多的女人[M].北京:作家出版社,1999.
〔4〕玛格丽特·杜拉斯.副领事[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9.
〔5〕范荣.《副领事》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及其象征意义[J].外国文学研究,2008,(2).
〔6〕冯琳瑛.论杜拉斯创作的“疯女人”主题及其对女性写作的意义[C].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5.
〔7〕尼采.悲剧的诞生[M].北京: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