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客服系统

适应低碳交通发展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

时间:2016-09-14 14:08 来源:发表吧 作者:黄体允 点击:

  摘要: 淮安市作为苏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区域交通枢纽,公共交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文章以实地抽样调查数据为依据,分析了淮安市居民交通出行方式及对低碳交通的认知程度。在此基础上,根据淮安的城市发展定位和低碳交通发展背景,探讨了构建低碳、高效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路径和措施。
  关键词: 公共交通;低碳交通;淮安
  1 构建城市低碳公共交通体系的意义
  交通运输与工业、建筑业并列为三大能源消耗领域,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发展低碳交通,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能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落实转变经济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时代要求。江苏省淮安市在实施低碳交通建设和发展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明显成效。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作为民生工程的交通运输业要适应经济新常态下的服务需求。
  既有研究成果表明,在人均能源消耗、人均占有土地、人均排放量等方面公共交通相对于小汽车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公共交通的优先发展,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又可以降低人均交通出行排放量。
  2 淮安市公共交通现状分析
  淮安市地处江苏北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淮安是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辖区内公路、铁路、水路四通八达,是苏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区域性交通枢纽,京沪、宁淮、宁连等多条高速在境内交汇;新长铁路纵贯全境;京杭大运河等多条流域性航道通江达海。随着淮安民航机场的建成启用,辖区以高等级公路为主骨架,水、陆、空并举的综合交通网络日益完善。截止2015年末,淮安市区常住人口270.41万人,市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达到174.31万人。全市年末公路总里程达到1327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403公里,一级公路里程620公里,年度公路、水路客运量8531万人次、周转量47.15亿人公里,完成航空旅客吞吐量50.5万人次,完成航空货邮吞吐量3754吨。
  淮安市2015年有关统计资料表明,淮安市区万人拥有公交车辆达9.38标台,公交分担率达20.01%。有轨电车一期正式运营线路长度20.3公里,全市清洁能源车达3703辆,全市2431辆出租汽车都实现清洁能源动力。
  2.1 调查的基本数据与样本情况
  2015年6月,我们利用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契机,在淮安市交通运输局、淮汽集团、青浦区交通运输局等部门的支持下,对淮安市居民交通出行情况和低碳理念进行了抽样调查。
  对单位调查采用的是典型调查,以节能减排为主要内容,主要是实地走访淮汽集团、青浦区交通运输局、淮安汽车客运站、淮安火车站等。对居民调查以“交通出行方式、低碳理念和对公共交通的落单满意度”为主要内容,采用的是随机性抽样调查,以公共交通场所对市民的拦截访问、实地访谈,并结合问卷调查而实施,共调查1000余人次,回收问卷813份,有效问卷658份。从调查样本的性别上看,男性占49.6%,女性占50.4%;年龄在31-50岁之间的人数占样本年龄21-50岁的比例为81.4%,调查的针对性较强,可信度较高。因为这个年龄段的人,多数为上班族,每日出行需求较多,对交通出行的感受也较深。
  2.2 居民日常出行和交通工具选择情况
  居民日常出行中路途平均耗费的时间问题。有160人出行时间在0.5小时以内,占比24.31%,;有314人出行时间在0.5-1小时之间,占47.72%;出行时间在2小时以上的有70人,占10.65%。
  居民日常出行工具选择问题。淮安大部分居民日常出行是短途距离,他们大部分喜欢或者习惯使用出行方便的交通工具,比如步行、自行车、电动车。因为这三种交通工具,相对于其他的交通工具而言,这三种交通工具周转比较灵活,而且便宜、大众化。调查数据显示,46%的居民出行是使用电动车作为出行工具的,有21%的居民出行是使用步行或自行车作为出行工具,有25%的居民出行是使用公交或者出租车等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的,仅8%的居民出行是使用私家车作为代步工具的。
  居民长途出行(旅游、探亲、商务)主要的交通工具选择倾向是:在被调查的有效样本658人中,有258人选择乘坐长途大巴、96人选择乘坐火车、101人选择私家车。另有一项数据较为特殊,就是有203人选择出租车长途出行,这一数据比例较其他城市明显偏高,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