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的光影:抗美援朝文学中的女性形象解析

时间:2013-10-07 10:17 来源:发表吧 作者:雷岩岭 点击:

  摘要:提起20世纪50年代的抗美援朝文学,人们往往难以避开魏巍和路翎的创作,前者为那个时代构建了一个标志性的称谓——“最可爱的人”;后者在政治允许的范围内小心翼翼地传达了自己的战争观,并实现了对人性的深入开掘。本文试图从两位作家的女性形象塑造出发,解读他们在当时特殊环境下是怎样进行对战争、对人性的独特思考的。

  关键词:抗美援朝战争女性形象解析

  说到战争,我们常常会想到一句老话:战争,让女人走开!此话的本意是告诉人们:战争本应是属于男性之间的拼杀与抗衡,女性因其传统的角色定位,因其柔弱、纤细的本性,似乎与战争是不搭界的。但是,在赴朝作家魏巍、路翎为我们展现的战火纷飞的抗美援朝战场上,我们不难找到女性的身影,以及她们带给这场战争的一抹人性的、温婉阴柔的光影。尽管两位作家在女性人物塑造上显现出不尽相同的立场,但由此可以使我们管窥到20世纪50年代的战争观与女性观。

  一、魏巍《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中的女性群像

  正如魏巍的《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开场语所言:“青春是美丽的。但一个人的青春可以平庸无奇;也可以放射出英雄的火光。可以因虚度而懊悔;也可以用结结实实的步子,走到辉煌壮丽的成年。”{1}

  在50年代初,魏巍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通讯特写无疑是出色的,具有非同一般的关注度。他的“出色”之处在于他对于“最可爱的人”这一短语的创造性的构建与表达。“最”通常是一个表示高级形态的副词,“可爱”则是一个表达内心由衷喜爱的形容词,而且常用来指涉孩子、女性等秀美的人或事物,魏巍将这两个词合成为一个短语,用来表达对孔武有力的援朝战士的喜爱之情,的确具有别具一格的“陌生化”效果。

  在魏巍关于抗美援朝战争的散文创作中,《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这篇文章中的女性形象塑造是最为集中和多量的,借此,我们可以了解魏巍的战争观和女性观。

  这里,我还想说一说那些女青年们的情形。从跨过鸭绿江的那一天起,她们就背起了多少东西呵!……有一夜,行军九十里,男同志还有人掉队,但是她们咬着牙,带着满脚泡,连距离都没有拉下。过冰河,她们也像男同志一样,卷起裤脚哗哗地趟过去……{2}

  这些女孩子,在野战医院做护理工作的时候,她们不但为受伤的战士打水、打饭、洗血衣、捉虱子,而且还要倒大小便、背运重伤员。对此,作者魏巍的感慨是:

  半年或者一年之前,她们还是没有经过锻炼的学生,在父母面前,还是平平常常的孩子。而现在竟然在离前线几路的地方,这样坦然、愉快,在全世界斗争最激烈最尖锐的战场上做了这许多工作。这是多么叫人羡慕的一件事情!{3}

  尽管在魏巍抗美援朝题材的散文作品中,对女性形象的描述抹去了不少女性痕迹,也似乎恰如作品中的人物所言:“这些天,我已经忘记了我是个女的了。”但是女性性别存在的本质性特征也同样从作者的笔墨间流泻出来:她们的辫子与笑声,她们对待伤员的亲切与友善,她们对待工作的认真与坚持,以及她们驻留在朝鲜战场上的清脆歌声和优美舞蹈等等,都显现了女性在战争中的独特存在与价值。

  二、路翎《初雪》中的妻子与朝鲜族姑娘

  建国初期,政治化文学思潮风行,“为工农兵服务”的政治文学压抑了其他文学表述,也遏制了一切正常情感的表达,到处流溢着歌功颂德、展望未来等高亢的腔调,而在描写抗美援朝战争的文学作品中,政治狂欢的文学形式更是“喷薄而出”,我们看到了太多“高大伟岸”的形象,以至于军人就如一个符号的存在,他们没有感情,缺乏背景,只按一个设定好的目标不惜一切勇往直前——战争就这样被简单化、概念化了。然而再严厉的压制也无法使所有人屈就,总有一些热情、正直、无畏的文学家,在创作过程中去表现真切的人情人性,去挖掘更丰富、更深层次的人性意义。而陆翎,正是这些无畏者中的一个。

  1952年11月,作家路翎又随同剧团到沈阳访问准备出国的志愿军战士,并于年底创作了剧本《祖国在前进》。1952年12月,刚过“而立之年”的路翎意气风发地跨过鸭绿江,来到战火纷飞的朝鲜战场接受生与死的考验,讴歌“谁是最可爱的人”。直到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才回国,他与志愿军并肩战斗长达七个月之久。需要说明的是,那时中国作家赴朝,多半是组织安排的,其中确有某些作家迫于“不去也得去”的无奈,而路翎则是主动请缨,满腔热忱。他在1981年3月23日的《〈初雪〉后记》中写道:

  我在1952年底去朝鲜,1953年7月朝鲜停战后回国。在朝鲜半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访问过志愿军几个部队,到过开城、平壤等地,接触到志愿军的一些指导员,听到了在几次战役中中朝人民军队英勇作战的事迹和战斗情谊。也到过许多朝鲜人民家里做客,和他(她)们同桌共餐,欣赏他(她)们的歌唱和舞蹈,听他(她)们倾诉这几年间经历的患难。我也在前沿阵地和战士们一起在壕沟里躲避美帝国主义B26轰炸机。朝中两国人民和军队的国际主义精神,志愿军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朝鲜人民和军队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都使我感动,并在激动之余写了些东西。

  的确,路翎的志愿军题材小说给当时的文艺界带来极大的震动,因为当年到过朝鲜的作家中不仅有丁玲、田汉、黄药眠、吴组湘、叶丁易、田间、葛洛、黄谷柳、宋之的、菡子、丁聪这些知名作家,还有巴金、老舍这样的文学大师。1951年4月16日,“朝鲜文艺界的旗手”——老作家韩雪野在风景秀丽的大同江边会见以廖承志为团长的中国文艺界慰问团时说:“现在朝鲜作家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把血肉相连的中朝人民的感情表现在作品里,把朝鲜人民的真诚的心情传达给中国人民。”同时他希望中国同志们也这样做。{4}

  路翎的小说《初雪》正是通过一个志愿军司机刘强和他的助手王德贵奉命运送一批朝鲜族妇孺到后方去的故事,体现了中朝人民共抗强敌的伟大情谊。也正因为路翎的这篇小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一种自发的淳朴的感情,他的作品才具有真正动人的魅力。

  《初雪》一经面世,就受到读者的热烈欢迎。著名文学评论家巴人说:“作者着力之处,在于司机刘强和助手王德贵的精神世界的描写;在于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车上的朝鲜妇女、孩子之间结成了一条不可割断的生命线索的描写……只有这一精神,才是鲜血与生命结成的长城,才是一种克敌制胜、不可征服的力量。”{5}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