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文章以近些年热映的东西方当代的魔幻电影为研究对象,从文本层面到文化语境浅析比较存在于东西方魔幻电影中“英雄主义”这个母题。
关键词:魔幻电影;英雄主义;文本;文化语境
中图分类号:J9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3-34-3魔幻电影,顾名思义,就是以魔法,玄幻,神话题材为主题的电影。在中西“成人童话”的魔幻电影中,“英雄主义”这个主题一直叫好又叫座。“由于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会发生相似的思维模式与心理建构,会从自己的族体里选择出文化精英,塑造出各种各样的英雄。”[1]所以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拥有着自己文化中对英雄的神话崇拜,当英雄进入魔幻电影,无论是《指环王》中的弗罗多还是《蜀山》中的玄天宗,他们的“英雄历程”都符合中西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主流价值观和大众心理愿望。
一、 文本层面的相似性比较
在中国,宗白华曾说:“‘舞’是中国一切艺术境界的典型。中国的书法,画法都趋向飞舞。庄严的建筑也有飞檐表现着舞姿。”[2]“中国的绘画,戏剧和中国另一种特殊的艺术——书法,具有共同的特点,这就是它们里面贯穿着舞蹈精神,也就是音乐精神,这就是中国艺术,文化的特性追求”。[3]在中国魔幻电影中无论是《无极》华美还是《蜀山》飘逸,在烘托英雄人物方面都呈现出中国式的音乐诗性之美。希腊先哲曾说“眼睛是比耳朵更精确的证人”。在古希腊语中“我看见”就是“我知道”。西方求真的精神一直渗透到电影之中,当代西方先进的的数字科技所带来的视觉奇观运用到魔幻英雄的塑造上,无论是《指环王》中的咕噜还是《龙骑士》中的飞龙,使我们不得不相信,在魔幻世界中的英雄的历险征途是真的,哪怕是精灵和飞龙都逼真的不可怀疑。在电影中,我们从景观、服装、道具、美术等多重方面明显的感受到东西方不同文化背景对神话的不同诠释,所以在在文本层面,笔者将重点突出英雄演绎方面的相似性。
(一) 英雄出身——平凡见不凡
几乎所有魔幻电影所描述的,都只是英雄主角作为“普通人”成长的过程,即使具有神格,也不会在一开始就觉醒,这里加上双引号的“普通人”即看似普通,其实他们是生活在普通人群之中的特殊小群体,孤儿或者类孤儿。在《风云雄霸天下》中,影片开头就上演了一幕幕血腥的场面,天下会群霸按照生辰八字寻找“风”,“云”两名命中徒儿,步惊云眼睁睁看着父亲和亲友被天下会的手足乱刀砍死,面对刀光剑影和腥风血雨,小小年纪的步惊云面色不改,然而仇恨的种子也在此时被群霸种下。而聂人王之子聂风同样亲眼目睹了母亲受辱投江和父亲受伤坠崖的场面,孤独和恐惧一直伴随着他的童年,成为他的梦魇。正是仇恨和悲痛,使两个孤儿走上维护正义的复仇之路。正如片中台词所说:“金麟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而在西方魔幻电影中,风靡世界的《哈利·波特》,故事的主角哈利波特从小失去父母,被寄养在姨父姨妈家,可是他在那个家里受尽了歧视和虐待,并且对自己所拥有的魔法能力一无所知。只有那封宿命的信函到来之后,他才渐渐明白自己的身世,走上了学习魔法,对抗伏地魔的试练之路。
从英雄出生开始到遇见其宿命的知者,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的受难阶段可以被看做是英雄漫长征途的预备期,以便让还未成熟的英雄有磨炼的机会。英雄幼年时父母的爱出于缺失状态才促使英雄们了无牵挂的完成自我实现,孤儿或类孤儿的英雄们,到超乎现实世界之外的魔幻王国寻找现实生活中缺失的爱。
(二) 自我实现——超我的英雄征途
魔幻影片中的,无论是《指环王》中弗罗多的历险还是《西游记》中悟空的征途,无论是《纳尼亚传奇》中埃德蒙的蜕变还是《蜀山》中玄天宗的复仇,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英雄路径,也就是从本我到自我再到超我的蜕变过程。
