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时期(1998-2010):安全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并重的时期
1998年大水之后,中国集中力量进行了防洪基础设施建设,使七大水系主要河流干流抵御洪水能力大为增强,水灾成灾率趋于下降;但是由于受干旱气候和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薄弱等因素的影响,旱灾成灾率有所上升。与此同时,中国受气候变化影响越来越大,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给防灾减灾工作带来很大压力。同时,农村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十分突出。2004年底,全国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为3.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4%。
进入新世纪之后,随着新一轮快速经济增长周期的到来,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对能源的强劲需求带动了水电大开发的高潮。1999年到2010年期间,中国水电年均增加装机容量1100万千瓦。2004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突破1亿千瓦,装机容量跃居世界第一。2010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2亿千瓦,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突破2亿千瓦的国家。与此同时,工业和城镇供水需求进一步增长,但是受制于水资源短缺的影响,从外延式的扩大供水总量转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加强管理提高用水效率,工业和生活用水总量实现低速增长。总体来看,缺水形势更加严峻,目前正常年份全国缺水量500多亿立方米,近三分之二城市不同程度存在缺水。综合来看,这一时期水利发展的经济性需求快速增长,成为水利发展需要应对的突出主题。
进入新世纪以来水污染事故频繁发生,对饮水安全和供水保障的影响日趋严重。水污染已经从局域污染发展成为流域性污染,从点源污染为主转向以面源污染为主。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增长,目前水功能区达标率仅为47.4%,对水环境治理面临着巨大需求。同时水生态持续恶化。水土流失形势严峻,全国共有水土流失面积35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37%,年平均土壤侵蚀量高达45亿吨,损失耕地约100万亩。全国地下水超采区面积达19万平方公里,华北地区因地下水超采而形成了约3万一5万平方公里的漏斗区。同时,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从小康走向富裕,对水生态安全、水景观建设、娱乐休闲等舒适性需求开始涌现,水生态修复开始成为一项重要的水利工作。
综上所述,处于从低收入向中等收入过渡的下中等收入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的经济性需求快速增长,安全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并重,同时舒适性需求开始涌现,是一个“以多目标开发为主的水利建设时期”。
第四时期(2011-2030):安全性需求、经济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均持续增长的时期
2011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发布,同年7月,中央水利工作会议召开,标志着水利被摆上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更加突出的地位。可以预见,未来十年将迎来新一轮水利建设的高潮,水利将作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优先领域,农田水利将作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任务。未来_段时期,用水需求仍将持续增长,但是由于节水型社会的全面建立和用水效率的持续提高,用水总量维持缓慢增长,2020年将控制在6700亿立方米,2030年将控制在7000亿立方米。水电开发的高速增长仍将继续,预计到2020年,中国水电装机容量达到3.8亿千瓦,水电开发利用率约为60%。2020年之后增长将明显趋缓。随着居民收入水平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对水生态安全、水景观建设、娱乐休闲等舒适性需求会迅速提高,水生态修复和治理将成为重要的新兴需求。
可以预见,处于从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过渡的经济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水利发展的安全性需求、经济性需求和舒适性需求均不断增长,呈现出非常复杂的态势,可以称之为“水利综合治理时期”。
第五时期(2031-2050):舒适性需求快速增长的时期
2030年之后,中国水利发展的安全性需求基本得到较好满足,特别是防洪减灾、农业灌溉和饮水安全将得到较高程度的保障。届时水环境已经显著改善,水生态不断恢复。在继续保障防洪安全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保障水生态环境的安全成为主要的安全性需求。水利发展的经济性需求,伴随着人口零增长以及经济增长速度的放缓,将趋于稳定。其中水电开发将趋向饱和而转向低增长;用水总量实现零增长。水利发展的舒适性需求将会快速增长成为主要的新增需求,对水生态修复、水景观建设、更高水质标准的饮水、水休闲娱乐、水旅游、水文化等都将有巨大的社会需求。
展望来看,随着收入水平进入高收入阶段,各种水利发展需求并存且维持在比较高的水平,安全性需求和经济性需求趋于稳定,舒适性需求持续增长,水生态环境保障将会成为主要的水利工作,因而可以称之为“水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时期”。
