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青春诗人笔下的中国符号

时间:2014-06-24 15:20 来源:发表吧 作者:刘广涛 点击:

  摘 要:海子二十岁时完成的这首抒情杰作,构思宏伟,立意高远。“亚洲铜”作为全诗核心意象,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审美意蕴。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宏阔的诗歌空间。在那唯一的一块“埋人”的黄土地上,“青草”是其主人,“月亮”是其不可分割的美学存在;穿上屈原的“白鞋子”,沿着中国河流走向广阔的世界,是诗人的青春之梦和文化选择。该诗最为突出的艺术价值在于: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笔,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符号”,创造了现代汉语诗歌史上的奇迹。

  关键词:《亚洲铜》 青草 白鸽 铜鼓 月亮

  《亚洲铜》是海子长诗《土地》的引子,发表于1985年四川民刊《现代诗内部交流资料》(第一期),是其首次用“海子”这个笔名发表的诗作。{1}这首诗为海子生前身后赢得极高诗名,在《海子诗全集》或者众多的诗歌选本中,大都被列为开篇之作。创作此诗时,诗人年仅二十周岁,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刚满一年。青春海子用其生花妙笔,在世界文化背景上留下了独具东方特色的“中国符号”,创造了现代汉语诗歌史上的奇迹。在纪念海子诞辰50周年之际,重读《亚洲铜》并探讨其丰富的主题意蕴,别有一番意味。

  一

  《亚洲铜》{2}由四个诗段构成。围绕“亚洲铜”这一核心意象,诗人从四个层面赋予“亚洲铜”丰富的象征意义,建构了独特的美学境界。为深入探讨该诗主题意蕴,我们不妨逐段分析——

  亚洲铜,亚洲铜/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 你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第一诗段,海子把“亚洲铜”与故乡的“黄土地”联系起来,并且强调这是“唯一的一块埋人的地方”。

  “祖父死在这里,父亲死在这里,我也将死在这里”——祖祖辈辈埋身之处,唯有叶落归根的家乡故土。因此,“亚洲铜”第一层象征意义,当指诗人故乡的“黄土地”。就时态而言,这样的诗句包含了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祖父死在这里”是对历史的概括;“父亲死在这里”是对现实的揭示;“我也将死在这里”既是对未来的预言,又是对生命本质的一语勘破。三代人与土地的联系,不仅血肉相连,而且生死攸关。海子笔下的三代人,高度概括了祖祖辈辈中国人与脚下那方热土的本质关系。

  事实上,《亚洲铜》一诗的创作动机正源于诗人对故土的热爱和眷恋。改革开放之初的1984年,在距海子故乡高河查湾村不远处的月山镇,勘探队发现了储量丰富的地下铜矿,且不久后就将开采。大型铜矿的开采很有可能涉及到海子的村庄,而海子家人及其村民们则随时有可能收到动迁令,离开故土迁徙他乡——这将意味着他们祖祖辈辈生活的土地会被工业矿山所代替,挖掘机、凿井机等机械猛兽将把那块土地变得满目疮痍。“安土重迁”是中国人农民传统的思想观念,千百年来一直如此。在他们看来,祖宗所在地就是中心所在,是世界上最美好最安全的地方。“穷家值万贯”,农民从心底里是不愿意搬迁的,更不愿意看到祖坟风水被机械猛兽所毁坏。正是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海子创作了这首《亚洲铜》。中国人向来崇尚“叶落归根”,诗人用“亚洲铜”象征故乡的黄土地,是一种土地崇拜的表现。在诗人心中,故乡黄土是游子的归属,世世代代的人最终都将回归故土。

  在20世纪中国诗歌史上,不乏对土地的赞美和歌颂。“五四”时期的郭沫若创作了《地球,我的母亲》,重点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赤子情怀;“抗日战争”时期的艾青,以一首《我爱这土地》饮誉诗坛。“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成为“艾青式”的抒情名句。“朦胧诗”时期的舒婷创作了著名的《土地情诗》,她笔下的“土地”是“给我爱情和仇恨的土地/给我痛苦与欢乐的土地”;这位女诗人深情地写道:“我爱土地,就像/爱我沉默寡言的父亲……就像/爱我温柔多情的母亲”{3}。到了海子这里,他不再像前者那样面对土地抒情,而是直抵黄土地的本质,宁愿让自己的躯体成为故乡泥土的一部分。正如西川所言:“泥土的光明与黑暗,温情与严酷化作他生命的本质,化作他出类拔萃、简约、流畅又铿锵的诗歌语言,仿佛沉默的大地为了说话而一把抓住了他,把他变成了大地的嗓子。”{4}海子以刀劈斧砍、石破惊天的语言,揭示出故乡黄土的秘密和生命的实质。“来于尘土,归于尘土”是人类肉身的实质,而“埋葬”生命,此乃故乡黄土无言的秘密。在发表该诗的刊物上,海子用红笔在其标题上注有“土地”“亚洲的黄土地像铜一样”等字样,成为我们理解该诗主题的重要参考依据。

