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关闭
免费电话

本通话使用电话回拨能力,完全免费
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开始通话
在线客服系统

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情感教学分析

时间:2014-06-27 11:03 来源:发表吧 作者:赵栅凌 点击:

  摘 要:贝多芬的32首钢琴奏鸣曲是西方音乐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其特有的艺术处理、创作手法和所蕴含的情感力量将他的音乐风格展现得淋漓尽致,为后世研究古典与浪漫交替时期音乐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和必要的依据。中期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创作的鼎盛和关键时期。到目前为止,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多是对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创作手法的探析,从情感教学的角度剖析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情感特征的研究还为之甚少。因此,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情感特征和情感教学研究对于演奏者在演奏中全面把握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风格特点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情感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093-02

  贝多芬中期的奏鸣曲,进一步摆脱了古典主义奏鸣曲的旧有形式和传统手法,把情感内容作为他一切创作的源泉。他对古典奏鸣曲式进行了大胆的突破,预示着他的情感倾向也开始慢慢向浪漫主义靠近了。

  一、创作背景

  (一)革命即将胜利的鼓舞

  1815年欧洲全面复辟,社会宗教体制及其观念面临崩溃,人们的思想情感走向突出以“个人”感觉为中心的个性之路。革命时代的特殊思想背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贝多芬的精神世界。他对真、善、美的赞颂,对假、恶、丑的斥责,世界的和平,人类的幸福,对自由的渴望,这一切情感都成了贝多芬音乐创作的主题。为表达这种主题,贝多芬全身心地置身于现实生活中的情感体验和音乐创作。他的音乐记录着他的良知、凝聚着他的理想、塑造着他的全部思想历程、体现了他的人格力量在现实中的物化。

  (二)耳疾和情感失意的折磨

  贝多芬耳聋的最初迹象是在创作初期,之后日益严重,开始逐渐失去听觉。这对于一位音乐艺术家无疑是最致命的打击,耳聋成为贝多芬一生的磨难和痛苦。同样在爱情道路上,贝多芬不断向往幸福的婚姻,却一次次被爱情欺骗和抛弃,以致心灰意冷。最终当他把全部的个人情感倾注在其爱侄身上时,得到的却是无情的回报。这一切生活的不如意使他无能为力,他的事业、前途、自信和骄傲曾一度陷入绝境。然而现实的磨难从未使他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他深刻地明白只有音乐才可以给予他快乐和必胜的自信,他振作起来下决心要同不堪的命运作斗争。

  二、创作特点所体现出来的情感特征

  (一)创作“幻想式”奏鸣曲乐章

  贝多芬在1801-1802年所创作的两首奏鸣曲(作品号二十七之一,二)都加上了“幻想曲似的奏鸣曲”。这两首奏鸣曲逐渐脱离了古典形式,成长为真正的,新型的,戏剧性的钢琴奏鸣曲,它反映了贝多芬奏鸣曲在形式完整性方面的探索,也标志着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浪漫主义因素的真正体现。自海顿以来,维也纳古典派奏鸣曲的音乐高潮通常是在第一乐章里体现,而贝多芬在《月光奏鸣曲》中却把高潮置于最后一个乐章,全曲感情都在不断地对立和统一中向终乐章涌进,得到最极致的释放。创作“幻想式”奏鸣曲乐章充分表现出这时期的贝多芬个人情感的炽热、激动、不安和他骨子里大胆的幻想主义色彩,贝多芬以愈来愈积极的热情走向自己的理想。

  (二)将“葬礼进行曲”引入到奏鸣曲中

  这一创作特点在作品Op.26第三乐章中大胆体现,这个乐章也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唯一被改编成交响乐形式的乐章,无论在思想还是艺术上都是一个独特性的尝试。贝多芬放弃了曲式第一的观念,渴望在音乐中融入崭新的情感内容,已向浪漫主义音乐的表现方向迈进了一大步。“葬礼进行曲”具有庄严、阴沉、肃穆的特点,它运用进行曲音乐的音调基础,顽强地反复沉重的和弦,像是人们怀着悼念的心情缓缓前进,所表现出来的英勇顽强的姿态表达了贝多芬对为民族斗争而奉献自我的革命志士的悼念和对英雄功绩的赞颂。英雄的形象常常抓住了贝多芬的创作想象力。

