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嵇康特殊的个人经历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喜《嵇康传》中称嵇康“家世儒学,少有隽才,旷达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学不师受,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由此可见,嵇康出身于儒学世家,但他“旷达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的个性却在年少时就已形成,一直到嵇康被司马昭杀害,其个性没有发生过变化。按理说“家世儒学”的嵇康应该有循规蹈矩的性格,但他却是任性不羁的,笔者认为,这种矛盾可以从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一是嵇康虽然从小生长在儒学世家,但他幼年丧父,母兄见骄,对嵇康一直没有进行过多的管束。嵇康在《幽愤诗》中描述:“嗟余薄祜,少遭不造。哀茕靡识,越在襁褓。母兄鞠育,有慈无威。恃爱肆妲,不训不师。”另在《五言诗三首答二郭·其二》中也写道:“昔蒙父兄祚,少得离负荷。”在给山涛的绝交信中嵇康也因“母兄见骄,不涉经学”为由回绝山涛自己为什么不做官。通过嵇喜对弟弟的了解和嵇康自己在诗文中的自述,可以了解到,嵇康虽然生长在儒家,但因为少时母兄的娇惯使嵇康不仅没有系统学习儒家知识,更养成了我行我素,旷达任性的性格。
其二是当时的时代风气使然。一方面,自汉代以来,维系人心、统御文人的儒家经典日渐衰颓。自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口号之后,儒学成为了一种意识形态,白虎观会议后,皇家拥有了对儒家经典的唯一解释权。经典依旧是经典,但已经不是孔子真正的东西了。“他们那时所倡导的,是《春秋》内面的微言大义。……他们主张爬出百家,统一思想,建立绝对的君权政治”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汉代儒学“在政治的统制力量没有崩溃以前,它的地位是不会动摇的”。但当汉代政治摇摇欲坠的时候,儒学也开始分崩离析。所以,汉代儒学是与大一统政权绑缚在一起的,它们一荣俱荣,一损皆损。
另外,就儒学自身的发展来看,从武帝尊儒后,儒学就少有变化,模式僵固,无用繁琐,“迂滞若是,通人鄙其固执”。特别是到了东汉末年,宦官与外戚交替专权,守故鲜有变化的儒学在“君道秕僻,朝纲日陵,国隙屡启”(《后汉书·儒林传论》)的险恶政治下更是一无是处了。原本以研经为生的汉儒们在奸佞当道的桓灵年间也失了利禄之门。《后汉书》卷六十七《党锢传》中,范滂被宦官处死之际,对其子说:“吾欲使汝为恶,则恶不可为;使汝为善,则我不为恶。”恶是肯定为不得的,但为善却又落得如此结果。在当时这样大义不行的社会,儒学已经不是读书人的护身符了,于是其中的一些士人意识到,依附于儒学,研究那些既不能保身又无法救世的经典,是一无是处毫无实用的。所以,如此失去权威与约束力的儒学,自然会“自中智以下,靡不审其崩离”(《后汉书·儒林传论》)了。士人在摆脱正统儒学与守旧经典的同时,他们的思想也开始转向了更为广阔的领域,最明显的变化便是注意力从大一统政权上挪开,关注起个体的生存与个体的价值。
另一方面,曹魏时期,“魏武的贵刑名,魏文的慕通达,曹子建的尚玄虚”使“学而优则仕”的传统被打破。从曹操开始,他在求贤令中再三的提出做官“唯才是举”,“他需要的人才,只要你有治国用兵之术,不必问污辱之名,见笑之耻,也不必问不仁不孝、寡廉鲜耻。你有一分本领,就给你一分事作。于是强盗流氓、乱臣贼子,一齐收下。”曹操用人讲究实用,这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无可厚非,但是对于那些以毕生精力研究儒家经典的士人们来说,却是一次不小的打击。“在这种状态下,还有谁来讲名节礼教,还有谁来讲学问德行呢?”等到曹丕即位后,他对文学的推动作用相较于曹操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要远远高于他在帝王史上的贡献,曹丕的弟弟曹植又是曹魏时期著名的诗人。曹氏三父子对文坛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他们一起引领了一代文学风尚,由于建安文学摆脱了汉赋的繁琐复杂,作品也不再只对帝王的丰功伟绩进行夸赞,它的内容趋于多元化,所以文人原本依附于政治的人格变得松动,文学思想由重功利转变为非功利,由此文人创造的思路逐渐从歌功颂德里解放出来,走向自然、自我、随性。
文学风气的转变带来的是宽松自由的学术氛围,所以,嵇康在这种无拘无束的学风中长大,自然可以“任其所尚”,随意自在的吸收各种学术思想,涉猎不同流派的文学作品,依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倘佯于浩如烟海的知识中。嵇康早年没有定式系统的学习,使他终身受益匪浅,这也是为什么嵇康如此多才多艺的缘故。从放荡不羁的性格和在思想上没有条条框框的束缚来看,“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提出也就不是什么惊世骇俗的言论了。
所以,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是在政治与个人特殊经历的综合作用下才得以提出的。政治的黑暗动荡让嵇康认清了现实的残酷与无情,内心的烦闷需要一个发泄口,而当时学术氛围的活跃与自由给嵇康提供了一个契机。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不仅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抗议,更是嵇康“任侠直言”性格的集中表现。可以说嵇康与“越名教而任自然”是融为一体的。
三、总结: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生
张节末先生说得好:“嵇康的一生,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一生。”嵇康在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执著地践行着“任自然”:首先他“天质自然”,虽“土木形骸”但“不自藻饰”,嵇康是一个多才多艺的美男子,但从不刻意修饰自己;他为人“岩岩若孤松之独立”,人格上的清俊、高洁、正直、真诚;他性格“恬静寡欲”,“宽简有大量”“戎自言与康居山阳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对待朋友又是亲切自然;他有思念朋友了就“兴命公子,携手同车”,“肃肃宵征,造我友庐”的率性和放达,也有讨厌一个人便“移时不交一言”任性……如此丰富而多彩的嵇康难怪会被惊为天人。这样不假掩饰的自然,是真实与美善、纯粹而自由的精神世界,嵇康的“任自然”真是任得直接、可爱!
参考文献:
[1]嵇康著.殷翔,郭全芝注.嵇康集注[M].安徽:黄山书社,1986.
[2]庄万寿.嵇康研究及其年谱[M].台北:台湾学生书局, 1990.
[3]刘大杰.魏晋思想论[M].长沙:岳麓书社,2010.
[4]张节末.嵇康美学[M].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94.
[5]白化文,许德楠译注.阮籍·嵇康[M].北京:中华书局,1983.
[6](南朝宋)刘义庆著.黄征,柳军晔注释.世说新语.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