  学者奚密在《海子〈亚洲铜〉探析》一文中指出:“亚洲铜”这一意象,由铜的颜色和质地隐射中国北方坚硬强悍的黄土地;铜深埋地下,也暗示人源于土地的本质,“海子眼中的中国,是一块深藏在亚洲大地下坚实的矿苗”。沿着这一思路,有论者进一步指出:“亚洲铜”是亚洲人的黄皮肤,是中国的黄土地,是上古的青铜器。海子之所以用“铜”来比喻黄土地,还因为他在这片土地上,看见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父老乡亲那“古铜色”的脊梁。在对“亚洲铜”意象的理解上,这些见解较为深刻,值得读者借鉴。作为长诗《土地》的引子,《亚洲铜》是海子献给黄土地的一份厚礼。《土地》中有这样的诗句:“已经有这么多死亡难道不足以使大地肥沃?”“大地躺卧而平坦 如一个故乡/尸体是泥土的再次开始/尸体不是愤怒也不是疾病/其中包含疲惫、忧伤和天才”{5}。结合长诗《土地》来看《亚洲铜》,我们会发现,海子对黄土地的思考,既有浓郁的故土情怀,又有形而上的哲学高度。

  二

  亚洲铜,亚洲铜/爱怀疑和爱飞翔的是鸟,淹没一切的是海水/你的主人却是青草,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

  第二诗段难点较多,也最具争议。“鸟”“海水”“青草”象征什么?谁“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守住野花的手掌和秘密”作何解释?这些问题成了争论的焦点所在。有一种观点认为,“爱怀疑”对应的是“祖父”,“爱飞翔”对应的是“父亲”,“淹没一切的是海水”对应的是“我”。笔者认为,这种对应关系太过简单、机械,若按这种思路推演下去,“青草”和谁对应呢?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飞翔的鸟”是对土地的怀疑,但最终鸟会停栖在土地上,也许象征着中国知识分子对传统既爱又恨的纠结;而“海水”,淹没了一切,也许代表了从海上来到中国的西方文明,以自由和贸易著称的海洋文明,对土地文明的压倒性优势。笔者认为,尽管这种有关中西文明的“黄蓝对比”在当时是一种很流行的论调,但那种“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并不可取。况且,若按这种思维,“黄蓝对比”就成了“亚洲铜”与“海水”的对比,而实际上本段中的“鸟”“海水”和“青草”三种意象是并列存在的,诗人并没有进行“二元对立”式的比较。那么,究竟如何理解上述诸多难点问题?笔者认为,从该诗“诗歌空间”入手,不失为解决难点的一种思路。

  《亚洲铜》构思宏伟,立意高远,被诗人骆一禾誉为“不朽之作”。作为“黄土地”的代称,“亚洲铜”与天空、海洋构成了巨大的“诗歌空间”。在此“诗歌空间”中,如果说“天空”的主人是爱怀疑和飞翔的“鸟”,“海洋”的主人是淹没一切的“海水”,那么“亚洲铜”的主人则是有着纤纤细腰的“青草”。天空的鸟在飞,海上的水在流。它们都要离开故土,奔向远方。唯有“青草”忠实于它所植根的黄土。“你的主人却是青草”这句诗,突出了“亚洲铜”作为“黄土地”而区别于“天空”和“海洋”的地表特征。

  在诗人海子眼里,黄土地的“主人”不是帝王将相,不是贵族富豪,也不是才子佳人抑或其他人等,而是千秋万代守护着大地秘密的青青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青草”看似卑微渺小,实则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而人的生命却是如此短暂,其结局恰如宋代诗人范成大所言:“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红楼梦》中跛足道人所唱的《好了歌》有言:“古今将相在何方?荒冢一堆草没了。”累累荒冢之上的青青野草,却守护着如同人类手掌般的“野花”和黄土下面的“秘密”。 海子视“青草”为“黄土地”的主人,以道家的自然观破解了世俗的“人类中心论”。人类貌似强大,反不如纤细柔弱的小草,柔弱胜于刚强的道理在此得以彰显。海子描写“青草”用的是拟人手法:作为黄土地“主人”的小草,有着纤细的腰杆,所以诗人说它“住在自己细小的腰上”;青草覆盖了黄土地,诗人就说它“守住”了野花的“手掌”和大地的“秘密”。在《我热爱的诗人—荷尔德林》一文中,海子写道:“做一个热爱‘人类秘密’的诗人。这秘密既包括人兽之间的秘密,也包括人神、天地之间的秘密。你必须答应热爱时间的秘密。”{6}在海子看来,世界有其秘密,一个真正的诗人要探索并揭示天地、历史以及人类的秘密,创作出“诗和真理合一”的大诗。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