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早研究生导师的启示

时间:2013-11-02 16:02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胡守强 点击:
  [摘要]"谁是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这一问题值得追问。从孔子的教育实践看,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所必备的条件是具有渊博的学问、热爱学生的情怀、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
  [关键词]中国研究生导师孔子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3)19-0047-02
  谁是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这是个有趣的问题。有专家认为"孔子所教育的学生是'研究生';而这位'至圣先师'在这个'讲学团体'中充当着'研究生指导教师'的角色"。"孔子及其教育对象的许多特征,都基本上符合或类似现代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特点,而它与普通教育则是很不相同的"。[1]的确,孔子教授的学生有老有少,年龄差距很大,来源多样;学习方式有"在职的",有"全日制的";学生学习年限也有长有短;孔子教学没有固定教材,教学方式基本上是问答式的或是和学生一起探讨的研究式的;孔子还带着学生周游列国,深入社会"考查调研"或参与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建设,开展"社会服务"。这些倒也和今天的研究生教育有些类似。
  假如说孔子是中国最早的研究生导师,这位"导师"显然是非常优秀的。一方面,他培养了大批学生(据载多达三千人),而且其中有名有姓的贤者达七十二人。在今天看来,应该算是高质量的"拔尖创新人才"。另一方面,学生对他的无比爱戴也是很好的证明。如孔子在蒲地被围,贵族出身的学生公良孺勃然怒曰:"我曾经跟从孔子在匡地受困,今又在此被围,我宁斗而死,也要保卫夫子!"(《史记·孔子世家》)正由于公良孺等学生舍命冲杀,蒲人要求讲和。孔子死后,学生们在孔子墓旁搭起草房,守丧三年,分别时都痛哭难舍。子贡不忍离开,独自又守了三年,可见学生对老师情感之深。
  那么,孔子为什么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研究生导师"呢?今天的研究生导师们又能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借鉴呢?孔子所具备的渊博的学问、热爱学生的情怀、精湛的教学艺术以及非凡的人格魅力,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孔子学问渊博,在生前就很有名,被当时的人称赞为"博学好礼"。一部《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思想的深邃内涵,为历代人所推崇。孔子还较为系统地整理了中国早期的文化典籍,是中国早期文化的集大成者。孔子深厚的学术造诣,首先源于他重视学习。他说"学则不固",意思是只有学习了,才不会保守,才会不断地开拓进取。二是来自于孔子的好学。孔子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十有五而志于学","学而不厌",有着"朝闻道,夕死可矣"的决心。孔子对自己好学的这一优点充满自信。他说:"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三是孔子善于学习。孔子主张学思结合,认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学无常师,"不耻下问",善于向他人学习,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四是孔子坚持终身学习。他要子路对别人介绍自己的老师"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论语·述而》),就是说孔子一直到老还发愤学习。五是孔子学风严谨。孔子曾向子路说道:"仲由啊,你知道什么是教育么?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这才是真知道。一个教育者是应该这样的啊。"[2]他编写《春秋》"千锤百炼,一字不苟,连擅长文学的弟子子游、子夏也不能参与什么意见,甚至不能动一字。他重视到如此地步,曾说:"后代人知道我孔丘的,将因为这部《春秋》;后代人责骂我孔丘的,也将因为这部《春秋》。"[3]孔子把学术成果当作自己的第二生命来珍视和对待。
  孔子热爱学生。陶行知先生曾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灵魂。孔子爱学生,首先是尊重学生。"孔子和人们谈话的时候,总是尊重别人意见的,就是对弟子也是如此。"[4]其次是孔子对学生很真诚。他说:"你们这些学生以为我有所隐瞒吗?我对你们没有任何隐瞒的。我没有一点不向你们公开,这就是我孔丘的为人。"(《论语·述而》)三是孔子为了学生能认真地付出。他说:"爱学生,能够不为他劳苦吗?忠于他们,能够不给他们教诲吗?"(《论语·宪问》)四是孔子关心学生的生活和健康。孔子有个很优秀的学生叫伯牛,恰恰得了一种在当时看来只有很坏的人、遭报应的人才会得的病(后有人考证为麻风病),一般人都避之不及。孔子还是去看望了他,非常难过地叹息说:"难得活了,这是命啊!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这样的人竟得这样的病!"(《论语·雍也》)颜回死,孔子连呼:"噫,老天要了我的命了,老天要了我的命了!"(《论语·先进》)真挚的情感跃然纸上。当然,孔子热爱学生并不是无原则地迁就学生。弟子有学习松懈的,他就加以批评。宰我白天睡懒觉,孔子就说:"烂木头上是不能刻上什么的,烂土墙是不能画上什么的,我对于宰予还有什么办法!"[5]即便是这样的批评,也像是一位老爷爷在骂自己的小孙子,一副因为爱而恨铁不成钢的样子。孔子对学生是发自内心地有真感情,和学生亦师亦友,情同父子。这也是孔子"以仁为本"思想的真实写照吧。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