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强化问题意识,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应对当今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诘难
苏东剧变是上个世纪发生的重大事件,特别是苏联这位社会主义老大哥的突然"崩盘",一时使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热情直线下降,对社会主义的发展憧憬跌入了未曾有过的"冰谷"。社会主义已经不行了,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了的言论相拥而上,一些西方学者一再叫嚣着要"埋葬马克思主义",给苏东剧变后本来在人们心中留下的创伤又狠狠地来了一刀,在人们思想上留下了久久不能治愈的后遗症。一旦稍微有个风吹草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想就抓紧披上时代的"时髦外衣",适时的出场,生怕错过了打压马克思主义的大好时机。
一是马克思主义过时论。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可以说自从二战之后就开始了其发展的历程,一直"锲而不舍"地挑准时机进行宣传。总结不外乎有三种:马克思主义主题过时论、马克思主义内容过时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过时论。"主题过时论"者先是承认马克思主义曾经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剖析,向人们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弊端,但否认马克思主义在当代还具有鲜明的、现实的指导意义。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是诞生在19世纪中叶的理论,那时是工业革命时期,是维多利亚时代的资本主义的历史解读,当时间的车轮转到今日,资本主义与以往相比,已经有了很大的"改革",某些方面已经发生了"质的飞跃",和平与发展才是世界的主题,阶级斗争早已是"过去时"了,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和剖析在当今资本主义社会根本没有生存的空间,只能是放在历史博物馆里让现代人加以缅怀。在当今信息社会,再使用马克思主义,就如同将使用蒸汽机的火车在高铁上行驶,太落伍了。对于中国来说也是一样,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中国现时代状况已经产生了深深的"代沟",这种代沟是马克思主义的"主题"不具有时代意义造成的。在中国运用马克思主义,要将马克思主义革命主题变成建设主题,否则"要想在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范围内,为那些旨在适应新情况和解决新问题而提出的新范畴、新观点或新方案寻找论据,只是勉为其难,试图通过调整或更新马克思经典理论的个别篇章或个别部分,恐怕亦未能从根本上解决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13]"内容过时论"者认为伴随着科技革命,世界和社会主义都已经发生了之前马克思所没有预料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都已经告别了时代。这种观点虽然遭到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击,但还是拥有不少的"信徒"。他们认为辩证唯物主义是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关注的是客观的物,而不是主体的人,也就是关注的是机械唯物主义。当今人文关怀为主的高新科技社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根本就不搭边。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是以剩余价值论和劳动价值论为主,在今天应该变成共创价值论:资本、知识和劳动共同创造价值。他们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来进行分析,得出苏联是"兵营社会主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封建社会主义",由此推断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根本就是一个应该埋葬的过时社会主义理论。如同中国一句古代名诗:"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基本原理过时论"者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千古永存,一成不变的,改变了就不应该称为马克思主义了。他们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由若干概念和公式组成"真理",不能改变。他们忽视了马克思主义根本就不是教条,而是无产阶级行动的指南,即使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一直随着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完善和修改自身的理论的。认为马克思主义过时了有两种结果,一是把人类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宣判为不是马克思主义;二是为了确保马克思主义的"绝对真理性",逐渐缩小马克思主义真理的范围。这些关于马克思主义过时论的理论实质上是要从根本上取消马克思主义,用非马克思主义代替马克思主义。
二是马克思主义终结论。上个世纪末的苏东剧变导致冷战和两极对峙的结束,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谁好谁坏,成为理论界讨论的热点问题。福山抓住了这个出名的时机,在《历史的终结与最后之人》中抛出了"历史终结论",引起了很多人的"共鸣",备受青睐。福山认为,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是朝着自由民主制度和现代资本主义前进的进程,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发展,人们最终都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最终的选择,别无其他选择,这就是历史的终结。他"通过歪曲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抹杀其余黑格尔的历史观之间的本质区别,荒谬的将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历史观等同,称他们是同道人,是一样历史终结论者。并宣扬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是'以自由民主制度为方向的人类普遍史',自由民主制度是'人类意识形态发展的终点','人类最后一种统治形式',从此之后,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就将定格在此。"[14]他预言历史的终结会马上到来,在自由市场经济条件下,议会民主政体是主体,马克思主义和以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根本就没有一席之地。