  (三)标题音乐在这一时期的广泛应用

  贝多芬的早期创作多以文学著作为题材,中期创作中标题音乐被广泛应用,充分体现了贝多芬这个时期音乐中的情感已经呈现出个性化的表达特征,在经历了命运的打击后重获新生的情感历程。《告别奏鸣曲》中对标题性原则的运用是极为突出的,每个乐章都题上了名称:告别;别后;重逢。它每一乐章的文字标题在三个乐章发展上是前后贯穿的,其严密的整体结构形成了钢琴技巧的绝美效果。标题音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贝多芬向浪漫的表现方向愈发迈进,他渴望情感表达的内容更容易被人们所明白。标题的内容超出了贝多芬个人情感的抒发,寻求真实的心理形象和内容的相互适应,洋溢着浪漫主义精神的奏鸣曲性质。

  (四)对奏鸣曲曲式上的革新

  1.极大扩展展开部和尾声部

  如贝多芬在《热情》中打破了古典钢琴奏鸣曲结构布局的常规,把展开部建立在呈示部材料的基础上,并融入一个全新的、节奏果断的主题,进一步巩固情感中的意志、决心和必胜的信念。而在处理结尾时也将其大大扩展,在沸腾的音乐达到顶点时插入一个急板(Presto),使那种沸腾的热情再次冲破所有的束缚,卷起了宏伟雄壮的兴奋,预示着革命的即将胜利和对人们的精神鼓舞,成为所有奏鸣曲中最有震撼力量的结尾。

  2.部分套曲各乐章均采用奏鸣曲曲式

  《暴风雨奏鸣曲》各乐章在结构上尽管都使用奏鸣曲式,但它们所蕴含的情感内涵却不尽相同:第一乐章充满了紧张和激情,极富戏剧性;第二乐章则描绘了一幅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充满无尽幻想的画卷;第三乐章表现的是一种急速、不安的虚幻无常的美。这种乐章之间情感表达的矛盾与统一的创造性的相互关系,把贝多芬对展现大自然威严、壮观和力量的暴风雨特殊的爱,对大自然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得淋漓尽致。

  3.打破古典奏鸣曲曲式的对称结构,第一乐章不一定必是奏鸣曲式

  如作品Op.26第一乐章为变奏曲式,此乐章鲜明地表露了贝多芬标题性构思的独特成就。他在极力简洁、压缩形式的同时继续发展和深化奏鸣曲式的宏伟性,流露出当时的贝多芬尽管身陷悲痛却仍然希望回归于大自然,向往宁静、幻想般的田园生活。

  4.创作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倾向

  贝多芬总是一切以个人情感的表达为创作目的,试图通过自己的音乐来拯救世界的大无畏精神。《热情奏鸣曲》是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自认为最好的一首作品。这首作品揭示了他这一时期内心壮烈的悲剧,倾注了他暴风骤雨般的热情。也可以看作是贝多芬个人主义情感的集中体现,他在创作中用最简洁的音乐素材、最精炼的手法来表现最复杂而丰富的情感。

  从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创作特点可以看到,原有的古典传统形式已经包含不住贝多芬的思想情感,他的创作完全与革命时代的特殊情感相融合,致力于在打破传统秩序时如何把他的个人情感以最紧张、最猛烈的方式表达出来,向浪漫派发展的趋势更加向前。霍夫曼在感受到贝多芬作品中的浪漫主义精神后,是这样形容他的音乐:“在上升的高潮中一泻千里,并且使听众在摆脱不掉那种压抑的情绪中进入无垠无际、令人神往的精神世界。”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