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豫剧北派是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产生在邯郸东风剧团的一支豫剧流派,东风剧团曾多次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它以豫剧的标新立异和独特风姿闻名遐尔,出现了胡小凤、牛淑贤等一批杰出的豫剧表演艺术家,出现了一支高水平的东风创编团队,推出了《穆桂英挂帅》《虎符》《杜鹃山》《芙蓉女》等一大批代表剧目。它的音乐唱腔设计极其考究,为更好的刻画人物、渲染气氛和发展剧情,在对豫剧传统基调充分继承和挖掘的基础上,或做出不同选择,或使其变化发展,并率先开创了豫剧男声唱腔的改革,大胆借鉴融合其它剧种的材料等,形成了典雅细腻、新颖含蓄的北派豫剧风格,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豫剧事业的建设和发展。
关键词:豫剧北派;音乐唱腔设计;分析;典雅;细腻;新颖;含蓄
中图分类号:J8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7-0149-03邯郸东风剧团成立于1959年,建团初期,东风剧团的老师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陈素真①和宋淑云②就确定了要建立具有河北特色的豫剧,要向京剧表演学习,要区别于河南豫剧的地方性,要更加规范和高雅。东风剧团曾多次在邯郸、北戴河、中南海等地为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一贯受到中央领导的关爱,“东风剧团”由郭沫若先生亲自题名③,京剧大师梅兰芳、尚小云、荀慧生、张君秋、袁世海、杜近芳等都曾亲自教授指导该团的学习。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东风剧团形成的以惠景林④、胡小凤、刘纯朴、郝会成、任为民、杨善记、郭进良、郭书文等音乐唱腔创作集体,他们全身心投入豫剧音乐唱腔设计的改革,在对豫剧传统基调充分继承和挖掘的基础上、或做出不同选择,或使其变化发展,并率先开创了豫剧男声唱腔的改革、大胆借鉴融合其它剧种的材料等,充分从音乐唱腔上进行了人物形象、气氛渲染、剧情发展的外化与深化,从而成为北派豫剧标新立异和独特风姿的重要方面。以至于河南豫剧界总有这样一个评价:“东风剧团每进河南,总给河南豫剧界带来一股清新的感觉。”
一、对豫剧传统基调的充分继承和挖掘、不同选择与变化发展
《穆桂英挂帅》中的“未开言来心如焚”唱段是北派代表人物胡小凤夺取第八届中国戏曲梅花奖的折子戏之一,与马金凤电影版⑤《穆桂英挂帅》在过门、分句过门及旋律上形成区别。这段唱腔为慢二八板,既有穆桂英对杨家世世代代尽忠报国的伤感,又有对已去世的焦孟二将和杨排风的怀恋,还有对文广兄妹年纪尚小能否上战场保家卫国的担忧心焚。这段唱腔的过门,马金凤电影版用了传统的二八板过门,而北派则选择了传统的垛头作为过门,这句垛头过门对穆桂英伤感情绪的内在意蕴和酝酿则更加贴切。“未开言来心如焚”这个上句中两个小分句的过门,马金凤电影版用了传统的拖腔过门,而北派则用了后十六分节奏起的新过门,使伴奏音乐与唱腔充分对应和烘托,形成了唱腔完整音乐形象中的有机构成。北派在“我身旁也无有了排凤钗裙”中“无有了”的尾腔中运用了离调手法,只一个“4”音的变化宛如画龙点睛,用声音深刻地抒发了穆桂英对杨排凤的无限叹惜与怀念,也给人以新颖含蓄的感觉。
谱例1.马金凤电影版《穆桂英挂帅》“未开言来心如焚”
1=bE2/4【慢二八板】 稍慢 伤感地
谱例2.北派《穆桂英挂帅》⑥“未开言来心如焚”
谱例3. 马金凤电影版《穆桂英挂帅》“我身旁也无有了排凤钗裙”
谱例4. 北派《穆桂英挂帅》“我身旁也无有了排凤钗裙”
《杜鹃山》是东风剧团1975年豫剧移植革命现代京剧的精品力作,为准确的刻画人物,体现豫剧风格,在音乐唱腔设计上充分挖掘传统基调的素材进行了展开。如第二场“无产者”唱段中,为恰如其分的表达柯湘在敌人刑场上临危不惧、大义凛然的英雄气概,而对传统基调搬板凳板式和将要失传的五音慢板进行了展开,在传统音调的神髓上全新创造了音乐自身的激越豪情、意境深远和情绪渲染。
谱例5.《杜鹃山》“无产者”
谱例6. 传统基调【五音慢板】
再如《杜鹃山》“家住安源”唱段中“做马牛”这三个字,河南豫剧的唱腔是:
谱例7.
