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与冲突、社会利益的分化与组合、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多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提升政府公信力现已成为社会转型期民众的普遍共识和一致期待。社会转型期,提升政府公信力要从政府职能的转变、依法行政等多方面进行。
关键词: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政治认同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3-0005-02
当代中国正处于急剧的社会转型期,新旧体制的摩擦与冲突、社会利益的分化与组合、价值观念的多元与多变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政府的公信力。在互联网时代,网络快速化和透明化的传播特点使得政府的一些负面信息迅速扩散,很多问题也被无限地放大,政府公信力陷入了日益弱化的困境。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创新行政管理方式,提高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政府公信力不仅关涉政府行政的权威性和执政的合法性,而且关涉社会的和谐稳定。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中心,提升其公信力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成功应对社会转型的重要保障。
一、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提升的意义
政府公信力现已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它是政府在施政过程中通过合理、有效地履行其职责和功能而取得公众信任的能力[1]。它涉及政府和社会公众两大主体,是公众与政府之间共同作用的产物。就政府而言,公信力是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履行公共职责、兑现政治承诺的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社会心理反映;就公众而言,公信力是公众基于信任而对政府所做出的肯定性的价值评价[2]。政治学者伊斯顿认为政治体系的合法性具有三个层次:共同体层次、典则层次和当局层次。同样地,我们也可把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划分为三个层次:公众对政府公务人员的信任;公众对政府机关的信任;公众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信任。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共同作用。
2011年2月,温家宝总理在与网友交流时曾指出,政府公信力是社会进步的影响因素和标志。具体而言,提升政府公信力其意义如下:
首先,能够增强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在政治学上,合法性是公共权力何以得到民众自觉认同的问题。政治合法性的程度如何,与公众对执政者的信任和认同程度密切相关,其信任和认同程度的强弱、高低直接关系到政府合法性基础的稳固程度。政府公信力的提升,不仅可减少政府行政权力的运行成本,提高政府行政效率,而且可提高公民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政府的行政合法性。
其次,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有效运转需要以一定的社会秩序为前提,政府作为社会秩序和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和倡导者,要积极地发挥其引导和规范作用。同时,信用是市场经济的灵魂和基石,政府如果缺乏公信力,不仅会破坏市场秩序,而且会破坏整个社会的信用体系。所以,政府公信力的提升,能够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创造稳定的外部环境,促进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最后,能够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政府公信力建设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政府作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示范者和组织者,只有具备较高水平的公信力,才能引导社会信任关系的建立,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夯实基础;才能使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得到民众的认可,使政府与民众的矛盾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才能使政府的各项政策得到真正的贯彻落实,从而最终促进社会的和谐和稳定。
二、社会转型期政府公信力弱化的现状及其原因
近年来,随着党和政府对政府公信力建设的强调,各级政府管理社会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的水平的不断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是目前我国的政府公信力水平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随着改革的深化和体制的进一步调整,各种利益矛盾和纠纷不断涌现,特别是一些较为负面的重大社会事件,如温州动车事故、红十字会郭美美事件、广东乌坎事件等,都在不断地拷问政府的公信力,政府权威也屡屡受到社会公众的质疑。在社会转型期,导致政府公信力不高的原因主要有:
其一,政府行为存在权力异化、官僚主义等现象。公共权力具有独占性和扩张性,“权力往往导致腐败,绝对的权力绝对地导致腐败”。政府在行使公共权力的过程中,如果只为了个人或者特定小团体的私利而违背和侵害公共利益,开展权力寻租活动,就会造成对公共权力滥用和腐败,侵害民众的根本利益和政府的合法性基础。中国有着深厚的“官本位”传统,这一思想使得官僚主义的作风长期盛行。“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衙门习气,是对现实中一些公务员的行政行为的真实写照,这直接损害了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大大降低了民众参与政治的热情和政府的公信力。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