三、中国水利发展的供求差距分析
(一)安全性需求的供求差距变迁
(1)防灾减灾
1949年新中国成立伊始,中央人民政府就提出''防止水患、兴修水利"的水利建设方针,有计划、有步骤地恢复并发展防洪、灌溉、排水等水利事业,并从1950年代开始,对长江、黄河、淮河、海河等七大江河分别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经过计划经济时期的建设,中国防洪抗旱减灾能力有了较大提高。水旱灾害面积虽然不断扩大,但是水旱灾害成灾率逐步下降,因灾死亡人口逐步下降。防灾减灾安全性需求在得到初步满足的同时,供给与需求之间仍然有较大差距。
1978年之后,国家水利财政支出及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大幅度减少。计划经济时期,水利基本建设投资占GDP的0.8%左右;"六五"时期,水利基本建设投资仅占GDP的0.29%,“七五”时期更进一步下降为0.11%。水库与堤防建设速度显著放缓,供水能力增加和新建工程增加量明显减少。1978年之后的二十年,水利建设陷入低谷,水利防灾减灾方面的供给增长缓慢,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持续拉大。
1998年大水后,中央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发行国债大幅度增加了对水利的投入。1998年至2004年,中央水利基建投资达2411亿元,其中用于防洪建设的投资1607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基建总投资的67%。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建成各类水库8.72万座,水库总库容7064亿立方米,比1980年提高59%。到2010年底,基本完成全国大中型和重点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水库的病险率明显下降,大中型水库安全状况明显好转,七大水系干流已基本具备了防御建国以来最大洪水的能力。水灾成灾率趋于下降,因灾死亡人口大幅度下降。这说明,由于过去十年水利建设的加快,水利防灾减灾供给加速增长,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有所缩小。
尽管如此,由于防灾减灾的需求巨大,仍然要求进一步加快水利建设。2010年中国西南地区发生特大干旱、多数省区市遭受洪涝灾害、部分地区突发严重山洪泥石流,警示防灾减灾的能力依然不足。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成防洪抗旱减灾体系,重点城市和防洪保护区防洪能力明显增强,抗旱能力显著增强。因此,通过未来十年的发展,防灾减灾的供给进_步加快提升,与安全性需求之间的差距会趋向进_步缩小。再经过十年的努力,预计到2030年,中国的防灾减灾能力与安全性需求能够基本适应。2030年之后,主要是进_步提高保障水平,特别是加强水环境安全和水生态安全保障。
(2)农田水利
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重视以灌溉排水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农业灌溉面积从1949年初期的1600万公顷增长到1980年的4490万公顷,农业用水从1949年初期的1000亿立方米增长到1980年的3912亿立方米。这一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卓有成效,供求差距不断缩小。
1978年之后的十年,农田水利建设出现了停滞。农业灌溉面积增长缓慢,年均增长0.5%,是历史上增长最慢的时期。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转而拉大。进入1990年代,由于国家重新重视农业基础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灌溉面积稳步增长,从1990年的4740万公顷提高到2000年的5382万公顷。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又重新转向缩小。
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国家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农田水利建设得到了进一步加强。节水灌溉进_步发展,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从1978年的0.35提高到2010年的0.5。农田灌溉面积继续增长,2009年达到5926万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48.7%。而农业用水量继续下降,从2000年的3784亿立方米,下降到2010年的3707亿立方米。2004年以来粮食生产实现了创历史的"七连增"农田水利建设功不可没,也说明过去十年来农田水利建设的供求差距进一步缩小。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国际标准刊号:ISSN 0...
期刊简介: 《陕西医学杂志》Shaanxi Medical Journal(月刊)曾用刊名:陕西新医药,...
主管单位:长春出版社 主办单位:长春出版社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国际标准刊号:ISS...
主管单位:国家教育部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出版地:吉林省长春市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主办:国家科技部西南信息中心 出版地:重庆市 创刊年:1974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2...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湖南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南华大学; 出版地:湖南省 国际标准...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