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徽派建筑与中国山水画所传递出的情景交融意境,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既得益于徽派建筑依山傍水的独特地理风貌,也是徽派建筑在中国山水画的意蕴中所吸取的山水精神的呈现。山水画不仅提供了徽派建筑在形式上的理想参考,更加灌注了徽派建筑在精神上的气韵生动。再从现实层面上,徽派建筑又是山水画的实质形态,山水画情结就直接表征在徽派建筑在形神兼备中所蕴涵着的诗情画意,成就了建筑形态中独特的“徽韵”。
关键词:徽派建筑;山水画;意境;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J211.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4-2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曾说过,人的思想就像宗教一样也有其纪念碑,这就是建筑。地处古徽州地区的徽派建筑以深厚的徽州文化底蕴为依托,在中国古典建筑艺术中独树一帜。黛瓦、粉壁、马头墙的外部特征,砖雕、木雕、石雕的装饰风格,高宅、深井、大厅的居家环境镌刻成了徽派建筑最鲜活的“纪念碑”,它不仅承载着徽州的历史变迁,也承继着徽州人的文化观念,更加浸润了徽州人的审美追求。
徽派建筑历来讲究自然风韵和山水灵韵,重视建筑布局与整体环境的协调舒适,在实用功能与艺术价值有所兼得的同时,更加注重回归自然的审美情趣,回归不仅是“小桥、流水、人家”式的人居自然化的选择,也是对精神家园的寻求与归附。徽派建筑中的亭、台、楼、阁、塔、坊等与山、水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古朴、隐逸典雅的优美意境。
但是徽派建筑所构筑的意境的独特性,并不在于它是一种空间艺术,从艺术的相通性上,它杂糅并取各类艺术之长,为之所用。徽派建筑深受绘画、雕刻、诗词等艺术的影响,建筑的构造不仅利用了依山傍水的自然条件,也借助了设计、建造者们的丰富想象力与创造力,由于他们将自己独特的文化及艺术观念融入其中,所以徽派建筑从一开始便带有诗情画意般的浓厚意蕴。中国山水画中的气韵生动和审美意识也被巧妙地运用到徽派建筑艺术中,再加上其建造者自身情感价值的倾注,并受所处时代社会哲学思想和伦理道德观念的影响,崇尚自然、追求虚静,向往自然状态的生活,因此,在徽派建筑的整体环境中,无不饱含着传统山水画的情结。
一、 徽派建筑艺术中的山水精神
徽派建筑中凝结的山水画情结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徽派建筑对山水画中所蕴含的山水精神的吸收、实践。所谓山水精神,就是寄情于自然山水,从中寻求艺术灵感与生命价值。也正是有了这种山水精神的融入,才使得徽派建筑摆脱了本身单调乏味的空间形态,从而更加接近诗意栖居的理想之所。经过徽派建筑艺术再生发的山水精神,一方面取决于徽州地区独特的地理风貌特征,另一方面取决于其建造者特别是徽商群体的传统文化观念,前者成为孕育山水精神的“物质土壤”,后者开辟了山水精神更广阔的境界。
徽州的自然地理环境是以低山丘陵为主,层峦耸翠,川谷崎岖,河流星罗棋布,涓涓山泉,盘山绕岭,条条飞瀑,穿峡过涧,宛如人间仙境。对长期陶冶在青山绿水中的徽州人来说,自然山水决定了他们的生存空间,而他们也在吸取山水灵气中养成了独特的精神气质。其在建筑中的表现,就是如何和自然融为一体,不留任何人工的雕琢附庸之感。因此,徽派建筑在其选址和布局上,追求与自然的有机整体性。由于徽州得天独厚的自然风貌,使得“徽州民居村落,大都以天然山水为依托,重视地理环境的选择,充分认识自然,服从于自然以致利用自然,而后源于自然,融入自然及改造自然。”[1]另外在建筑的内部结构和设计上,也突出了与山水相融的审美理念。庭院内外,山石草木,小桥流水,和谐组合,构成了徽派建筑形态的有机整体。人与自然的亲近融合,突破了有限的空间限制,达到了天人合一、物我相通的意境。
古徽州的自然山水为徽派建筑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先决条件,也为山水精神的灌注找到了合适的入口。但如果山水精神仅仅是围绕在建筑与自然的关系上,那就只能把徽派建筑看成是徒有其表的对自然的依附。徽派建筑之所以内涵深厚,更在于其建筑成为搭载人与自然关系的“桥梁”,透过建筑,发现背后“人”的文化观念、审美追求。千百年来,山水精神不仅作为诗画境界的内在尺度,更作为人格魅力的必备要素,深深地浸淫于士人的审美意识之中。[2]素以“儒商”自称的徽商深受中国传统儒、道思想的熏染,在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他们积累了种种与自然山水息息相关的精神财富,构成了山水精神的丰富内涵。他们有着崇拜自然的思想,认为人只有顺应自然之道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奠定了徽州人的自然山水观,也成为他们特有的审美追求。此外,徽商也吸收了儒家君子比德的思想,“智者乐山,仁者乐山”的山水观触发了徽州人的道德体悟。人们以山水来比喻君子德行,“高山流水”成为品德高洁的象征,“人化自然”的哲理又导致了人们对山水的尊重,从而形成中国特有的山水精神。[3]徽州人意识形态上的思想观念对形成山水精神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徽州文化的精神内核,更是徽派建筑一以贯之的最高境界。
二、 徽派建筑与山水画的意境
宗白华说,艺术家以心灵映射万象,代山川而立言,他所表现的是主观的生命情调与客观的自然景象交融互渗,成就一个鸢飞鱼跃、活泼玲珑、渊然而深的灵境;这灵境就是构成艺术之所以为艺术的“意境”。[4]因此,意境成就了中国古典艺术中最高的审美追求,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念付诸于诗词、绘画、建筑等艺术创作的实践中。中国山水画以水墨为造型,形成黑、白的色彩基调,运用白描、三点透视、虚实相生等艺术技巧形成独特的空间视觉韵味,所描写的对象山川、人物、花鸟、虫鱼都气韵生动,以形传神,情景交融,寓无限于有限,自成一种艺术意境。而徽派建筑在视觉对比的色彩渲染上和“谋篇布局”的空间处理上吸收了山水画中的黑白色调的装饰风格和虚实相生的空间表现,以立体可感的效果重现了山水画的意境,而又以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和融情于景的丰富感,独具建筑艺术的意境美。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