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黑与白的视觉韵味
中国的山水画是以黑白两色为基础,加之水墨的浓淡变化,明暗的层次铺展,黑白两色自由流畅形成强烈的对比,形成了中国人对所感知的自然最真切的艺术描绘,而单纯朴素的色调也有着深邃神秘的文化背景。老子的“五色令人目盲”就认为过于看重色彩是对真的破坏,妨碍人们对本质的认识,使人浮躁不安,达不到真正的艺术境界,以审美“复归于朴”境界才能达到世界的和谐即“道法自然”。[5]所以,黑白的色彩变化既揭示着客观之景的本质,又表达了画者沟通自然的生命情调。黑白双色的相互融合,浑然一体使中国山水画散发着恬静清雅的气质,呈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息。
同样,黑、白两色也形成了徽派建筑独特的色彩审美观。徽州民宅以黑白相衬为总体色调,以黑、白、灰的渐次变换构成统一的视觉韵味,既单纯得一目了然,又透露着高深莫测的神秘。粉墙、黛瓦、静水、碧树、蔓草、修竹,使黑白的人工之色与万物的自然之色交融互见,形成了一幅天然的富有层次感的水墨山水画。借壁为幕,花影为题,迁想妙得,思味无限,徽派建筑的色感在人居背景中的和谐,蕴含的是返璞归真的乡土气息,从而使山水的意境与建筑的意境“无缝”融合,构成整体和谐的意境美。
(二) 虚实相生的空间表现
中国人对“道”的体验,是“于空寂处见流行,于流行处见空寂”,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6]而把这种实相落到实处的体现,就是中国山水画艺术所掌握的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
虚实相生的手法将之放到徽派建筑的空间处理上也同样适用。以徽州民居为例,主要由门厅、天井、厅堂三个分布组成。其平面布局看似平常,实际上,从大门,经门厅(时开时合)到天井(露天敞开),再到厅堂(开放式),厅堂两旁厢房(封闭式),这是一个室外空间到室内空间,明与暗,开放与封闭不断交替变化的格局,形成了徽州古民居建筑中虚实相对的空间序列。[7]此外,区域也有虚实之分。民居建筑占据了多数面积,构成了村庄的脉络和整体感,是“实”的区域;而建筑之外的池塘、晒场、水口园林等则形成“虚”的区域,创造出徽州奇特的空间特征。徽派建筑正是在虚实相生的空间转换中达到了艺术和生活完美统一的境界。
(三) 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中国山水画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画者在将物质世界的自然属性与自身的精神世界相融合,将自然景观和宇宙世界融入心胸,变换成自己的一种本质力量,因此,自然山水就成了带有生命特征并被赋予了一种内在精神力量的意象。中国山水画追求形神兼备,所以中国山水画不仅是画家心灵的写照,反过来又印证着画家对美的理解程度和审美观念的层次。传统的徽派建筑在设计布局理念上,同样是追求天人合一的效果,在这一点上是与中国的山水画意境一致的。[8]
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首先与徽州村落民居建筑的选址和设计格局有着很大的关系,依山傍水,随势而建,通过花墙、漏窗、楼阁、天井等建筑样式,沟通内外空间,使房屋建筑与环境空间构成巧妙结合的意境。其次与中国传统文化中讲求人与自然共存和谐的思想观念有关。这些建筑“以山水为血脉,以草木为毛发,以烟云为神采”,将建筑和山野、草木、流水、行云等自然景观综合为一个艺术整体。[9]徽派建筑使天然美与人工美融为一体,整个村落及其建筑充满流动的生命情调,处处体现着“天人合一”的意境美。
总之,徽派建筑与中国山水画在对意境审美追求上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加上,徽州与山水割舍不断的天然关系,徽商生活理想中“形影不离”的山水精神,融注于建筑的选址布局、内部的装饰设计之中,使得徽派建筑本身就是一幅立体流动的山水画。反过来,徽派建筑也成了山水画创作的最好题材,并由此产生了中国绘画史上著名的“新安画派”,开辟了山水画的更加成熟的艺术境界。植根于传统文化的徽派建筑艺术与山水画艺术的交融,必然地造成了徽派建筑始终都凝结着山水画的艺术情结,表达了他们对“天人合一”思想的共同理解,因此,也成就了中国古典建筑的典范之作。
参考文献:
[1]姚邦藻.徽州学概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1.
[2]陈丽.谈山水精神的源泉与发展[J].艺术教育,2009,(03).
[3]孙大力.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画情结[J].学术交流,2007,(03).
[4]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
[5]宋左.徽州民居的审美价值[J].济宁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08).
[6]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6.
[7]杨勤芳.徽州传统建筑美学特征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7.
[8]靳凤华.从绘画的角度看徽派建筑[J].美与时代,2012,(08).
[9]金樱.论天人合一的徽派建筑和谐美[J].艺海,2011,(1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