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改良细导管引流治疗老年患者胸腔积液的临床研究

时间:2014-09-04 08:59 来源:www.fabiaoba.com 作者:黄正有等 点击:
  [摘要]目的 探讨改良细导管引流方法在老年胸腔积液治疗中的作用。 方法 本文研究对象为100例我院收治的各类胸腔积液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间断抽液组患者使用间断抽液方法进行治疗,细导管组使用经改良的细导管进行引流,论文格式比较两组患者引流量、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期间主观体验和生活质量之间的差异。 结果 细导管组患者引流量大于间断抽液组,积液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小于间断抽液组,住院期间主观体验得分及生活质量得分皆显著高于间断抽液组(P<0.05)。 结论 改良细导管引流可以在老年胸腔积液治疗中起到积极作用,其可更彻底、更快速的引流患者胸腔积液,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关键词]导管引流;胸腔积液;老年 
 
  [中图分类号] R5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4)15-17-03 
 
  胸腔积液是临床常见症状,多见于晚期恶性肿瘤、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等[1],大量的胸腔积液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胸腔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并且加剧患者原发病的发展[2-3]。引流及引流后使用药物是临床治疗胸腔积液的两个阶段,但无论如何,快速、有效的引流都是一切治疗手段发挥良好作用的基础,也是减少胸腔积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之一[4-5]。本研究选取100例我院收治的各类胸腔积液老年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改良细导管引流技术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100例各类老年胸腔积液患者,入院时间为2010年1月~2013年1月,所有患者均 
 
  经X线及胸腔B超检查确诊有大量胸腔积液。为保证研究对象同质性,要求患者病情较稳定,开始干预前3个月内无抢救史,患者有较好依从性,无抗拒治疗现象。随机将研究对象分为细导管组与间断抽液组,细导管组50名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60~75岁,平均(68.4±5.5)岁,在原发疾病方面,因结核所致胸腔积液29例,因恶性肿瘤所致18例,不明原因所致胸腔积液3例。在积液部位方面,有左侧积液21例,右侧积液17例,双侧皆有积液12例。间断抽液组50名患者中男31例,女19例,年龄60~74岁,平均(68.1±4.9)岁,在原发疾病方面,因结核所致胸腔积液27例,因恶性肿瘤所致19例,不明原因所致胸腔积液4例。在积液部位方面,有左侧积液20例,右侧积液16例,双侧皆有积液14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患者知情同意。 
 
  1.2 研究方法 
 
  针对各位患者病情,我们皆对其进行对症治疗,力争有效控制其原发疾病,在胸腔积液抽吸方法上,间断抽液组患者使用间断抽液方法,第一次时可略少,之后每次抽取800mL左右,每周抽3次左右。而细导管组使用经改良的细导管进行引流方法,其具体方法如下:取一次性输液器上端接头,去掉内芯并打磨掉凹陷部位,再用普通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去掉针头后剩余的部分做成细导管。将两者相连。患者一般取坐位或者半卧位,使用B超定位后,将之前制作的细导管置入穿刺针,以尽量深入但不露出为佳,之后使用止血钳夹住,垂直穿刺如胸腔后,打开止血钳,之后使用注射器抽吸以确定其是否进入胸腔,在确认后,将自制细导管再向内输入4cm左右,即可将穿刺针拿出,并将穿刺点包好,即可进行持续引流,引流期间注意观察。以无胸腔液流出为拔管标准。 
 
  1.3 研究指标及评价方法 
 
  1.3.1 治疗效果比较 包括抽液量、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 
 
  1.3.2 胸腔积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的比较 主要包括胸膜肥厚、胸膜粘连包裹、血气胸、感染等。 
 
  1.3.3 住院期间主观体验和生活质量的比较 此部分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结果越积极。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经Epidata(1.10)双向核查输入计算机,使用SPSS15.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细导管组与间断抽液组患者组间各指标比较使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率的比较使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结果显示,细导管组患者的平均抽液量显著大于间断抽液组(P<0.05),而其积液消失天数及住院天数则要显著小于间断抽液组(P<0.05)。见表1。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