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国家时代的传统法从历史角度而言是氏族血族复仇时期,以复仇为实际法度。进入国家以来,先秦时期私力复仇也是普遍的。中国传统关于报仇的法律大体经历从放纵到制约的历史过程。先秦是复仇的自由时期,大抵到东汉末年国家已经不容许复仇,曹魏政权、南北朝诸位君主都明令禁止复仇,严苛时不仅复仇者要受极刑和诛灭亲族,而且邻伍相助以同罪论。唐律没有直接关于复仇问题的法律规定,但是复仇者要以谋故斗杀相论。宋律沿袭唐制,元律则一反常态允许复仇。明清律依唐宋法度禁止复仇。总体而言传统时期均禁止和限制私力救济复仇。
(三)中华传统法关于复仇问题认知之原因
1.先秦时期萌发。自然经济初步萌发,传统经济的构成以农业为主,其他行业相对迟缓。形成重农抑商思想。生产力相对落后,法制处于发端时期。关于复仇问题解决是以习惯和经典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氏族时期血亲同态复仇和春秋战国时期的义士复仇都是与当时的经济水平和经济结构相和谐的。
2.两汉时期发展。自然经济处于初步发展时期,传统经济的构成仍以农业为主,出现了相当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国家的税收进一步提高,经济稳定发展使得法律有了坚实的基础,法制逐步健全,礼制得以恢复。为礼法融合提供可能,这为复仇问题解决在法律和道德上的双重方案出现创造条件,也为人情、国法的和谐奠定基础。
3.隋唐宋元鼎盛。隋唐宋元是自然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鼎盛时期,传统经济的构成是以农业为主,城市手工业和商业得到充分发展,国家的税收充盈,法制健全。这样复仇问题的解决就更多依靠法律,法律本身也能兼顾如道德等其他方面。明代江南地区出现了资本主义的经济萌芽,一定程度上也为法律文明化创造了条件。
4.明末至清经济迟缓。明末至清自然经济发展迟缓,闭关锁国的政策使得经济不具有完全的开放性。经济的构成未呈现多样性繁荣发展。康乾盛世使国家的税收充盈,物质基础坚实。保守与稳定共存,使法制不曾间断又缺乏创新,在复仇问题解决上,主要承袭前代。
综上所述,法律在复仇问题的解决上有着清晰的轨迹,东西方法律在历史脉络上是相类似的,价值取向的差别于细微处展现。在明晰东西差异性之后,就要进行深层反思,以扬弃的精神来看待差异性,如邓正来先生所言“进行二重反思”,发掘东西方法律的共有之物。因为“人类社会自始便存在一种不容忽视,必须承认的基本的统一性”,对统一性的认识将有益于法学和法治的进步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张中秋.比较法视野中的法律文化.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
[2]张国华.中国法律思想史.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苏力.法治及其本土资源.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4]钱大群.中国法律史论考中国--复仇制度论考.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5]张中秋.中西法律文化比较.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黄文艺.比较法:原理与应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7]邱兴隆.配刑原则统一论.中国社会科学.1999(6).
[8]周天游.两汉复仇盛行的原因.历史研究.1991(l).
[9]王立.孔子与先秦儒家复仇观初探.孔子研究.1995(3).
[10]张建国.中国古代复仇观之我见.法学.1998(8).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