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情感表达的教学要点
贝多芬中期的钢琴奏鸣曲体现了他思想的成熟阶段,他不再束缚于古典奏鸣曲形式上的制约。他的表现手法更趋自由,其丰富的情感表达令人震撼,其辉煌的演奏技巧令当时很多钢琴演奏家望而却步。
(一)触键方式的多样
1.前臂的快速触键
这种触键方式在海顿、莫扎特等古典大师的作品中用得很少,但在贝多芬的作品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恰如其分地表达了他的思想情感。贝多芬采用这种击键方式来形成强烈的音乐色彩对比和戏剧性冲突,使作品在音量和音色的对比中达到高潮。这也反映了贝多芬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对革命充满希望的矛盾心理。
2.和弦和八度的慢速触键
在弹奏一些连续进行的具有歌唱性的和弦和八度时,应当放慢触键的速度,使乐句的线条更加连贯,声音色彩更加柔和。特别在一些“突弱”的地方,放慢触键的速度能获得惊人的对比效果。如《热情奏鸣曲》中八度的演奏就应该采用慢速触键的弹奏方法来获得极弱的音响效果,才能准确地表达出一种短暂的安宁、幸福和自我陶醉。这种内在的宁静和庄重体现出贝多芬开始从激烈的矛盾斗争回归到理性的思考,在对美好的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中坚定了与一切黑暗现实做斗争的信念。
(二)创新和扩展新的速度术语,开始应用自由速度来表达情感
古典主义常用的速度术语已经不能满足贝多芬此阶段对于情感的表达。他开始在此基础上扩展新的速度含义。如《告别钢琴奏鸣曲》(Op.81)中,贝多芬一开始就在“柔板、快板”的基础上标示出“有表情的、有表现力的”的速度术语提示,体现了贝多芬在和友人告别的悲伤情绪中仍然在内心深藏着一股充满希望的美好心情。我们深刻感受到贝多芬在艰难的生活中始终保持着的坚定乐观的心态,再一次显示了贝多芬式的独特艺术构思。贝多芬还同时采用意大利语和德语这种“双语标记”方式来确定速度和情绪,更精确地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情感。如《告别奏鸣曲》中三个乐章的速度术语标记和音乐情绪标记,把贝多芬从告别到重逢的过程中那种期待友人的不安定情感描绘了出来,极富有表现力。因此我们在演奏双语标记的奏鸣曲时,一定要首先深入理解作曲家所赋予的表情含义,再据此来确定音乐的整体速度和音乐风格。
(三)力度的应用
贝多芬中期奏鸣曲中强烈的强弱变化、反差的强弱音响和常常采用的“突强”、“突弱”与海顿、莫扎特音乐的委婉、精致和较少表现矛盾冲突形成鲜明的对比。他在音乐中所使用的力度记号比海顿、莫扎特也多好几倍。力度的对比和力度记号使用的多样性使贝多芬可以更加细腻、自由地表现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在演奏这种强烈对比的力度记号时,要协调和运用好身体各部位的力量以及各种力量之间迅速转移的技巧。特别在贝多芬钢琴奏鸣曲中十六分音符、三十二分音符这样急速跑动的节奏中,除了追求清晰和均匀之外,有时还要根据情绪需要把整个大臂的力量都放在指尖上来弹奏,给予更多的力度。
(四)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不再表面化,更加富有内涵
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中戏剧性矛盾冲突的表现方式较之他早期作品已不再表面化,而以充满希望的、带有交响性质的颂歌代之,更加富有内涵。如《黎明奏鸣曲》(Op.53),它以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形象为背景,体现了这首作品的音乐基调和情感内涵。第一乐章的主题表现出一种勃勃不安的情绪,衬托出高音部旋律仿佛拨开乌云见蓝天的熠熠生辉,表达了贝多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对光明和幸福生活的向往。篇幅较小的第二乐章采用了很多弱音踏板。音乐好似大自然的回声,若有若无,若近若远,表现出一种轻盈飘逸的大自然之美。而且这一乐章中的很多sf是在pp的氛围下进行的,我们在演奏时要特别注意不能用突兀的强音破坏整个音乐的安详、宁静。第三乐章开始部分左手的主题仿佛天边的第一缕曙光,右手持续不断的十六分音符好似宁静的海面下汹涌起伏的暗潮,这个主题在对比中反复出现。我们在演奏中一定要注意音色和调性色彩转换的对比,尽可能使其变幻多姿而不显得冗长。
(五)踏板的运用
由于古典主义早期古钢琴的局限,我们在演奏海顿、莫扎特的作品时极少运用到踏板。但在贝多芬的创作中期,钢琴中延音踏板的加入使音乐的表现力不断增强。
1.音前踏板法
如《暴风雨钢琴奏鸣曲》第一乐章开始处的和弦琶音,就可以采用这种踏板法。演奏时,应提前将踏板踩下,再弹奏第一个长时值的和弦琶音,直到第二小节延长记号的音响结束后,将踏板抬起。这种音前踏板所创造出来的音响效果好似一种非常沉重的深思、恳求,仿佛是贝多芬在召唤潜藏在心中的英雄形象。
2.音后踏板法
如贝多芬《黎明奏鸣曲》第一乐章的副部主题就是采用的这种音后踏板。音乐在八分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的和弦中平静进行,与主部主题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这些和弦是不可间断的,我们演奏时要根据和声的进行而更换踏板,带来一种像是管风琴或木管乐器吹奏圣咏的具有歌唱性的和声效果,有着纯朴的民间情调。
3.颤动踏板法
如《月光奏鸣曲》第三乐章尾声中华彩段颤音踏板的运用。频繁使用脚尖以十六分音符的弹奏速度快速做小动作踏板踩换,把充满炽热激情的无穷力量与在强烈搏斗中感受到的各种情感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表达了贝多芬暴风雨般的火热感情和誓与封建等级制度斗争到底的坚强决心。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些特殊的踏板用法,如满时值踏板法、半踏板法等。
总之,贝多芬的中期钢琴奏鸣曲在继承古典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和创造了许多独特的演奏手法。如触键方式的多样化、速度术语的创新与发展、自由速度的运用、踏板的灵活采用以及音乐主题的对比性手法等。尽管这些手法带有明显的浪漫主义气质,但贝多芬本质上仍然是一位古典主义音乐家,他的中期奏鸣曲基本上还属于古典乐派的风格。因此我们在演奏贝多芬中期的钢琴奏鸣曲时,无论在触键方式的把握、速度节奏的处理等方面既要有古典主义音乐的稳定均衡,又要富有弹性。对于“自由”的处理一定要以贝多芬的情感表达为出发点,在“自由”的同时必须符合古典时期的基本音乐风格。对于情感的表达应比浪漫主义音乐稍稍内敛些,不能任凭自己感情的波动而随意改变作品中各个音乐要素的原创性。
参考文献:
[1]郑兴三.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研究[M].厦门大学出版社,1994:78.
[2]武君.贝多芬钢琴奏鸣曲的演奏研究[D].2005.
[3][英]埃蒂斯·奥加.贝多芬[M].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86.
[4]赵晓生.钢琴演奏之道[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47.
[5]张式谷,潘一飞.西方钢琴音乐概论[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51.
[6]吴祖强.曲式与作品分析(修订版)[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73.
[7]杨儒怀.音乐的分析与创作[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13.
[8]刘水.浅谈钢琴教育中的情感教育[J].大众文艺,2009(8)47—48.
[9]西原秥.贝多芬与钢琴[J].钢琴艺术,2010.4.
[10]郑霏.贝多芬中期钢琴奏鸣曲的结构特征和演奏风格[D].200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