而北派则是:
谱例8.
加工后的北派唱腔曲折回环、优美细腻、委婉动听,生动地刻画了柯湘深受牛马之苦和对旧社会的血泪控诉。
再看《杜鹃山》“家住安源”唱段中“不识冬夏与春秋”这句,河南豫剧的唱腔是:
谱例9.
而北派则是:
谱例10.
一个“秋”字的拖腔回味无穷、轻柔徐缓、起伏延绵,深刻寓意了柯湘在旧社会地狱里度日如年的苦难岁月。
“哭剑”是由豫剧的慢板派生出来的一种变体板式,它是豫剧传统剧目《投冀州》中苏妲己的专用唱腔,呈下行旋律的音调凄凉悲壮。在北派豫剧《杨门女将》庆寿一场,当焦孟二将报到杨元帅已伤重身亡时,为了表达众人的惊讶和悲痛情绪,在这里就用上了“哭剑”音调,而且在第五小节第三拍“元”字上加了一个“6”音,不但正了字,旋律也更加优美抒情。
谱例11. 【哭剑】
谱例12. 《杨门女将》“啊,杨元帅”
创作于上世纪八十年代,被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的北派剧目《芙蓉女》,为准确刻画赵艳荣这一悲剧形象,在全剧的音乐唱腔设计中运用了变化、再现、模仿、对比、展开等多种手法贯穿了“哭剑”这一主题。如在《芙蓉女》“眼望宇宙锋”唱段中,音乐唱腔设计就充分发挥了音乐的自身功能和发展音乐的手段,把“哭剑”运用得淋漓尽致,深刻表现了赵艳荣主张正义、敢于斗争、爱恨交加、痛不欲生的情绪。
谱例13.《芙蓉女》“眼望宇宙锋”
在北派的音乐唱腔设计中,也常常根据人物形象、气氛渲染和剧情发展的不同而运用传统的豫剧素材进行新的创作。如《桃李同春》中的场景音乐,为充分表现逢春和碧桃在鸟语花香的美丽春天里,共同建设社会主义志同道合的真挚爱情,音乐设计对现代戏中现代人的心理及其感情进行了充分的捕捉和糅化,这段音乐设计不但继承了豫剧的传统风格和特点,同时也使人听着耳目一新、活力充盈,起到了富于时代气息的出色配合和充分渲染的作用。
谱例14. 《桃李同春》中的场景音乐
二、男声唱腔的改革
惠景林先生早在1953年就开始了豫剧男声唱腔的改革,河南豫剧院曾派张北方等同志到邯郸考察学习。豫剧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前还没有女演员,所有的旦角戏都是由男生扮演,演出剧目大都以红脸(须生)、黑脸(黑头)戏为主,如《斩子》《铡美案》等男声唱腔以真声为主,真假声相结合。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戏曲舞台才逐渐有了女演员,如陈素真、常香玉等始先后驰名。当时女演员的出现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此后,随着女演员舞台中心地位的确立,在演出剧目和定调方面逐渐以女角为主,这时男女演员同台演出,由于当时同板同腔同调高,男生只好用“假嗓”(二本腔)⑦演唱。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随着现代戏曲艺术的改革和发展,这种唱法显然不适合表现现代戏中现代人物的性格、思想感情和生活内容。为适应时代的要求,正确表现现代戏中男生人物的性格和思想感情,惠景林先生率先进行了男声唱腔同调异腔、同腔异调的大胆改革,成为豫剧男声唱腔改革的先驱者。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期刊简介: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是我国第一份、也是唯一一份面向工程教育研究的全国...
期刊简介: 《种子科技》(月刊)创刊于1983年,曾用刊名:(种子通讯)是中国种子协...
主管单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 主办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出版地:甘肃省兰州市 国际标...
主管单位:山东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山东省教委 国内刊号:CN 37-1025/G4 国际刊号:IS...
主管单位:湖北省国资委 主办单位:湖北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 出版地:湖北省武汉市 国...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吉林省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 主办单位:吉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