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合同诈骗罪证据的审查与运用

时间:2013-09-15 15:36 来源:发表吧 作者:戴兵 点击:
  一、合同诈骗案证据的特点
 
  (1)犯罪证据以书证、言词证据为主。
 
  (2)犯罪证据具有空间扩张性。合同诈骗犯罪的行为地和结果地有无限扩张的特性,导致证据的地域范围广泛、分散,证据分布点众多。
 
  (3)犯罪证据发现难度大。合同诈骗犯罪属于智能型犯罪,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前后都会精心设置发现证据的障碍;潜伏时间长,许多重要证据会因时间、空间等因素变化遭到破坏。这些无疑都将增加发现证据的难度。
 
  (4)犯罪证据与民事证据彼此包容交织。涉众型的合同诈骗犯罪行为往往与民事行为交织在一起,在缺乏一定的民事法律素养特别是良好的商贸专业常识的情况下,难以厘清得到刑事诉讼所需的证据。
 
  (5)犯罪证据进入信息化时代。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对电子化物质载体的依赖、信息量大、具有动态连续性、易破坏性等电子证据的特点也逐渐成为合同诈骗罪证据的新特点。
 
  二、合同诈骗罪证据的审查与运用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
 
  (1)言词证据多,但其真实性有待评断。涉案人、知情人一般较多,一旦案发,侦查机关容易收集到较多的言词证据。由于个体知识水平,感知能力以及私心顾虑等因素的影响,这些言词证据常常出现与客观事实存在一定差异的情况,给审查和运用证据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2)证据分散,收集审查不全面。由于通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合同诈骗罪呈现出涉案地点越来越广泛,案件证据越来越分散的趋势,容易导致证据收集不全面,难以形成完整的证据锁链的问题。
 
  (3)犯罪主观方面证据固定难。在实践中,大多数合同诈骗案的犯罪嫌疑人会声称其没有非法占有的目的,以经济纠纷来为自己开脱罪责。而仅从书证等间接证据又难以认定行为人是否有履行合同的诚意,导致了对合同诈骗罪行为人主观方面的证据不容易收集和认定。
 
  (4)忽略对无罪证据的审查。在司法实践中,合同诈骗犯罪与合同欺诈非常相似,难以区分。而有的公诉人长期养成了“重打击、轻保护”的意识,对这类界限模糊的案件习惯作有罪推定,只注重对有罪证据的收集审查,而常常忽略无罪证据和犯罪嫌疑人辩解。
 
  (5)专业知识缺乏,无法厘清犯罪证据。当合同诈骗犯罪行为与民事行为交织在一起时,由于对民商事知识的缺乏,办案人员有时不能从纷繁复杂的文书、票据中清理审查出刑事诉讼所需的证据,更无法运用证据证明犯罪事实。
 
  三、合同诈骗罪证据的审查与运用的方法体会
 
  (一)注重犯罪证据客观性的审查判断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