氟伏沙明与氟西汀在门诊使用的比较(2)
时间:2015-08-05 08:46
来源:发表吧
作者:苑杰
点击:
次
两组治疗前、后HAMD 总分和因子分及CGI-1减分变化和比较见表2。2.3 副作用情况两组病人TESS 量表严重程度评分,最高为2分,没有因副作用脱落的病例。两组副作用出现例次比较,除焦虑、激越和失眠两项氟西汀组明显高于氟伏沙明组外,其余各种副作用比较,经卡方检验,均无显著性差异,详见表3。
3 讨论
自SSRI 类抗抑郁剂陆续在我国上市以来,它们良好的疗效,特别是较三环类明显少的副作用,使之成为精神科门诊一线的抗抑郁剂。在5 种常用的SSRI 类药物中,氟伏沙明的价格优势和氟西汀进入公费医疗报销目录的优势,使这两种SSRI 类抗抑郁剂很自然地成为门诊治疗的首选。
经8 周治疗对照观察,两组BPRS 总分、CGI-I减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极其显著性差异,氟伏沙明组与氟西汀组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说明氟伏沙明和氟西汀在总体疗效和安全性方面相当。但在适应症方面,氟伏沙明相对更为宽泛,氟伏沙明可以放心地用于儿童病例[1],本研究中有9 例年龄≤16 岁,最小的仅为6 岁。只要把握好适应症和剂量,疗效和安全性与成人差不多。
HAMD 因子治疗前、后减分分析:氟伏沙明组除Ⅳ.日夜变化-晚间加重因子外,其余6 个因子减分均出现极其显著性差异;氟西汀组Ⅲ.认知障碍因子、Ⅴ迟滞因子、Ⅶ绝望因子减分均出现极其显著性差异,其余4 个因子减分无显著性差异。组间比较氟伏沙明组Ⅰ焦虑/躯体化因子、Ⅵ睡眠障碍因子减分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氟西汀组Ⅴ迟滞因子减分高于氟伏沙明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组间的差异基本上表明了两药各自的靶症状治疗优势,也说明了不同副作用的影响。
两组出现几率最高的副作用是嗜睡和乏力,为8~11%,其它副作用发生率均低于5%,这些副作用一般是轻度,不影响继续治疗。嗜睡、乏力、口干、便秘、体重变化、性欲障碍、转相、儿童泌乳等副作用说明,SSRI 类抗抑郁剂仍有多受体作用。[2]
氟伏沙明最突出的副作用是消化道反应,一般为食欲减退,轻度的恶心,有两例比较严重,出现了呕吐,但都与自行在24 小时里陡然增加药量3倍以上有关,说明对门诊治疗的病人,必须仔细交代用药方法,加药必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头疼也是氟伏沙明比较突出的一种副作用,但随着疗效的出现,渐渐减轻或消失。氟伏沙明最严重的副反应是一例病人在服药4 周时,出现了心电图Q-T 期间延长,停药1 周后,复查心电图正常。在严格监测下再次使用氟伏沙明4 周,未再出现心电图Q-T 延长,但从安全角度着想,已换用非SSRI 类抑郁剂。
文献报告,氟西汀的治疗优势是改善精神动力不足的症状[3],但本研究中的病人报告,即使迟滞得到了改善,但原发的,或药源性的失眠、焦虑、激越是他们最不愿忍受的副作用,而且有半数出现了这种副作用的病人报告,失眠、焦虑、激越并不随着治疗的进行而减弱或消失,必须配伍用苯二氮桌类药物才能坚持完成8 周观察。这个现象提示我们,应该充分注意病人这类的主诉,防止药源性精神症状可能引发的不良后果,在门诊治疗中,除非有相当的把握,否则应及时换药。氟西汀出现的窦性心动过缓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以有相关报告[4],这个现象是否有病理意义,需要更多的临床病例长时间的观察。
参考文献
[1] Riddle M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 in children an adolescents.Brit-Ish Journal of Psychiatry 1998,35(Suppl):91-96.
[2] Ottevanger EA.SSRI treatment-emergent nausea.Neuropsy chopharma cology 1994,10(Suppl):104s.
[3] Study of inpatien at Washington I niversity Sshool of Medicine Baker M.CompPsych.1971,12:4.
[4] 邸晓兰.氟西汀致窦性心动过缓2 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0,2(2):399.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377525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