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用拉康心理学理论解读《动物凶猛》中的我(2)

时间:2014-07-11 17:0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安霖 贺晓岚 点击:

  “当主体在言谈情境中(象征界)只以其自恋的想象(想象界)来构想主体间的关系时,出现的就是爱的情感,欲望从对方身上获取自己所欠缺的,并假定对方能填补他的欠缺;而当对方装死(实在界),不以同样的爱(想象界)回应主体的要求时,主体就会产生恨的情感。”(吴琼 468)“我”希望从米兰那里获得爱,来弥补自己的缺失,可是却没有想过米兰同样也存在着欠缺,“我”不知道自己的欲望是什么,也不知道米兰需要从“我”这里获得什么,这种无知和不知导致他在象征界出现了记忆的错乱和无知的言说。

  “我对米兰说话的措辞愈来愈尖刻,常常搞得她很难堪。”“我”的脑子里装不下其他东西,除了满满的辱骂米兰的“猥亵形容和凶狠詈骂”,“更多的闻所未闻和骇人听闻的淫词秽语还在源源不断络绎不绝地昼夜涌入我的脑海”。所有的矛头全部对向米兰,这些辱骂甚至是“我”无意识下的产物,他不想但是控制不住,因为他要借此缓解自己内心的空虚和焦虑。文章中对于“我”受到挫折之后,并没有描写他内心真正的感受,或者说这个回忆中的少年的“我”刻意回避自己的真实感受,包括被警察吓哭后的感受,被爸爸发现自己带米兰回家后教育了一顿后,以及发现米兰和高晋的确立关系后,小说都是轻描淡写“我”的实际情感。被爸爸教育之后,没有过多的愤怒和反抗,但是通过他不断地想“怎么在平原地带统率大军与苏军的机械化兵团交战,怎么打坦克,怎么打飞机”等等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同样是混乱复杂的。同样地,他通过对米兰的诋毁和中伤来极力克制自己不去想米兰,但是这个作用往往是相反的。

  背叛、压抑和愤怒,终于在“老莫”的生日宴会上爆发了,他生气地将瓷烟缸扔向他们,米兰因此受伤流血,“我”希望能够用刀子扎高晋,哪怕出一点儿血也可以,这都象征着纯洁和童贞的失去。可是这场架始终没有打成,和解的拥抱实际上是加重了主人公的被阉割意识。“人的欲望是他者的欲望”,即对他者的欲望。他者作为完整的、无法企及象征界的中心,主体无法满足自我的欲望填补缺失,只能选择在欲望链选择欲望对象的转移,而进入象征界。“理想自我和他者间的二元关系会阻碍辩证自我在象征界的形成。”主人公在想象界形成的自我认同不愿意屈从于象征界的父亲法规。与米兰高晋和解后,虽然仍然与高晋是好哥们却无法与米兰再做朋友,这让主人公感到焦虑和无所适从,他只有选择情感的转移来获得心理安慰。他开始和于北蓓混在一起,“我、卫宁、汪若海和于北蓓脱离了以高家为中心的那伙人,另成了一个小圈子。”主人公选择于北蓓作为维护自己镜像的欲望链条上替代对象。主人公开始和于北蓓动手动脚,却无法动真格,他选择的这个对象来维护自己心中的美好和童贞,但是“连其貌不扬、胆小怯懦的卫宁都把她动了”,这个对象作为维护自我意识镜像本身就存在悖论。“欲望源于存在的缺失,而语言在构造了存在的同时,也构造了缺失,所以存在的缺失,而语言在构造了存在的同时,也构造了缺失,所以存在的缺失就是语言的缺失。”欲望成为了存在意义的欲望。主人公最终还是没有与于北蓓发生关系,反而上了一堂思想政治工作课。这让主人公企图从于北蓓身上填补缺失的想法最终失败了。在欲望链上寻找的“我”得到的更多是懊悔和沮丧。

