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预后影响(2)
随着各组血糖水平的上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的发生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C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发生率最高,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2三组患者血清cTnI与NTBNP含量值对比
随着血糖水平的上升,血清cTnI、NT-proBNP等含量值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C组患者的血清cTnI、NTBNP等含量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 三组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率对比
C组住院期间共7例死亡,死亡率为21.88%,显著高于A组1.67%(1例)的死亡率、B组3.57%(1例)的死亡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种较严重的冠心病,常见于老年人、抽烟酗酒男性、患有肥胖或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人群中[4],尤其是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的下降,胰岛素分泌量减少,在发生急性症状时容易导致髓质激素分泌量增加,往往易出现糖类代谢功能紊乱,但并不是所有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糖水平都会升高,这可能与其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的差异、对应激反应不同等因素有关。国内研究[5]指出,入院高血糖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状况不佳的独立危险因素。既往研究[6]表明,入院时血糖水平为(6.10~8.0) mmol/L的无糖尿病史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比血糖水平正常患者的死亡风险更高,而当血糖水平超过7.80 mmol/L时,患者的发生心衰的风险是血糖正常患者的3.9倍。因此,本研究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以7.8 mmol/L、11.1 mmol/L为临界值进行分组,并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状况,旨在探讨应激性高血糖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状况的影响。
本研究中的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及既往心梗、吸烟史、高血压等比例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随着各组血糖水平的上升,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等发生率,均呈逐渐升高趋势,其中,C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心功能≥Ⅲ级等发生率最高,均显著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考虑应激反应与心肌损伤存在密切的相关性,应激性血糖水平的上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状况及并发症产生直接的影响,这可能由于随着血糖水平的逐渐升高,渗透压及代偿性左心室舒张末压亦随之逐渐增高,进一步加重了心脏负荷,进而导致心功能的恶化。应激性血糖水平升高可损伤患者的血管内皮功能,进而增强了血小板粘附、聚集等功能,细胞因子激活量增多,加重了微循环障碍[7],同时随着交感神经兴奋的增加、脂肪分解代谢的加速、游离脂肪酸水平明显上升,引起细胞膜电位处于不稳定状态,进而诱发了恶性心律失常等并发症[8]。本研究进一步分析发现,C组患者的血清cTnI、NTBNP等含量水平最高,均显著高于A组与B组。国外研究[9]发现,cTnI、NTBNP值可预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长期预后状况,cTnI、NTBNP均被认为是最具心脏特异性的心肌损伤标志物,本研究报道结果与其相符,提示可利用cTnI、NTBNP等有针对性地指导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治疗,并有利于消除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的风险[10-12]。另外,本研究中的C组住院期间死亡率为21.88%,与刘如泉等[12]报道结果相近,C组死亡率显著高于A组1.67%、B组3.57%,进一步证实了应激性高血糖可严重影响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状况[13,14]。
综上所述,应激性高血糖可提示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预后状况不良,当血糖水平>11.1mmol/L时,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的风险增加,应加强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 高松涛,陈淑燕,潘国忠,等.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高血糖的相关性研究[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2013, 12(4):283-286.
[2] 管健. 血生化指标对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并发心脏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J].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3,33(11):2503-2504.
[3] 孤竹国. 2011ACC/AHA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ACS)指南与ESC NSTACS指南的比较[J].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8):829-830.
[4] 孙健玲,黄卫民,李小鹰,等. 糖化血清白蛋白水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的表达[J].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8):49-50.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