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读周作人:“人”的文学观的构建(2)
时间:2013-12-16 11:52
来源:发表吧
作者:胡小曼
点击:
次
周作人对人的思考是建立在对道德思考的基础上的。他关注的一直是“平凡的人道”,正如他在《书房一角》原序中所说的:“我喜欢知道动物生活,两性关系,原始文明,道德变迁这些闲事”,正是这些“闲事”,周作人以此建立起自己的文学框架。在与西方文学对比中,他致力于对人道内涵的挖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批判与思考。“中国文学中,人的文学,本来极少,从儒教道教出来的文章,几乎都不合格”,?譽?訛周作人据此列出了十大类“非人的文学”,如色情狂的淫书类,迷信的鬼神书类等,他的批判力度如此之强,联想到他在《道义之事功化》一文中,提出的千百年来三位破除旧思想的大人物:王充(东汉)、李贽(明)、俞正燮(清)。周作人有没有意做第四人,我们不是很清楚,但他却表露过建立新道德的想法。在《雨天的书》序二中写道:“我平素最讨厌的是道学家(或照新式称为法利赛人),岂知这正因为自己是一个道德家的缘故。我想破坏他们的伪道德不道德的道德,其实却同时非意识地想建设起自己所信的新的道德来。”他在《自己的文章》提到的“看自己的文章,假如这里边有一点好处,我想只可以说在于未能平淡闲适处,即其文字多是道德的”。
周作人认识到在“人”身上沿袭下来的儒家两千年来礼教和旧道德的隐形枷锁,所以他提倡新的道德,而且他始终认识到道德的社会作用。五四时期,知识分子高呼“德先生”与“赛先生”,意欲从科学和民主两个方面改造社会。其实除了两位先生,当时还有一个口号,那就是“穆勒儿姑娘”,“穆姑娘”其实就是“道德”的别称,但是“穆姑娘”后来就很少有人提起了,所以新道德的重建这一工作也始终没有得到解决。周作人没有放弃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他认识到道德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之重。周作人的道德是建立在理性批判之上的,他试图自己给自己立法,这种道德观念不受历史和现实的压力,也不受内在的欲望驱使和外在条件的诱惑。这点与康德提出来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处,康德认为,真正自由的就是道德的,而真正的道德应该是自由意志,自己为自己立法,康德建立的道德律是绝对的、永恒的,但具体是应该怎样的我们还是没有答案。周作人也是在摸索着,寻找答案,寻找道德的出路。
周作人身体力行,他在《两个鬼》中大胆地剖析自己,真诚地使绅士鬼和流氓鬼同时“现形”。他试图榨除传统知识分子身上的奴性和虚伪的道德,去除“非人的文学”,建立起真正的“人的文学”。周作人涉及的领域很多,如在《与友人论性道德书》等文中,他试图建立健全的性道德观念。周作人也从西方的视觉反观中国,对儿童、妇女的关注是其一大特色,在结合欧洲文化与日本文化的思考中,周作人强烈地批判传统父权体系,针对妇女、儿童受到的不公正的待遇,他提出妇女解放、对儿童分阶段文学教育等思想。在周作人看来,人性真正的崇高之处,不是强者对弱者的压迫,弱者对强者的屈服,而是弱者与强者的和谐生存。周作人有他的文学使命感,他的文章始终伴随着道德思考的厚重。周作人不分国家不分种族,试图找出整个人类的道德律。周作人笔下“人的文学”包含两个内容,一是对“人”的正确认识,二是在文学中对人性真诚的表现。对于第二点的实现,又得依赖文学家成为真正的人,才能写出真正的人的文学。那么一个真正的文学家是什么样子的呢?
三、“人类的运命是同一的”
在《人的文学》最后部分,周作人阐明了他的文学观。“因为人类的运命是同一的,所以我要顾虑我的运命,便同时须顾虑人类共同的运命。所以我们只能说时代,不能分中外。”最终要达到什么目的呢?“眼里看见了世界的人类,养成人的道德,实现人的生活。”?譾?訛在周作人看来,文学的终极目的,不是为了政治机器服务(传统文学走不出的桎梏),文学最终是为生活服务的,是为健全的个体服务,也就是为整个人类服务。周作人认为,如果每个个体生命都健全了,那么整个人类也就和谐了。周作人用墨子的“己在所爱之中”来解释个人与人类并不冲突的理论。这就是为什么周作人如此强调“人”的重要性。他在《新文学的要求》中指出,这新时代的文学家是:“偶像破坏者”,但他还有他的新宗教——人道主义的理想是他的道德信仰,人类的意志便是他的神。
歌德曾提出过世界文学的构想,周作人从人性的相通之处,也发现了人类的共同秘密。关于东西方文明,周作人在《妇女问题与东方文明等》中提出青年必须打破东方文明的礼赞,提出东西方文明并不是物质与精神的区别,他否定了东方文明优于西方文明的看法。周作人试图在差异中找到相同点,提出“人类只是一个,文明也只是一个,其间大同小异,正如人的性情肢体一般”的观点。这种文学观正是宏大的世界文学观。周作人致力于寻找的正是整个人类和谐相通的道德律,他从外国文学中找到了人性本质的规律。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