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盛世边缘的从容定格(2)

时间:2014-08-20 13:32 来源:发表吧 作者:宫云蕾 点击:

  受制于城市之间的束缚,却摆脱了时间的断层,这大概是《如果·爱》最引人注目的地方。现实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电影,电影中的现实,现实中的现实,聂文以唯美的自杀来终结自己的爱情,那一刻,观众已分不清电影与现实。导演与演员之间的瓜葛纠缠隐没了港式的忧愁,将北京上海以一种时空交叠的错综秩序巧妙呈现。作为陈可辛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部电影,不仅没有落入三角恋爱的俗套,反而将上海和北京描绘地别样有味。

  黑格尔曾经说过:“艺术家创作靠的是生活的富裕,而不是普泛观念的富裕。艺术家应该看得多、听得多、而且记得多……只有经过过丰富的心理活动,才能用具体形象把生活中真正深刻的东西表现出来。”可以说,正是陈可辛年少时在香港和泰国之间的流离往返的体验,让我们通过如此之多的精彩影像看到了一个导演真实的过往。

  二、情怀承载时代——创作构思心理

  陈可辛心中的一直具有一种时代味道的情怀,因为有情怀有情谊,才能承载并驾驭时代。陈可辛曾坦言自己是个极为怀旧的人。年少时在泰国受亲戚的影响,总是喜爱比自己大十年八年的东西。七十年代尾八十年代初流行迪斯科,他丝毫不感兴趣,反而中意六七十年代的东西。陈可辛生长在一个温馨美满的家庭,和父亲如同挚友的平等关系,和慈母的亲近关系,都让他心中充满温情。

  陈可辛十八岁去美国读书,因没有背景未被电影专业录取,结果入读历史系。陈可辛在学习过程中听了很多历史故事,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讲了整整一个学期的法国大革命。对历史故事的了解和掌握无疑增加了他用影像叙事的艺术功底。这些都为他日后的影视创作的构思阶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影视构思从表面上看主要是与创作动机和体验生活相联系,但每一种构思又无不以构思者的创作心理定势和构思前的所有心理沉淀为基石,体现着构思者的个体性特征。④陈可辛在进行电影创作的构思过程和他的生活积累、文化背景有着相当密切的关联。香港电影在掀起新浪潮大约十年后,陈可辛方崭露头角,作为后浪中的中流砥柱,陈可辛更具有主流代表性,他本人作为“出身成分”多元化的代表——生于香港、长于泰国、留学美国、回归香港、追梦好莱坞,再进军大陆。大概他最大的特色就是,执迷于香港却又不偏执于香港,其涉猎之广涵盖其他的城市、乡土、民族及文化。可以说,在他的电影中,每一个具有时代感的画面背后,都隐含着导演丰富的心理活动和情怀元素。

  《金枝玉叶》对香港流行乐坛及音乐工业的影射是很明显的。香港娱乐圈的五光十色映照着那个时代的浮躁和悸动。这不是部现代爱情小品,而是一个童话似的、传统的爱情故事。不太现实的圆满结局展现的是一个在现今社会几近绝种的完美爱情。“家明”与“玫瑰”的名字,是来自占据了香港几代人集体记忆的亦舒小说,由此可见陈可辛对香港回忆的留恋与爱护。

  陈可辛在一次采访中曾经坦言对2013的新作《中国合伙人》期望很高,甚至希望它能成为像《甜蜜蜜》那样的经典之作。⑤这部以新东方创业故事为原型的电影,被视为中国第一部商业财经题材的故事。面对各种铺天盖地的褒奖之词,陈可辛直言自己并不懂得商界的细节与深度。他认为香港导演来拍内地30年的变化并不是问题,哪里都有改革开放,哪里都有人年轻过、怀旧过,关键是要为这些情怀找到一个载体,用一个好的故事作为载体,承载着导演喜欢并擅长的东西。创业故事作为这个载体,它的商业外衣之下包裹的是失落的童真,是当下中国人的怀旧情怀。而陈可辛正是恰如其分地利用了观众这种情怀的需求,并顺手拈来能够表现时代烙印的细节,来完善每个细节的构思。

  很多人都希望陈可辛能再回去拍《甜蜜蜜》这样的影片,可是陈可辛非常清楚这种影片他已经拍不来了。人生在变化,心灵在体验,陈可辛在不同的年岁里去感受不同的东西,可能也正因为如此,他更愿意把监制作为自己的职业,把导演作为自己的兴趣。不管是歌声还是电影,《甜蜜蜜》已然成为具有文化亲和力的符号,而他的其它作品也在逐渐承担着这种文化符号的重量。期待在陈可辛今后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找到更多北大核心期刊内心的认同与温暖。

  注释:

  ①李焯桃.陈可辛 自己的路.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83页.

  ②李焯桃.陈可辛 自己的路.三联书店,2012年版,第27~30页。

  ③陈进波,惠尚学.文艺心理学通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11页.

  ④秦俊香.影视艺术心理学.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9年版,第95页.

  ⑤熊元,黄晨霞.陈可辛:我眼里的中国合伙人.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5月20日.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