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得到了资本主义的大力支持和宣扬(这个理论符合西方资本主义的普适性要求)。自此,否定马克思主义思潮走向了新的高度。"马克思主义正在死亡"、"20世纪是马克思主义最后的日子"、"资本主义的新的黄金时代正在到来"等等一系列理论如雨后春笋突然冲击着人们的视野。在这种歪风的重压下,一些马克思主义者倒戈,从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变成反对马克思主义的中坚力量;还有一部分马克思主义者一直徘徊于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之间,始终在迷茫和困惑中寻找自己都不知道的精神寄托。不过,实践最终打破了历史终结者的美梦。资本主义并没有将东欧各国带出崩溃后的泥潭,东欧各国每况愈下,陷入更深的危机之中。资本主义国家自身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许多被忽视的矛盾显示了其应有的力量。特别是"9.11"事件后,历史终结论遭到了各方的质疑。福山在此背景下,提出了历史终结论的增补版本。在增补版本中,他强调资本主义全球化的进程在某些时间和领域会受到阻碍,但这并不能阻挡自由民主制在全球的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人类历史终结地位不会因为任何原因而阻挡实现的步伐,历史仍然会终结,自由民主制度仍然是最终的不二选择。可见,福山的历史终结论增补版其实是根据当今的社会形势延长了时间周期,实质上还是一如既往。
三是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詹姆逊通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指出这样一种现象:"每当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对象--资本主义--发生变化或经历出乎意料的变异时,马克思主义的范式(paradigm)就会产生危机。"[15]82_83也就是说资本主义每次危机后的重建和扩张,就会好了伤疤忘了痛,处处宣扬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各式各样、层出不穷的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观点就会大量出现。一种是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否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学说,称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理论"正在被误解和错解,已经逐渐被时代超越。特别是马克思主义的诸多预言并没有实现,他们认为这正是证明马克思主义已经不适应当今社会的最好证据。第二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出现的僵化和教条现象看成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问题。他们认为正是马克思主义的僵化和教条最终导致马克思主义的停滞不前,逐渐被历史抛弃。第三种是将马克思主义多元化趋势看成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危机的表现形式。在他们眼中,各国共产党都在走自己的道路,有"中国马克思主义"、"法国马克思主义"、"意大利马克思主义"等等,这意味着马克思主义已经被分裂了,马克思主义体系已经不存在了,马克思主义已经陷入危机中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者总是希望马克思主义能够立竿见影的给出问题的答案,将马克思主义在发展中遇到的挫折夸大成危机。还有马克思主义分裂论和多元论等错误思想,没有将马克思主义在各国的发展模式看成是马克思主义的内部差别性。他们没有看到,虽然各国的实际不同,但都没有改变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而且马克思主义同各国实际结合的越是紧密,马克思主义就越能发展和丰富,马克思主义的宝库中才能增添更多的"宝贝"。虽然马克思主义危机论者一次一次地使用马克思主义危机这个词语,希望他们的预言能够成功,但每一次现实都无情将他们的白日梦打破。
四是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当历史的车轮走到今天,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评价可以归纳为几个词:尴尬、贫困、无用。当今,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远远不如其他文化的发展速度,正在逐渐失去往日的地位和活力,在一定程度上已经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走向了一个新的低谷。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经济生活的关注渐渐超越了政治生活。市场经济带来的丰富物质生活也给人们的思想带来了解放,人的肉体需要和世俗欲望得到肯定的同时忽视了精神需求,功利主义和利己主义使一些人对金钱名利过于关注,导致拜金主义的信徒日益增多,甚至在某些人眼里,信仰、道德、爱情和良心都可以成为商品,明码标价。在这个追逐名利的时代,工具性和实用性的知识追求经逐渐占据主流地位。理工科、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备受人们的关注,而马克思主义并不能带来工作报告和建议等,可操作性不强,对于现实问题不能给予明确清晰的答案,并且过于"空洞"和抽象,与现实生活距离远。很多人认为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研究不划算的马克思主义,还不如将关注点落在实用学科上。如网上盛行的十大悲哀学科就能很好的说明当今人们的心态。同时,当前的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学术突出、思想淡出,概念化、形式化和玄学化的马克思主义倾向严重,马克思主义对现实的解释力、剖析力匮乏,不能深入到人们的现实生活中。人们在社会活动中很少提到马克思主义,认为那如同天上的星星,过于遥远。虽然马克思主义作为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写进了宪法,在字面上和形式上获得了合法的地位,但在人们的心中又是处在什么位置呢?可以说,马克思主义虽然插满了官方的阵地,但却没有发挥想象中的作用。一些人要么把马克思主义当成做事词句,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要么对马克思主义漠不关心,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么对马克思主义持有搪塞态度,用的时候翻翻看看,不用的时候甩在一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无用论并非光是西方资本主义学者污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已在心中无意识持有这种观点。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