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院校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剧目制作管理的模式构想(2)
(三)专业素质方面
制作人、舞台监督、营销人员所需要的专业素质有共同的要求,需要具备管理人员的基本资质:理性、规则和人际关系处理;职业技能要求却是不同的,如制作人需要有较强的市场判断力和融资能力;舞台监督是内部管理人员,对于设备和技术的熟悉和管理技能有很高的要求;营销人员则需要良好的市场开拓能力,要熟悉市场研究的工具和技术。在学院的实习中,由于学生所做的多为基础性工作,对于技能的要求远远超过所谓能力的体现,这又恰恰是管理系学生的"短板"所在,因此容易让人产生"管理系的学生到底是做什么的?专业性体现在哪里"这样的疑虑和困惑;而学生们则较多地有挫败感和失落心理。(四)组织与管理方面
目前最大问题是,管理系的教师如何介入指导学生参与实习。既然是学生实习,那么教师做什么?如何评价学生工作的优劣?如何评价老师的工作职责是否履行?是否到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如何协调统一?
四、学生参加教学实习剧目制作管理的模式构想
中央戏剧学院是目前中国最好的戏剧学院,以培养戏剧演出的精英人才为目标,因此对于学院实习剧目的演出制作模式进行研究,不仅是一个教学问题,更是一个有着深远意义的行业问题,同时对于各大高校组织公益性演出起到示范作用。
"窥一斑而知全身",设计和理顺管理系的演出实习体系,将推动学院实习一体化的完善和建设。在现行体制下,有些想法可能是缺乏可操作性的;但是假以时日,我们相信一定能建立起更好更健全的体系和制度。
(一)进一步完善学院教学实习一体化体系的设计
1.弱化院系概念,淡化"创作"与"制作"的差别,因事设人,优化资源配置,逐步与社会接轨
一台剧目的演出效果,是与所有剧组人员的共同努力分不开的,无论是创作的艺术家,还是制作的经理人。从学生时代起,培养学生的整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因此需要逐渐弱化直至打破院系概念,实行因事设人。剧组只有专业的区别,分工的不同。同时在体系中引入更多竞争和开放机制,与社会接轨。
2.完善剧目演出的实习流程,让学生们全过程参与演出的策划、制作和运营
当今中国的演出行业缺乏高端管理人才和营销人员,而这两种人才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演出的一首一尾,即演出的策划和运营,包括宣传推广、观众开发和票务营销等。学院的剧目演出虽然是实习性质的,也不是商业演出,但演出的完整链条是不应缺失的。工作的内容和难度的降低,可以通过模拟的形式或者"内部市场化"加以改变。另外,在剧院团市场化的大背景下,以培养制作人为己任的中央戏剧学院在设计实习体系时,应把培养和实践制作人能力作为其重要的部分。
3.建立"模拟制作人制度"
对现有体制进行部分调整,增加"学生制作人"剧目,让学生尝试掌控剧目的整体策划和运营。这部分可以剧目较少,每年1-2部,资金也不宜太多,可试行社会筹资机制。
4.谋求学院内与剧院团的实习"一体化"
高校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如果通过制度设计打通高校与社会的壁垒,使其成为社会组织和团队的前哨站和人才培养基地,就能真正实现这一目的。戏剧学院的实习实践是自己的优势所在,如何化优势为胜势,真正占领戏剧各行业高端人才市场,与一流剧院团"一体化"是个不错的选择。
(二)实习剧目制作管理部分的工作任务设计
根据学院的体制和发展,管理系学生在演出实习中可以担任三类角色:执行制作人、舞台监督和宣传营销。具体任务如下表:
这一表格主要列举了管理系学生在实习中应当完成的任务,每一项又可以根据实际职位的不同进行细化,并根据需要来安排侧重点。
(三)改善实习剧目制作管理工作的组织
1.建立系--实习指导教师组--剧组负责学生(执行制作人)三级管理体系,强化教师对实习的指导作用。管理系所承担的剧目演出制作部分内容广泛而琐碎,对于质的要求要远大于量的要求,因此加强教师对于质量的监管和把控是客观需求,也是加强剧组内沟通的要求。
2.细化专业培养方向,提高专业人员素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对具体方向进一步细化,如舞台监督方向和演出营销方向,并加强对基础技能和操作技巧的教授和训练。或者,在现有教学内容中因人而异地增加某项专业技能的教学和培训,以使其更加合理和符合实践要求。
3.开设专门单元,加强学生实习前的认识和培训。由于管理系一、二年级的学生不能参加实习,因此需要开展"岗前培训",由高年级的同学负责讲授学院实习的相关制度和实习工作内容,以老带新,实现过渡。
注释:
①《中央戏剧学院本科教学实习剧目、毕业剧目制作管理规定》
作者单位:中央戏剧学院戏剧管理系
(责任编辑:刘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