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张爱玲作品孤独悲剧式风格
张爱玲不遗余力地用文字构建一个个独立的世界,它们的共通点是孤独。在张爱玲所构筑的文学世界里,父慈子孝是虚伪的,亲情是冷漠的,爱情是虚幻的,友情是自欺欺人的,这是荒凉的无爱世界。
值得玩味的是张爱玲文学作品里的孤独者并不以为其孤独,他们没有认识自己的觉悟,也很少审视自己孤独的生活状态,他们庸庸碌碌,以生活为中心,并且满足于此,因此感受不到孤独的切肤之痛。在张爱玲眼中,孤独是一种独立的生活状态,是一种特殊的生命境界,她坦然面对这种孤独的状态并且享受孤独时灵魂的绝对自由,她不认为人与人之间真正的沟通是必要的。
《倾城之恋》中,白流苏和范柳原各怀心思,一个想通过婚姻获得生活的保障,一个只想将其作为情人玩弄于掌中,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貌合神离,无法沟通,彼此间是封闭的、孤独的。两个人都用尽心思,想要攻破对方的厚厚的防御墙,结果是徒劳的。唯有香港被炮轰之际,他们才暂且将私利抛到一旁,刹那心灵相通了:“她突然爬到柳原身边,隔着他的棉被,拥抱着他。他从被窝里伸出手来握住她的手。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10年8年。”他们缔结了婚约,战争成全了他们,使他们的孤独暂时得到缓解。暂时的融合与沟通化解了彼此的壁垒,也化解了彼此的孤独。然而战争过后,他们又各自恢复了本性。范柳原又开始寻花问柳,与别的女子调情,“柳原现在从来不跟她闹着玩了。他把他的俏皮话省下来说给旁的女人听。那是值得庆幸的好现象,表示他完全把她当作自家人看待——名正言顺的妻,然而流苏还是有点怅惘”。流苏虽然“胜利”了,追求到了婚姻保障,物质的供应,貌似大团圆结局,然而更大的不圆满潜藏在表面的圆满下。战争期间的刹那间的谅解只是孤独、不安、恐惧中的一种本能的互相需要,此后他们彼此便不再需要沟通理解了,只像先前一样维系一切便可以了,同时并存的还有永远的孤独。
所以张爱玲文学作品里的人物并不奢望从他人那里获得理解,而是以一种消极的方式来摆脱孤独。这种消极的方式之一就是不让自己有无事可做的自由,不让自己有思想的时间,不去理会自己的孤独。《桂花蒸?阿小悲秋》中的女佣人在某个偶然的场合突然感到无端的孤独,也许是因为突如其来的自由,她被自由吓住了。她通常都是有事情可做的,她的时间都是由喧闹忙碌来填满的。现在却是一个人,她有时间去思考了,空虚与孤独便进驻她的心灵,让她感到莫名的慌乱与恐惧。于是她马上把孩子领回来,有孩子在身边,她就不再“自由”,不再有时间去胡思乱想,只要她的思绪找到了具体实在的寄托她就不再孤独。小说结束时,阿小的恐惧已经过去,完全恢复了平静。而在小说《封锁》中,电车上的乘客在封锁期间为了摆脱无处不在的空虚感,大家看报的看报,没有报纸的就看名片、章程,什么都没有的就看街上的告示。他们不肯让脑子动起来,因为他们认为“思考是件痛苦的事”。其它诸如《红鸾禧》中的棠倩,“活泼了许多年还没嫁出去”;《多少恨》中的家茵,《创世纪》中的潆珠,甚至是《小艾》中的席五太太,她们或在寻求现实家园,或想借现实家园摆脱孤独无依的困境,但最终都是美梦成空。张爱玲对此种境况的叙述说明了人生孤独状态难以改变,即使仅仅是在形式上的改变。这更加突显了人与人之间城堡的难以冲破。
三、结语
一代才女张爱玲,用文字演绎着孤独。早年的经历,家庭的悲剧,造就了沉默、内向、孤僻的张爱玲;香港战争给她的一生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与胡兰成的爱使她对爱情陷入绝望。这一切都影响着张爱玲的一生以及她的创作风格,从而奠定了她的创作基调——孤独。她的语言冷静、机智,她看透了人性、人情和人生,对一切有着清醒和深刻的认识。在她的文字世界里只有苍凉、颓败、懦弱,而绝无脉脉的温情和爱意。
参考文献:
〔1〕杜萍.读《倾城之恋》析张爱玲的孤独情结[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1,(3).
〔2〕来凤仪.张爱玲散文全编[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7.
〔3〕张爱玲.张爱玲精品集[M].浙江:世界文学出版社,2006.10.
〔4〕余斌.张爱玲传[M].海南:海南出版社,1995.
〔5〕姚海燕.苍凉、孤独与必然的人性悲剧之写照[J].株洲工学院学报,2001,15(4).
〔6〕子通,亦清.张爱玲评说六十年[M].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0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建筑设计管理》(月刊)创刊于1985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
期刊简介: 《海洋科学》Marine Sciences(月刊)1977年创刊,是学术性和技术性期刊,...
期刊介绍: 《中国青年研究》(月刊)1989年创刊,是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研究青年与青年...
期刊简介: 《计算机工程》(月刊)1975年创刊,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二研究...
主管单位:湖北省科技厅 主办单位: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001-73...
主管单位:湖北通信服务公司 主办单位:湖北省通信服务公司 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3-...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