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政治课堂如何开展研究性学习
时间:2014-02-25 16:43
来源:发表吧
作者:任开文
点击:
次
【摘要】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能够培养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实现了由单一性、封闭性向综合性、开放性的转变;学习方式以被动接受性向自主探究性的转变;实现从外部灌输到自我教育的转变。激发研究热情和潜能的发挥,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和爱好,使课程内容与学生学习生活实际密切联系起来,达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目标。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堂;研究性学习;探究
教育作为一种文化传播的工具,其内容和形式是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变化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的,这决定了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也需要变革。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知识的生产、扩散及应用的速度加快,不再是静态的结论或体系,而是一个不断新陈代谢的流程。即使是"胎教"加上"终身教育",一个人掌握的知识和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因此,原有的课程理念和学习方式受到挑战,人们不再单纯追求知识的量,更关注知识的质,即应该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显得特别的突出。
(一)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就必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即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从社会生活中发现问题
学生在社会生活中也会对某些现象产生探究的欲望.从而发现问题。主要可从时政的热门话题中提出问题.这些问题不仅是学生感兴趣的,而且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时政热点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与学生距离比较近、可信度高、感染力强、影响深远。时政热点中的材料分析的观点叉往往涉及到中学政治课中的知识,这就为时政引进政治课创造了必要条件。由此可见,时政热点是学生自己要选择的内容.把时政热点引入思想政治课,更能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动力,更能激活学生的思维。
2.从日常生活中发现问题
可把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与他们的日常生活相联系起来,激发他们的研究欲望.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去寻找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研究,从中发现问题.形成研究课题。这样的研究课题。是变"要我研究"为"我要研究",变"任务"为"兴趣",从而提高研究的积极性和思维的活跃性。
3.从学科学习或阅读中发现问题。
学生在思想政治课的学习和阅读中,有许多现象只要善于与学科间知识内容加强联系,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分析.就可以从中发现问题。如"WT0与高中教育"问题,教师就可以从经济学、政治学、哲学等的知识,多角度去引导学生.对中国加入WT0的相关问题进行剖析,让学生提出问题,从而达到中学思想政治课发现问题阶段的选题策略要求。
(二)明确问题.确定研究目标。
教师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后,学生的研究积极性已被激发。但要正确、适当地选好题目,就必须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进行有效的整合和合理的引导,使学生明确问题。即从自己的困惑中努力找到问题的关键点,使问题逐渐清晰、明朗起来,从而使接下去的研究活动目标更明确。高中生由于其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在明确问题上有一定的难度。在思想政治学科的研究性教学中,教师应在学生明确问题时进行有效的引导,使其问题明确在一个可操作的范围.而不是"泛"而"空"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所要研究的问题的方向或目标得以明确.学生则按照既定的这一目标去进行有效的研究性学习。
同时,教师应帮助学生通过搜集相关资料,了解有关研究题目的知识水平,该题目中隐含的争议性的问题,使学生从多个角度认识、分析问题。在此基础上,学生可以建立研究小组,共同讨论和确定具体的研究方案,包括确定合适的研究方法、如何收集可能获得的信息、准备调查研究所要求的技能、可能采取的行动和可能得到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学生要反思所确定的研究问题是否合适.是否须要改变问题等。
(三)分析指导,确立选题。
学生明确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后,学生提出的问题并不是都可以形成研究课题.对于高中生来讲,他们受到研究能力和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教师必须对其问题进行分析指导。才能确立可操作性的课题。学生课题的选择,教师充当的是"把关人"的角色。在对学生课题的审核中,切忌选择那些大而空,或者是多而繁的题目。同时,也要注重课题的研究价值与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相符合。这样才能选出既具有可操作性,又具有现实价值性的课题。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