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明代贵州军户逃逸的原因探析明代贵州军户逃逸的原因探析(2)

时间:2014-07-21 09:51 来源:发表吧 作者:樊佰招 尚晴 点击:

  2、军官的私人占役和克饷

  明中期以后,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剧烈,屯田制度开始遭到破坏,原有的规定纷纷被打破,军户不再是纯粹意义上的军队成员,其职责也被复杂化了,出现了“军无定用”的现象。各级管屯官,从百户、千户一直到总兵官、镇守太监,以及王府、势豪等,都争先恐后地抢夺屯田,私役屯军为他们耕种。在各项杂役中又以各级军官的私役最为严重,“滥役军丁,而勒其锱铢,甚有一官而包占数士卒……富者尽材,贫者竭力,以故流窜逃亡,不啻过半。”[14]但对于这种情况军官们熟视无睹,也没有人敢于揭发。

  此外,军官对军户还进行苛刻的克饷。据《明史》记载:正统年间,逃亡士卒达一百二十万有奇,占全国军伍总数的二分之一。弘治时,全国逃亡军士占洪武时十分之六七。万历时,各地军队时有哗变,军士屡屡逃亡,都与此不无联系。“今变者数起,其原出于偏侵军饷,遂至加履加首”[15]。无论是军官的私人占役还是克饷都严重威胁了军户的生存,当他们不堪忍受时,便有组织的联合起来进行反抗,而逃逸就是当时反抗的最明显的表现形式。

  3、屯田的私人占有和买卖

  典卖屯田历来是中央王朝所严厉禁止的,明朝也不例外。但土地兼并之风的盛行和屯田的大量开荒,典卖之风已无法遏制,所谓“人资田以养,田亦资人以耕,丁多而富者必买田,丁少而贫者必卖田,此亦理势之所必至也。”[16]弘治六年(1498),兵部尚书马文升说,“卫所官旗势豪侵占盗卖十去五六。”[17]可见盗卖屯田之风由来已久。据四川、贵州、湖广奏报,屯田失额的原因之一,就是屯田的私占和典卖。天启年间李腾芳说:“茶陵卫屯田尽是流水接卖”,有的甚至“专买屯种肥膏至数千亩,而其家无民田,不名一差。”庞尚鹏也曾说:“每田一分,盖不啻十易姓矣”。魏焕也认为,“九边”屯田所以“十不一存”,其重要原因也在于立法与人情相背驰,立法屯田不准典卖,而理势又不能不典卖。所以隐瞒,私占、典卖之风盛行。但很少有人举报,“各所屯军,视武弁皆世受统辖之人,自非破裂身家死生在俄顷,谁肯危言正色讦发其奸,以取反噬之祸乎?若其同为僚属,则更相遮护,所至皆然。故侵占屯田,隐占为业,祖孙相继,盘踞自如”。[20]这就是“宁犯宪典而不敢犯世官”。屯田被占、严重的劳役剥削、加上细致的包赔籽粒,迫使军户选择逃逸。

  (三)与当地土兵冲突不断,军户不堪战乱而逃逸

  在“汉少夷多的明代贵州,族兵制占有重要地位”、“土司所统领的土兵,构成贵州最重要的地方军事力量”。“军户和土兵从属于两个不同的系统。军户属于卫所军;土兵往往没有固定的建制,大多因血缘关系或地缘关系集结于土长官或土司之下。“土兵和军户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甚至演变成武装冲突”[卫所军户和土兵不仅在数量上有很大差距,在粮饷上也相差甚远,所以军户随时有战死沙场的可能。加上主帅对战乱的态度不坚定,更使军户心灰意冷,无心作战,或许逃逸还能保全性命。

  再有,明初时,由于对明廷的屯田置卫措施有疑俱而诱发的战乱。这种战乱主要发生在普安州,具体表现为彝族地方势力与官军的对抗,总计仅有三次大的战乱。这三次大的战乱分别是:洪武二十年(1387)征调湖广都司各卫所官军前往普安州的盘江河谷,实施大规模的屯田,在屯田用地的征拨上,由于情况不明误占了彝族的冬牧场,导致了相关彝家对朝廷的不满,激变为阿资和密即为首的两次彝族地方势力的反叛,后明朝派军士强力镇压。与普安州类似的情况,在安顺的辖地内,特别是在西堡地区,西堡长官司两次因向下属征交粮税而激变为事端,其余各土司在明代均未出现过赋税交纳纠纷。洪武二十六年,普定西堡长官司阿德及诸寨长作乱,命贵州都指挥顾成讨平之,二十八年,成讨平西堡土司阿傍,二十一年,西堡沧浪寨长必莫者聚众乱,阿革傍等亦纠三千余人助恶,成皆击斩之,其地悉平。由上述史实可知,粮饷的匮乏、频繁而长久的军事活动使军户不堪重负,逃逸成为其出路之一。

  (四)安土重迁的思想是军户逃逸的重要推动力

  安土重迁即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信奉“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考察中国历史,可以看出:中国人大多不愿意离开故土。[22]明朝的军屯实行边班制,明政府在实行这一制度时,根本没有考虑换防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导致“卫所相去远者万里,近乃七八千里”、“长解负累,有死于沟壑,而莫知之者。”局面的出现。

  这样,军士因畏惧戍边和怀恋故土而选择逃亡。杨士奇在《论勾补南北边军疏》说:“……彼此不服水土,南方之人死于寒冻,北方之人死于瘴病,……路远艰难,盘缠不得接济,在途逃死者多,到卫所者少”、“风土异宜,濒于夭折,请从所宜发戍。”但杨士奇的建议最后碍于破坏祖制而不了了之,所以军士南北更戍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明政府这种不抚恤军士的治军方法,必然会加重军士的恋家情结,导致军士的大量逃亡。

  4 结语

  综上所述,军户逃逸的原因包括自然和社会两方面。贵州土地的相对贫瘠极大制约了农业生产,加之气候等自然条件适应的困难,使得军户的生活困苦不堪。这是导致其逃逸的自然因素。就社会因素而言,在上文所述的诸多原因中,除了制度本身存在的问题之外,笔者强调我们更应考虑到军户自身的情感态度,即:农耕民族所具有的恋家情结和安土重迁的思想。这应是军户不愿远离家乡、进行戍边的重要原因。理解了这一点,将有助于对于我们更全面、更深入地认识这一历史现象。

  参考文献

  [1]宋濂.元史[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76版,第2225页.

  [2][3]贵州通志[M].卷3,土田,第167页.

  [4]明穆宗实录[M].卷35,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校印,1968年版,第901-902页.

  [5]明太祖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1990.

  [6][7][8][10][24]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版,第66-239页.

  [9]黄瑜.双槐岁钞[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1][21]陈子龙,等.明经世文编[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1962版,第232-337页.

  [12][13][20]明神宗实录[M].上海:上海书店,1990版,第253-345页.

  [14]转引自刘金祥.明代卫所缺伍的原因探析—兼谈明代军队的贪污腐败[J]. 北方论丛,2003,05.

  [15]转引自吕景琳.论明朝国有军屯土地的私有化[J].江海学刊,1996,01.

  [16]顾炎武.日知录集释全校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版,第102页.

  [17]清高宗敕选.明臣奏议[M].商务印书馆,1937版,第169页.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