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

时间:2014-07-31 16: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姚维维 点击:

  摘要:广东音乐是“最后的一门生产,且被称作中国传统的音乐艺术”。广东音乐是国内大众文化最早的范本,其发展与传播继往开来、承前启后,且广东音乐具有二重的文化属性,文化属性又是每一个乐种的主要本质属性,属于传统音乐的特别样本,对音乐的发展与传播有重要的影响。本文对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进行了分析,使学界、学者对广东音乐的认识更加透彻,让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得以具体呈现。

  关键词:广东音乐;大众文化;属性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献标识码:2095-4115(2014)04-175-2

  一、前言

  广东音乐作为传统音乐,其发展离不开演奏技术和人民的追捧,二者是发展、传播广东音乐的基础,如果与二者脱离,广东音乐大众文化属性的延伸就无法继续下去。且大众文化与大众紧密相关的,大众文化是现代社会都市化、工业化中的必然产物;是广东音乐得以保护、传承的全新开始。若不了解或是没有理清被保护的音乐文化、文化品种的具体文化属性,就难以对其进行有效保护,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就会受到阻碍。

  二、广东音乐硬弓阶段的大众文化属性

  广东音乐产生的关键时期是1880年到1929年,音乐学界将这一时期称作硬弓时期或硬弓阶段。硬弓阶段的广东音乐常常会有四种活动出现:①乡村八音会,在婚丧的场合进行表演;②戏剧里的走过场音乐,主要是在戏曲乐队中从事伴奏工作的乐工,称之为“棚面”;③自娱自乐性质的音乐社团;④民间的艺人在街头、茶楼卖艺,以此为生;以上四类音乐活动的主体都是中下层的民众[1]。乔建中先生认为“民俗和音乐在普通意义上有一种较为天然的关系,大多民俗,尤其是祭、生、丧、婚四大礼俗都离不开音乐,且音乐也不会经常游走在特定民俗中。民俗向外延伸的体现是音乐,民俗是音乐生长的土壤,其用自身生命力不断促进着音乐的发展与传播”。硬弓阶段的广东音乐就充分表现出了这个规律。

  1919年之前,广东的音乐作品是来自对各种民俗音乐的直接采用。广东民间最早流行的乐器演奏模式是八音班与锣鼓柜,是在民间形成及普及广东音乐的关键介质。民间和民俗音乐是在传统民族文化的背景上展现出来的,二者往往是相互推动、相互融合的。广东音乐在硬弓阶段的作品不仅只是来自民间,还和民俗事项相互联系在一起,而且广东音乐享受者、演奏者、传承者的地位直接反映出了底层人民的生存模式,折射出这片土地上的民生情况。广东音乐的传播与音乐活动有着显著的地域界限,仅限于在广府系的粤语方言范围内进行,且保留了大量的广府民系的传统色彩。于是,广东音乐在硬弓时期成为了民间音乐的典型代表,属于民间的文化类型。

  三、广东音乐软弓阶段大众文化属性

  (一)文化属性的蜕变

  从20世纪20年代初以来,广东音乐在软弓阶段早就呈现出了大众文化的特点,井喷式的发展与迅速传播,不是普通的民间音乐能够相比的。大众文化在现当代的大众社会里,是以现代科技、大工业为基础,将大众传播的媒介作为方式方法,把文化工业作为赢利的目的;依据市场体系的运行来进行分批生产,宗旨是让一般大众获取感性、喜悦的音乐文化形式。大众文化作为历史性的一种文化形式,最早形成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社会,且于20世纪30年代在发达国家不断强盛起来[2]。

  伴随新技术的不断推广,音乐的大众文化遍及了全球的各个角落,还影响了广州、上海等地区。广州、上海的经济发展是构建大众文化的物质条件,重大思想与文化争议的开端就是这些城市,是相互交流中西文化的中心,在现代化的传播技术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于是成为了广东音乐兴盛、流传的主要基地。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