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城市“蚁族”的社会认同调查与思考

时间:2014-08-25 10:31 来源:发表吧 作者:伞文枰 点击:

  【摘 要】“蚁族”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笔者以苏州市为例,通过问卷调查方法与深入访谈方法,从群体认同、文化认同、地域认同、职业认同、地位认同五个维度,调查城市“蚁族”社会认同状况并探究“蚁族”社会认同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建议与对策,试图促进“蚁族”这个隐形庞大的群体融入城市,以促进社会均衡发展。

  【关键词】蚁族;社会认同;苏州

  2013年,中国社科院发布的青年蓝皮书《中国青年发展报告(2013)》指出,当前一个具有新知识、新视野、国际性的青年群体——“城市新移民”已经成长起来,他们为年满16周岁且1980年以后出生、在城市工作生活但未取得城市户籍的中国大陆居民。“蚁族”便是其中三大典型群体之一。

  “蚁族”一词由学者廉思2009年最先提出,特指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具有三个显著特点:大学毕业,年龄主要集中在22-29岁之间,以毕业5年内的大学生为主;平均月收入在2000-3000元左右,大多数从事简单的技术类和服务类工作,以保险推销、电子器材销售、广告营销、餐饮服务、教育培训等行业为主;呈现出聚居的生活状态,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现实居住空间中逐渐趋于分散,在虚拟空间中呈现出集聚的态势。

  近年来,苏州经济快速发展,作为一个有着良好发展前景且适宜居住的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地人流入。“蚁族”大量涌入新城市,不可避免的遭遇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问题,其利益得不到足够的表达,自身的认同也更易产生焦虑感和危机感,“蚁族”面临重新找回“自我”的社会位置问题。促进“蚁族”提高社会认同、有序地融入城市,既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必由之路。

  一、社会认同的界定

  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群体的成员身份和群体类别是一个人自我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理论是20 世纪70 年代英国社会心理学家Tajfel首先提出,为解释群体行为开辟了新的路径。他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体自我概念的一部分”,这种自我概念来自于他/她对某类社会群体(或多个社会群体)的成员资格的知识,以及基于这个成员资格的价值和情感意义(Tajfel,1978:63)。

  近十年来,中国各界学者均对社会认同提出理论性与操作性定义。李友梅教授从以阶级认同为轴心的社会认同体系的角度出发,将社会认同定义为“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的信仰、价值和行动取向的集中体现,本质上是一种集体观念。与利益联系相比,注重归属感的社会认同更加具有稳定性”。郑杭生教授从社会学中的社会互构论视角界定社会认同,即个人和群体对其身份和社会角色的自我认定和他者认可。方文教授凸显群体资格在社会认同中的核心地位:社会认同是“行动者对其群体资格或范畴资格(membership)积极的认知评价、情感体验和价值承诺”。此外,在社会学的实证研究中,一些学者根据研究需要对社会认同作出了操作性界定。比如,王春光是最早对农民工的身份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学者,按照他的定义,社会认同是对自我特性的一致性认可,对周围社会的信任和归属,对有关权威和权力的遵从等等。

  对社会身份认同的追问,目的在于获得对身份“满意的、完整一致的意义解释,以便接受和平衡转变所带来的心理风险,使自我和变化着的环境的有效联系得以重建,以免于主体存在感的失落”(钱超英,2000b)。 事实上,任何一个主体都会有多种社会身份来源。亨廷顿将人们的社会身份/特性分成了6 类:(1)归属性的,例如年龄、性别、祖先、血缘家族等;(2)文化性的,如民族、部落、从生活方式界定的民族属性和文明等;(3)疆域性的,如所在街区、村庄、城镇、省份、国别等;(4)政治性的,如集团、派别、领导地位、利益集团、意识形态和国家;(5)经济性的,如职务、职业、工作单位、雇主、产业、经济部门、工会和阶级;(6)社会性的,如友人、俱乐部、同事、同仁、休闲团体及社会地位等(亨廷顿,2005:25)。

  本文按照亨廷顿的分类方式,认为社会认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概念或单一的维度,“蚁族”可能面临的主要社会认同问题表现为文化认同、群体认同、地域认同、地位认同和职业认同。

  二、“蚁族”社会认同的现状

  (一)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即“我该采用哪一种文化模式的”的回答,文化认同体现在语言学习、穿戴的服装 、吃的食物、采纳节日、交往的人群等方面。调查显示,“蚁族”对迁入地的文化认同呈现出滞后性。大部分“蚁族”没有学习过苏州方言,在生活与工作中均使用普通话。他们很少邀请本地人到自己家里做客,即使对本地风俗较为熟悉,也很少会过本地人的节日。例如,受访者E表示,“旁边住了什么人我都不太清楚的,平时也不串门。一般都是自己待着。”“刚来的时候特别不适应,吃东西口味都不一样。只能自己买点菜去做……过的节日都差不多,也有不一样的风俗,像是端午节我们那边都会系五彩绳。”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