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孔子的仁学思想浅论

时间:2014-03-20 10:31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成栋 点击:

  [摘要]孔子的思想核心虽于学界一直有争论,但仁学思想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毋庸置疑的,本文试从“仁者爱人”、“忠恕之道”、“克己复礼”等三方面阐述孔子的仁学思想,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们当代社会的发展也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孔子;论语;仁;礼

  【中图分类号】B2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4)01-208-1

  关于孔子的思想核心问题,一直有争论。如冯友兰认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礼”、“天”、“仁”的统一;庞朴将孔子的思想核心概况为“礼”和“仁”的学说;杨荣国、高赞非等学者认为“仁”是孔子的思想最核心的问题。大多数思想家不会自己去构建其思想体系,我们看到的他们的思想体系,大多为后人的复原或重构,仁学思想作为孔子思想体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是毋庸置疑的。《论语》是体现孔子思想的重要著作,《论语》言“仁”者有五十八章,“仁”字共出现了109次。“仁”非孔子首创,但只有孔子才赋予“仁”以全新的文化内涵。了解孔子的仁学思想对我们当代社会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仁者爱人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这是孔子对于“仁”的最明确的答复。

  孔子所讲的“爱人”有两个意义。第一个意义源自孔子所处时代的政治社会变革,当时的当政者用各种办法招徕劳动力,为其垦荒扩地,在这个过程中劳动者的地位和生活条件会有所改善。孔子赞成这种现象,他主张统治者要“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并认为政治最好的效果是能使“近者悦,远者徕”。第二个来源是贵族氏族关系的“宗法”,即所谓“亲亲”。孔子拥护“亲亲”,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欤!”,这里说的“孝弟”是对自己父母、兄长的正确态度,也是“亲亲”所要求的。“孝弟”作为维持孔子所处社会制度、社会秩序的一种基本的道德力量,孔子将其视为“仁之本”。

  然而孔子的“爱人”并没有停留于此,而是要求“一个人不但爱他的宗族,并且要‘推己及人’,将这个‘爱’推广到他的宗族以外的人”。从孔子“爱人”的两个意义来看,孔子的“爱人”首先具有不可避免的阶级性。不管是他主张的“节用而爱人”、还是作为“仁”的基本内核的“孝弟”,孔子的意愿是要“施于有政”的,是要人不好犯上,不好作乱,达到“民德归厚”的礼治,那么所谓的“泛爱众而亲仁”便是很难达到了,充其量只能做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而已。

  但我们亦应看到,孔子是重视人的独立意志和人格的。例如他说“刚毅木讷近仁”,说明孔子称赞“直”的品质。孔子还说“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说明他是重视有情感欲望的具体的人的。另外,从孔子对管仲的评价中我们也可看到他的“爱人”思想。孔子说管仲不俭,不知礼,似乎是不“仁”的,但孔子却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论语·宪问》)可见孔子认为有益于大众的事情就是仁德。

  二、吾道一以贯之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吾道”就是孔子自己的整个思想体系,而贯穿这个体系的必然是他的核心。

  孔子自己尝从消极和积极两方面给“忠恕”下了定义:“恕”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论语·学而》)这里的“忠”应该就是这个意思。

  冯友兰在《论孔丘》中认为:“人”是与“己”相对的“别人”。在“仁”的这个意义下,“仁”要求人以人的资格,承认于“己”之外,还有与己相对的别人。“忠恕之道”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为“仁”之方。《说文解字》云:“仁,亲也;从人,二。”《中庸》云:“仁者,人也。”《论语》中也有许多关于人、己对称的话:“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修己安人”,要使人、己的关系处得好,必须实行“忠恕之道”,这是行“仁”的方法,也是“仁”的具体内容。正如孔子所希望的“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论语·公冶长》)那样,搞好了人际关系,使人们各得其所,也就是安定了社会秩序,也就是“仁人”的行为了。

  三、克己复礼为仁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