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文化差异下的声乐生态化思考(2)

时间:2013-12-10 16:27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李晨 点击:

  西方声乐艺术最早起源于中世纪格里高利圣咏,在华丽的圣咏中,通常一个歌词音节配一段长长的旋律,经过句或出现四五个短小的花腔技法。使装饰华丽的歌词音节与配置简单的歌词音节形成强烈的对比,并以感官美的音乐旋律诱发人们对善的认识。16世纪后半叶,为了冲破中世纪宗教复调音乐带来的禁锢,威尼斯出现了大量装饰性(富丽堂皇,服饰奢华)和强调感官上的声色感受的音乐,进而产生了威尼斯乐派。歌剧诞生后,以普契尼为主的佛罗伦萨乐派主张加强音乐与戏剧的结合,同时也不排斥使用快速花腔乐句(尤其是在乐句或乐曲的结尾)。这样就在单声部歌曲中引进了声乐炫技的因素。17世纪出现的拿波里乐派脱离歌词,脱离剧情,将纯粹追求娱乐和炫耀技巧发展到了相当的程度,甚至出现了“号码歌剧”。盛行于17世纪至19世纪初的阉人歌手更是将炫耀技巧、追求娱乐之风发展到了顶峰。19世纪最著名的歌剧作家威尔第也始终坚持古老的意大利歌剧传统,发展了华丽、激昂的“辉煌唱法”。
  “每个民族的审美意识都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积累起来的,而作为这种审美意识理论形态之表现的美学思想,也是和本民族的传统分不开的。”[2]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艺术体系和审美价值取向,直接影响着其传统声乐艺术审美表现形态的构成。将声乐艺术置身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中探讨他们的审美观,足见不同民族传统声乐艺术的基本特质,取决于各自文化的审美取向。
  二、中国少数民族在审美上的差异
  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是一个涵盖极广的艺术概念。但是,目前就这一概念的界定(理解)和教学,基本上大都建立于欧洲与汉民族音乐文化的理论基础之上,而且与之相关的价值判断仍然是相当偏颇的。仍然是以西方的审美观和发声特点来照搬于民族声乐当中,或者仅仅将西方声乐的发声方法和民族声乐发声方法简单融合,而不考虑中国地方民族文化审美差异。简单地制造成没有地域特点、地域语言、旋律差别和审美差异等大工业生产背景下的民族声乐。各民族由于生产方式,历史背景,语言差异以及风俗习惯的不同,从而形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音乐文化。没有对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真实、全面的认识与考究,“中国民族声乐”这一概念将是不全面和不完整的。[3]其实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组成部分,中国少数民族声乐艺术在“民族声乐艺术”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呢?长期以来,少数民族声乐教学,大多采用美声唱法和汉民族民歌的教学模式,对唱法技巧的重视,远远超过对民族风格特征的重视和尊重,甚至用某种模式整个取代少数民族声乐教学,使很多演唱者失去了风格纯正地演唱本民族歌曲的能力。这种概念混淆,唱法单一,千人一腔的现象,只能是艺术品格幼稚或艺术风格衰落的表现。
  所以,发掘少数民族地区的声乐的特点必须考虑审美因素。少数民族的音乐与汉族音乐也是既有联系又有本质性的差别。他们既是传播这些民族的历史文化教材又是信仰传播的工具。比如蒙族的《江格尔》、藏族的《格萨尔王传》,维吾尔族的《艾力甫与赛乃姆》等是传承知识讲述历史作用的,又如满族、锡伯族、赫哲族的“萨满调”,彝族的“毕摩调”,拉祜族和佤族的“摩巴调”等又是信仰传播的工具。因为少数民族声乐艺术的功能性和语言的差异,在审美方面也是各有千秋。
  比如湖南湘西的苗族,属于汉藏语系的苗谣语族。由于受语言的制约,如塞音、塞擦音、边音、喉塞音、舌尖齿龈音等,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声法。一般来说,湘西苗族人说话都较为低沉浑厚,以母音起首的音节常常带有喉塞音。因此,在演唱时口腔共鸣多于头腔共鸣,以咽喉为中心,上下真假声结合是苗歌演唱的特点。
  所以,表面上看来,人体发声器官的生理结构大体应该相似的。但因为各民族在语言语音上的差异形成嗓音和发音方式的不同,用嗓的力量和真假声的比例不同以及共鸣腔的运用上都存在差异。所以形成了各民族不同的审美习惯。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