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浅谈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2)

时间:2014-07-31 16:57 来源:发表吧 作者:姚维维 点击:

  (二)广东音乐大众文化属性的具体表现

  1、依赖性

  在大众文化的塑造过程中,大众传媒对其有重要的作用,若脱离了大众传媒,文化的流行和通俗就不可能有存在的机会。大众文化和传统民间文化之间最大的差异是,大众文化与大众媒介均是现代社会文化的产物,且是人类步入工业社会后形成的文化景象。中国开始装置无线电台初期与早期的无声电影时,都广泛利用广东音乐,使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在这期间得到良好的发展与传播,且让广东音乐享受到了这个时期的工业文明成果。具体体现是:①在我国的电影历史中,广东音乐在“默片时期”的主要作用是对无声电影进行配乐;②中小型的电影院在播放电影前或者放映电影的时候,都会吹奏广东音乐;③广东音乐在当时的码头、车站、火车、轮船上都比较盛行;④在默片中使用广东音乐,推动了职业乐队诞生和唱片的出版,还带动了职业演奏家、作曲家和乐曲创作的形成[3]。

  2、娱乐性

  在上世纪30年代,广州荔湾的茶楼里设置了许多音乐茶座,其又被称为歌坛。这一时期歌坛的主要聚集地是在长提一带,是广州最繁华的商业地段,客流量比较大,娱乐场所也是最多的。1942年,四大天王吕文成、河浪萍、尹自重、何大傻所主持的“中华音乐会”在各歌坛开始表演广东音乐,为广东音乐的发展提供了舞台。且表演者把爵士鼓加到了广东音乐的演奏中,使广东音乐的节奏更加明快、形式更加鲜活新颖,被称为了“精神音乐”。正是因为受到商业与大众媒介的影响,使广东音乐的代表人物成了文化大众所追捧、膜拜的对象。

  3、商品性

  广东音乐得以在市场中发展,是与唱片公司市场行为紧密相关的。广播电台与唱片工业的兴起,促进了广东音乐的发展与传播;其中上海最有名的唱片公司有胜利、百代、高亭、长城、大中华、新月、蓓开等,大众文化在这一阶段出现了第一波热潮。大众文化最基本的生产条件是商业化的操作,脱离了之前的自产自销生产模式,仰仗现代化的大众传媒来作为主要的技术手段,进行分批生产。在上世纪20年代,广东音乐演奏者不仅是乐曲的改编者,而且还是作曲者,在这一阶段出现了大量的广东音乐创作,使广东音乐大众文化的商品性被充分体现出来。在那时的商业推动下,出版社、唱片公司、电台为了追赶商业利益,邀请具有一定演奏水平的表演者录制了许多唱片,用作商业产品来赚取更多商业利润。后来由于缺少唱片作品,各个商业机构就以竞相约稿的方式,以配合茶座场所、舞厅及发行唱片来进行更多的音乐创作,使广东音乐在商业组织的推动下发展得更快更好。

  4、通俗性

  丘鹤涛、傅秉常等早期广东音乐家的观点,为广东音乐的通俗性奠定了基础,就像有的文化官员所说的一样:大家都知道广东音乐是一种比较通俗的音乐,就像鱼一刻都不可以离开水一样,广东音乐也一刻都离不开人民群众,广东音乐若离开了人民,就会使其失去自身价值。广东音乐活泼、华美流畅且比较精短,所体现的是南方新兴人民和普通平民的生活风貌。广东音乐的关键人物吕文成在20年代的中期之后,以通俗音乐的形式创造出了许多广东音乐,比如载体精巧短小的“醒师”“青梅竹马”等乐曲,体现了人民在变革时期欢快的情调[4]。广东音乐的乐种内涵所具有的开放性,推动了其与外界的交流,使广东音乐形成了具有善变性的地方色彩音乐;最主要是以通俗化、普及化、大众化来作为基础,随着地方的审美需求和大众风俗习惯形成适应性的转变。

  四、结束语

  文化类型特征的表现并不是由它自身的全部元素来呈现,是经过选择之后的特色体现出来的,即经过选择之后的特征不是此文化的整体特征总和,是最能表现音乐文化类型的本质属性元素,且一定的音乐文化类型必和特点的文化背景、历史时期相互联系。通过对不同阶段的广度音乐文化类型进行比对研究,可以发现论文发表广东音乐是传统的音乐,且是一个特殊的样本。

  参考文献:

  [1]万钟如.广东音乐的大众文化属性[J].人民音乐(评论版),2012,(03).

  [2]谢及.流行音乐文化属性探析[J].北方音乐,2011,(27).

  [3]刘根勤.广东流行音乐文化与产业的反思[J].中国文化产业评论,2013,(28).

  [4]万钟如.广东音乐是中国早期流行音乐[J].乐器,2013,(54).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