  三.实在界的兽性冲动

  在想象界和象征界相互作用下,使得主人公内心压抑程度不断加重,在与于北蓓共度那一夜起,“我”便开始“用看待畜生的眼光看待女人”。于是他压制不了的兽性冲动,选择对米兰进行具有庄严仪式性的来企图达到实在界。实在界是所有欲望之源,看不见摸不着,无法企及,是“缺场的在场”。实在界并不是单纯的第三个阶段,而是置于想象界和象征界阶段之上,是一种永远“已在此地”的混沌状态而又不在人的思维和语言之外的东西,一旦言说和想象就跌入想象界或者象征界。拉康所提及的实在界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其就是依靠其悖论性存在的。叙述者承认自己在虚构,却没有停止自己说谎,似乎违背了作家“讲真话”的共识。但是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题材,又何谈讲不讲真话?实在界本身不存在,是依循主体命运设定出来的。它呈现了一种回溯性的效果。就像进行回忆的中年的“我”为了填补自己成长过程中的空白和裂缝,解释一些自己莫名其妙的行为而虚构了自己回忆中的少年的“我”。回忆的中年的“我”之所以陷入记忆的混乱,而少年的“我”始终对米兰念念不忘是来自一种对欲望的排斥和压抑,因为实在界是难以抵达。但是也正是因为这种极力的克制和压制,反而造成内心对欲望的极度渴求,强迫性的辱骂、寻找新的对象都难以填补内心的缺失,而强暴米兰也是如此,使用强暴这样最拙劣最卑鄙的手段实际上也将自己的精神世界的最后的美丽幻想给摧毁了。米兰放弃挣扎,问“我”说这样有劲吗?我只在办完事后,回了她一句:“你活该!”他明白米兰会恨他,但是这样的方式却可以让她永远地记住自己。

  米兰是“我”的想象彼者,矛盾却是真实的生活。“我”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与实在界相遇,但是失败了,也就导致了主体的分裂。他被一次次踹入水中,在水中哭泣,像梦魇一样,其中混合了真实和想象。这个不清楚具体时间甚至真实性事件是回忆的中年的“我“掩饰自己记忆的错乱和分裂,以及背后的焦虑和涣散。

  拉康认为,死亡是接近实在界的一种方式,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够填补缺失的欲望,其他的方式都是徒劳。在结尾处,主人公想起了在那个夏天的跳水的事,从来没有从高台跳水的“我”选择从十米跳台跳下来,然而无意识流露出来的死亡冲动被站在高空出现的恐惧和眩晕击退了,最后他选择从五米跳台跳下来。在水中他感到无尽的虚无,他希望融入天空消失掉,又想到没有人会为自己的死亡而伤心而更加忧伤。经历了徒劳无功的欲望满足之后,“我”的自我统一性之镜像早已支离破碎,在被一次又一次的踹入水中,无法回到岸边的“我”成了彻底的孤寂。盲目无助的“我”在池中无声饮泣。人,真的是孤零零的人,最终陷落在现实世界中,迎来永无归期的流放。

  曾经凶猛过的荷尔蒙早已被岁月稀释得寡然无味,他们和他们生活的城市都在迅速变化,和青春有关的房屋、街道、容貌、个性都被剥夺的干干净净。小说在刚开始就告诉读者,我在三十岁之后过上了体面的生活,而他的朋友也大都名利双收。他们和回忆这件事的中年的“我”站在一个成功人士的角度回忆当初那段肆意狂妄的青春岁月,可最要记住的的人最先模糊了记忆。故事揭示了一种成长的“结构的重复”,即是拥有、失去、再拥有。中年的“我”叙述少年的“我”一段往事,使我们有机会触及到那个时代的掠影,没有强烈的批判和严厉的说教,却感受到是理性和逻辑的陷落滑行,充满黑色幽默的反讽力量延伸到当下社会,“我”成为我们的症候,成为一个时代的症候。

  参考文献:

  [1]王朔:《动物凶猛》[M],人民文学出版社2006年版。

  [2][英]伊丽莎白?赖特:《拉康与后女性主义》[M],王文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法]雅克·拉康:《拉康选集》[M],褚孝泉译,上海三联出版社2001年版。

  [4] Jacques Lacan. Ecrits: A Selection[M]. trans. Bruce Fink. 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5]黄汉平:《拉康与后现代主义批评》[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6]周宇宾:《从青少年精神分析角度解读<阳光灿烂的日子>》[J],经营管理者2009年第22期。

  [7]吴琼:《雅克·拉康》[M],中国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