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尊重原著。这是基本的态度问题。经典名著是民族的瑰宝,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建构着我们的民族性格。因此,尊重原著是首要原则。而80年代老版四大名著拍摄的成功就得益于此。以《红楼梦》为例,在开拍之初,剧组请了很多当时知名的红学专家,对该剧进行指导。又以社会海选的方式,严格按照角色选演员,在开拍之前,演员们又经过一年多的红楼梦研习和表演训练。这种从艺术角度精耕细作的态度是值得效仿的。而当代的某些翻拍剧,从开拍到上映,前后不过两年。选用演员时考虑到明星效应而使用清一色的当红明星。为追求经济利益而不顾演员角色是否相配,这本身就是对原著的不尊重。
第二,忠于原著。是指要忠于原著的精神,把握原著精神内核,准确体现原著思想深度和艺术魅力。要做到这点,首先就要读懂原著。以备受公众批评的新《红楼》“黛玉裸死”为例。
新《红楼》45集中有一个镜头,黛玉死后没有穿衣服,露出光光的肩膀,镜头扫过她灰绿灰绿的指甲,灰蓝灰蓝的皮肤。然后慢慢扫过整个躯体。这一场景,被大家称为“黛玉裸死”。
批评者称导演李少红没有读懂原著,其本质是根本没有把握原著的艺术精神,这一现象还罕见地被《人民日报》点名批评。批评文章称其“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
新《西游》也有类似的情况,孙悟空从太上老君炼丹炉炼烧出来时全身赤裸,没有半根猴毛。浑身漆黑一片,而血红色的眼睛更是杀气腾腾,乍一看很吓人。这受到广大观众的批评。
但制片人张纪中却解释:“老版孙悟空从丹炉出来猴毛都还在,不是太假了吗?所以我们设计猴毛被烧掉,露出了孙悟空的‘金身’。我们是符合原著精神的。”
影视作品相比文本原著的优越性之一就是可以使人物形象更直观、更形象,能带给观众审美的体验,是艺术审美和忠于原著精神基础上的有机结合。对人物的塑造应该达到形神兼备,也就是说使人物外在形象和内在气质达到最大限度的契合,而并不能机械照搬。
第三,适度创新。创新本身是值得提倡的,但要把握适度原则。这个度就是以符合原著精神为原则,否则就是过度,甚至是颠覆。
在创新这方面,有些是值得肯定的,像新《三国》大气恢宏的战争场面、唯美壮阔的画面;《西游》中高科技神幻技术的使用;新《红楼》完整的一百二十回剧情等等,都各有各的突破。
在新《三国》中,导演高希希结合陈寿的《三国志》,重塑了在《三国演义》中奸雄曹操的形象,力图还原历史上的真实曹操。剧情也撇开以刘关张为主线,转而以曹操为叙事中心。他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过多为曹操翻案,剧中表现出明显的“扬曹抑刘”的倾向。这和原著“拥刘反曹”的主旨正好相反。
在原著《三国演义》中,作者从儒家推行“仁政”的政治道德观念出发,融合千百年来人民大众对明君贤臣的渴望心理,把蜀国的刘备、诸葛亮、关羽等君臣作为理想中的仁君、贤相、良将的典范,而把魏国的曹操等作为奸邪权诈、推行暴政的代表,至于孙吴只是陪衬而已,因而具有明显的“拥刘反曹”的倾向。在正宗的史学著作中,大致自朱熹的《通鉴纲目》起,一般都奉蜀国为正统。民间流传的故事中,从来就有尊刘贬曹的倾向。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刘备是“帝室后裔”,多少有点正统的血缘关系。二是刘备从来以“弘毅宽厚,知人待士” (西晋陈寿《三国志·先主传》)著称,受到人们推崇。特别是在宋元以来民族矛盾尖锐的时候,“人心思汉”、“恢复汉室”是当时汉民族的共同心愿,因而把既是“汉室宗亲”,又能“推行仁德”的刘备树为仁君,奉为正统,最能符合广大民众的接受心理。从这点来看,“拥刘反曹”就不仅仅是作者的观点,而是有着文化的底蕴的,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再来看新《三国》表现的“扬曹抑刘”倾向,既不符合原著主旨,又和传统文化相背离。
在浙版新《西游》中,孙悟空和唐僧都有了感情戏。这遭到大家的痛批。原著中的唐僧师徒不畏艰险、执著坚定,历经八十一难方且取得真经。面对种种困难和诱惑,表现出的是对理想、信仰的执著追求。这种追求精神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一部分。而这类创新对原著妄加情节,任意篡改,偏离了原著的主旨。
四、影视翻拍剧不可取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阅读
由名著改编的影视剧,可能是人们了解名著的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但文学名著和影视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无论多成功的影视剧,都不能且永远不能代替对名著的阅读活动。
首先,从名著本身来看,一部名著由复杂的要素构成,人物、事件、历史背景、文化底蕴等等这些要素彼此关联、配合,才形成一个意义深远的、具有永恒价值的整体。电视剧仅仅是将其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抽取出来,把适合影视展现的部分适度夸大,把不适合展现的部分减少或者省略,其选择的仅仅是文学名著的一部分,这是电视剧改编名著的不完全性。
其次,文学名著的另一个特点是,它的可阐释空间很大,阅读者可以通过有效的阅读从各个角度上理解其中的内容,鲁迅先生在说到怎么研究和阅读《红楼梦》时,就把《红楼梦》的“读者群”作了比较科学的划分。他说:“单是命题,就因读者的眼光而有种种: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鲁迅,《绛洞花主》小引)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电视剧仅仅给我们提供了比较单一的立场和角度,它大大缩小了原著的空间,而且被搬上荧屏的名著作品很多部分代表着编剧、导演以及演员的个人理解,所以它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我们仅仅从影视的角度去理解名著,就可能对名著造成很多误读,久而久之,我们民族就可能失去一些极其重要的思想资源。
因此要提倡回归原典,读原著,或者至少也要结合原著和影视剧对照着阅读。这样才能在获得审美的体验的同时,陶冶情操,继承优秀文化。
参考文献
[1] 梅新林,葛永海.经典“代读”的文化缺失与公共知识空间的重建[J].中国社会科学,2008(2).
[2] 赵勇.“经典代读”弊端多[J].中国文化报,2009.
[3] 詹丹,孙逊.名著改编与经典代读——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的成败得失[J].文艺研究,2010(182).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