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黛西·米勒》是美国著名小说家亨利·詹姆斯早期作品中的代表作。本文从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出发,探寻黛西之死的原因。各个人物的相同点是都只关注黛西表面的“放肆”、“不得体”行为,都没有试着去真正了解黛西,揭开她天真、善良、不谙世事的性格本质。笔者有理由认为亨利·詹姆斯写这篇小说的目的是警醒世人,凡事切不可只看表面,听信谣言,一定要深入了解过之后才能下结论,否则很可能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关键词:《黛西·米勒》 亨利·詹姆斯 表象与现实
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 1843-1916)是19世纪美国最伟大的小说家,是现实主义文学的领袖人物之一。他早期交替生活在美国和欧洲,作品多数描写美国文化与欧洲文化的碰撞与冲突,集中体现这个“国际主题”的早期作品《黛西·米勒》(Daisy Miller,1878)便是其中之一。这部中篇小说一经问世就立刻引起极大反响,迅速打响詹姆斯作为小说家的知名度。小说女主人公黛西·米勒的悲剧结局引发了读者的广泛讨论,已有研究中有不少学者从道德冲突、文化错位等角度阐释了自己的观点。
然而通过细读文本的方式,笔者发现小说里各个人物只看到了黛西性格的表面以及这种性格下的所作所为。他们把黛西想象成自己社交圈里的一员,即对欧洲文化及社会规范有相当了解和经验的人。他们没有花时间和精力去揭开面纱,发现黛西天真烂漫、不谙世事的性格本质。黛西的叛逆并不是基于她对欧洲国家社会规则的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还有意识地无视它们,而是她被限制在她仅有的经验范围内,她不愿意为了取悦一个她不属于的文化而改变自己自然不做作的处事方式。小说中的人物都没有看透这一点,因此笔者认为这是黛西悲剧结局的根源所在。
一、天真烂漫VS辨识力差
《黛西·米勒》中的男主人公温特伯恩是在瑞士小镇韦维的旅馆花园里第一次遇见黛西的,他立刻就被她的美貌所吸引——“已经很久没有看见过比这位美丽的女同胞更加漂亮的相貌特征了——她的肤色,她的鼻子,她的耳朵,她的牙齿”(7)。但是,也是在第一次见面时,温特伯恩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冉道尔夫少爷的姐姐很可能有些轻浮。”(8)后来,黛西兴高采烈地谈及自己在美国的生活:“我在纽约有很多社交来往。去年冬天人家为我举办了十七次晚餐会;其中三次是男主人举办的。我在纽约的朋友比在斯克内克塔迪还要多——男朋友多一些”,“我一直和许多男人来往着”(11)。可怜的温特伯恩从来也没见过一个年轻姑娘这样表白自己,多少感到有些迷惑:“这些和男子经常交际的漂亮姑娘都是这样的吗?她会不会是个别有所图,胆大,放肆的年轻人呢?”(12)在这件事上温特伯恩已丧失了他本能的判别能力,他的理智也无能为力。最终,他“把黛西·米勒小姐当做个轻佻的姑娘——一个美丽,轻佻的美国姑娘”(12)。
认识了两天以后,黛西和温特伯恩两人去了锡庸城堡。对温特伯恩来说“他们的小小旅行颇像是一个越轨行动——一种冒险行为”(30),然而黛西“显然并没有激动;她没有感到惶恐;她既没有避开他的目光也没有避开别人的;她对他看时既没脸红,别人在看她时也一样”(30)。在19世纪的欧洲,单生男女是不可以在公共场合谈笑风生的,尤其是女生,这会有损女生的声誉。因此,黛西的举动让温特伯恩觉得她很“粗俗”,虽然与此同时他也很享受和她在一起的时光。到了城堡之后,温特伯恩发现黛西对封建的古迹不大感兴趣,而是总“找许多借口问温特伯恩一些有关他自己的这个那个问题——他的家庭,他以前的历史,他的兴趣所在,他的习惯,他的各种打算——同时也提供有关她自己性格的同类要点。”(32)。黛西还说“她希望温特伯恩和他们一起旅行,和他们一同“到处转转”(32)。明眼人都看出来黛西此次出行并不是真的想游古堡,而是想多了解温特伯恩,也让他更了解自己。在黛西得知温特伯恩第二天就要离开时,她极力挽留,可是温特伯恩说他有约会,必须回到日内瓦。这使得黛西认为他急于要去见的一定是个神秘的、迷人姑娘,并立刻挖苦温特伯恩,还向那个姑娘开火。很显然,黛西是喜欢上温特伯恩了,对于他的突然离开感到很不舍,也很不安,而“一向擅长观察女人”的温特伯恩却没有察觉这一点,只是允诺黛西他冬天一定去罗马看她。
一月底到了罗马后,温特伯恩从姑母口中得知了黛西被六七个漂亮的胡子包围着的消息,这使他恼怒,暂时遏止了自己马上想去看黛西的冲动。随后,温特伯恩去拜访了沃格太太,却不巧偶遇了黛西一家,并被黛西邀请去送她见一个意大利朋友。温特伯恩无法理解黛西“为什么在无人陪伴的情况下暴露自己,让行人向她注目”(43)。但是温特伯恩一面烦恼一面又高兴,横下了心,绝不把黛西送到乔万尼利先生手上。在见到乔万尼利先生后,温特伯恩极力批评他,说他是个伪装的高尚男子。可是黛西很明显不同意他的观点,这使得温特伯恩又重新纠结于她是不是好姑娘的问题上来:“就算她是个小小卖弄风情的美国人,好样的姑娘会去和一个可能是个下流的外国人约会吗?”(46)温特伯恩脑中此时充斥着各种想法,“不可能认为她是个行为端正的年轻姑娘,她缺乏某种必要的矜持。因此如果能用传奇作家所谓“放荡”的感情去对待她,事情就简单了。“但是黛西在当前的处境下继续表现自己是一种莫测高深的放肆和单纯的结合”(46)。
之后,黛西和温特伯恩有过几次不愉快的谈话,但这些并没有使温特伯恩灰心,他还是在别人批评黛西不得体行为时,站出来为黛西说话。此后,在黛西和温特伯恩的一次交谈中黛西开玩笑地说她已经订婚了,后来看温特伯恩竟然相信她的话,她又改口说她没有。一个礼拜后,温特伯恩在古罗马圆形剧场内又见到了黛西和乔万尼利先生。在那一刻,温特伯恩有些吃惊,同时也感到如释重负”,他终于意识到“这位年轻小姐值不得一个男子汉的尊重”。后来大家对黛西午夜在罗马广场会见意大利男子的事情议论纷纷,而温特伯恩“意识到那个卖弄风骚的美国姑娘给下流的仆从们“议论”这件事已不会使他感到十分遗憾了(71)。后来黛西染上了罗马热,病倒了,温特伯恩去探听消息,遇见了太太,得知黛西并没有和意大利人订婚。一周后,黛西去世了,温特伯恩为她送葬时遇到了乔万尼利先生,从他口中得知黛西的清白,他为此对于自己之前错怪黛西感到很自责。如果温特伯恩更了解黛西一点,更懂得黛西对他的情意,而不是一直纠结于黛西是否天真、纯洁,也不是一听了别人的闲言碎语就摇摆不定,改变自己对黛西最原始的看法,结局会不会有所不同呢?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