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编制再讨论(2)
时间:2013-11-04 15:1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孟扬
点击:
次
2012年8月20日,《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逐步实行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对农村边远地区实行倾斜政策”。该文件是对山东、贵州等地实行的教师编制政策的肯定。尽管国务院提出的这一要求还没有被彻底落实,然而这种城乡统一的无歧视的教师编制政策的发展趋势已不可阻挡。
四、科学的定编逻辑
教师编制本应由学校根据需要向上级主管部门申报,上级主管部门依据一定原则审核并批准。教师编制的制定本应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工作过程。可是,由于我国教育资源一直稀缺,便从历史上遗留下来了不合理的按照“生师比”定编的模式。这种模式忽视了班级数、年级数与教师数量的关系,也忽视了对教师身体健康的保护,即没有把教师工作量(任课门类和周课时等)的限定列入思考的维度,因此这一定编模式是极不合理的。另外,这一模式在计算编制时不是以学校为单位,而是以县级政府为单位,这也是不合理、不科学的。
在党和国家鼓励对农村学校倾斜的背景下,在学校开设的国家课程门类和课时实行完全统一的规定下,在农村学校,特别是村小班额较小的情况下,如果按照“生师比”计算,农村教师的数量应该大于城市才正常。
另外,调研还发现,农村学校教师普遍存在老龄化问题。在学科结构方面,农村学校普遍缺少音、体、美、外语、计算机等学科的教师。所以,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应该重实效,要有针对性,不能简单化,要尊重各地学校对教师需求存在的差异。总而言之,定编不能简单按照“生师比”来计算。
五、善待代课教师
2006年3月27日下午,教育部宣布,预计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将把44.8万中小学代课人员全部清退。“清退”一词一出,立刻招致社会一片嘘声,代课教师更是感到心寒。
那么,为什么至今代课教师仍然存在,甚至在某些地区还有所增加呢?为什么代课教师难以退出历史舞台,仍然难以被“清退”呢?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厘清问题的标与本的关系。代课教师是标,不是本,标本兼治,治本为先,仅仅治标而不治本是解决不了问题的。2010年2月21日,教育部宣布“不规定代课教师清退时限”,这也是无奈之举。
代课教师存在的根本原因是教师编制不合理。为什么代课教师存在于农村学校,而城市学校没有呢?其实,代课教师的存在恰恰反映了农村学校教师的承受能力已经超过极限的事实!如果不聘用代课教师缓解一下繁重的课时负担,农村教师的身体就要累垮了。可以说,为了避免教师队伍出现更大的伤害,为了保障孩子们每天到学校都能有老师上课,农村学校才不得已聘用了代课教师。因此,我们不能不善待代课教师,不能不感谢他们对农村教育作出的贡献。有学者认为代课教师“缓解了农村贫困地区师资力量短缺的困难,支撑起了贫困、边远地区义务教育的半壁江山”[1]。这是对代课教师价值的肯定。
六、未来的出路
作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一步,扩充教师数量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以农村学校为单位核编
从学校教育教学需求出发,核定教师编制是基本的立场。某县教师编制数量符合国家规定的数量,但这并不能说明该县每所学校教师的实际需要数量得到了满足;某县教师队伍结构合理,也并不能说明县内每所学校教师队伍结构合理。况且,有的县还挪用教师编制另作他用,有的县从学校“借调”教师到政府上班。这些现象都说明,核定教师编制要以学校需求为出发点,给校长提出编制需求的权利,而政府应给予支持和保障。
2.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
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是国际惯例,特别是在发达国家,聘用兼职教师非常普遍。这是一种节约成本,而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办教育的好办法。我国台湾也有“支援教师”“讲座教师”等,学校专门聘请一些具有某项特长的社会人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或者指导。
教师聘用身份多样化,解决了学校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政府对此应多给予激励而不是限制。同时,政府要在应聘教师的资历和水平方面设立标准进行监督,而不是简单禁止聘用。
3.教师聘用主体多元化
近年来,教育部启动的“西部志愿者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鼓励大学生到农村学校服务一段时间。在他们服务期内,在他们被聘为公办教师之前,这些大学生也是代课教师群体的一部分。只不过他们是由国家财政专款拨付生活补助,而不是由农村学校支付工资。有的省也启动了“农村教师资助行动计划”,实质上是由省政府聘用代课教师。
教师聘用主体多元化的举措应该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因为这将大大缓解农村学校经费紧张的局面。在河北某县,代课教师的月工资是600元至1000元左右。如此低的工资待遇根本聘不到高水平的代课教师。另外,由于“校财局管”,学校又没有创收渠道,代课教师的工资只能从学校公用经费标准中以劳务的方式支出,校长每年提前做出预算。而按照财务规定,将学校公用经费用于支付人头工资是违规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