对于本我和自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有这样一个比喻:“本我是马,自我是马车夫。马是驱动力,马车夫给马指方向。自我要驾御本我,但马可能不听话,二者就会僵持不下,直到一方屈服。”[4]对此弗洛伊德有一句名言:“本我过去在哪里,自我即应在哪里。”自我又像一个受气包,处在“三个暴君”的夹缝里:外部世界、超我和本我,努力调节三者之间相互冲突的要求。”例如西方魔幻影片《纳尼亚传奇》中,在兄妹四人中,妹妹露西纯真可爱;姐姐苏珊集智慧和爱心于一身;哥哥彼得勇敢坚毅;相比之下,爱德蒙在四兄妹中并“自我”的形象不出众,甚至还有许多缺点。他因“本我”幼稚又贪婪,经受不住白女巫用王位和美食所下的诱饵,投靠了罪恶。而驱使他犯错的终极根源并不在白女巫,而在于爱德蒙自身的软弱,也就是其本我的没有收到自我的控制。于是,爱德蒙便亲眼目睹了羊人“汤姆斯”被白女巫活活用魔法冻死。直到此时,他才彻底认清了白女巫的真面目。爱德蒙的内心痛苦挣扎,经过一番心灵的自我救赎,重新回到兄弟姐妹的怀抱,他与手足并肩作战,最终实现超我的升华,完成英雄路径。
而在中国魔幻影片《蜀山传》中,导演徐克巧妙的运用中国特有的一个概念“元神”,来说明外在自我(他人眼中的我)与内在本我(自己眼中的我)的关系。依据影片《蜀山传》来说,大弟子丹辰子因为被血魔派来的妖孽赤尸侵占了自己“元神”,也就是本我被邪恶势力干扰,自己的肉身(自我)不受自己(本我)控制,随之大开杀戒,给峨眉带来一场浩劫。最终丹辰子选择了死亡,将肉体和精神彻底分开,用生命的结束(超我)来完成自己英雄式的觉醒。
二、 文化语境层面的差异性比较
英雄主义在东西方魔幻影片中带给我们不同的“魔”的感受,究其原因,在不同的文化语境下,所展现的文化现象是不一样的。下文将结合具体影片对英雄主义在东西方不同文化语境中的差异性进行分析。
(一) 《指环王》的骑士精神与《蜀山》的侠义精神
西方的骑士精神与中国的侠义精神表面看来都是好战尚武的母题,都是歌颂英雄主义.认为正义必将战胜邪恶。作为从文学中逐渐抽象出来的文化精神,它们代表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思想。骑士精神与侠义精神相比,一个是贵族的崇高理想,一个则是非主流群体的救急:一个是制度的建立者,一个是封建制度的反抗者;一个是维护国家族群的保卫抗争式的英雄,一个是游于江湖的独行。
首先,就社会地位来说。在《指环王》中,真正的人类领袖阿拉贡有着优良的血统,是纯正而优秀的人类血液,是最正宗同时恐怕也是刚多仅存的王族后裔。而在中国影片《蜀山传》中,主要围绕在代表正道的峨嵋派、昆仑派,以及代表邪道的幽泉血魔、赤尸等人物身上展开。在徐克的规划下,蜀山的世界分为仙界、人界、魔界等不同的空间。在地位认同方面,代替西方骑士精神“血统”重要性的则是江湖的门派,东方侠士要走向大法师之路,似乎唯一的可行之道就是皈依某个教派。如昆仑派的玄天宗,峨眉派的丹辰子等,是否出身名派是评价中国侠者身份地位高低的关键。其次,从视域角度看,英雄主义的彰显大都需要战争来体现,而西方骑士精神大都通过群体性的战争来彰显,忠君爱民是贵族骑士的特质,所以,骑士们大都通过群体性的战争来实现自己的英雄价值,特别是在《指环王3王者归来》中阿拉贡收到刚铎战情告急的求援通知,阿拉贡决定前往亡者之道求援。阿拉贡以埃西铎子嗣之名召唤亡灵参战,大获全胜。索伦败亡之后,阿拉贡被加冕为刚铎、亚尔诺王国的国王,人皇统治世界的时代终于到来。而在《蜀山传》中,侠者的雄者之风往往通过单打独斗来实现,甚至在集体对抗血魔幽泉之时,也是使用完全不同的武功,有用致命的独门绝技是中国侠士的毕生追求。再次,对于骑士来说,不可或缺的有3w(wine、weapon、women),关于贵族出身和斗争的问题上文已讨论过,在此不得不说女人对于西方骑士和中国侠士有何种不同意义。在《指环王》中,阿拉贡与精灵娅文·安多米尔演绎了一段浪漫的爱情故事,娅文是成了阿拉贡在水晶球中畏惧摩多的唯一理由。在影片中,我们看到了骑士精神中队爱情的认可和追求,爱情甚至成为骑士战斗中的力量。而在中国的语境中,美丽的女子往往被冠以“祸水”之名。而侠士的成功成仁往往需要牺牲爱情。如在《蜀山传》中,英雄人物玄天宗对孤月大师或者说是赵英奇的爱恋,成为玄天宗的一道过不去的魔障,女性对于中国侠者来说是与西方骑士完全不同的,它是侠士人格中的弱点,在侠士的修炼的过程中大都是阻碍作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