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产学研合作风险因素分析(2)
时间:2013-11-12 14: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张晔
点击:
次
1.1.4资金提供不合理带来的风险。在合理的资金范围中,产方对合作资金进行追加,可以使学研方的科研资金更加充足,购置更多更好的设备等,使产学研得到和预期更相近的结果;而对合作资金的削减可能引起学研方研究资金不够,导致无法得到理想结果甚至合作破裂的后果。
1.1.5各方风险承担不合理带来的风险。企业作为投入研发资金的一方,在产学研合作过程中承担了绝大部分技术、市场及管理风险,而学研方相对承担的风险较小,因此有必要对产学研合作的风险责任加以规定,建立一套符合市场经济、有利于产学研联合技术创新发展、长期合作、风险共担的制度。同时,风险管理能在有风险的环境中把风险降到最低。因此,加强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也很重要。
1.2外生因素
1.2.1产学研发展状况带来的风险。1983年成立世界合作教育协会,标志着产学研合作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改革潮流。我国1991年4月才在上海成立全国产学研合作教育协会。而且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长期以来只有高职高专一直把产学研合作模式作为人才培养模式加以推广,近期才有少数高校在本科教学实践能正确认识并重视产学研的实践与研究,并合理的应用它。当前我国产学研发展现状是起步晚,发展不健全,高校不够重视(如产学研项目的管理制度不健全),许多项目无法得到预期结果,合作方式水平较低,高校和科研机构由于注资能力弱,依旧缺乏风险承受力。
1.2.2政府和社会的风险补偿不够。政府和社会并不能为企业分忧解难和进行实质性补偿,尤其是中小企业,仅能以少量资金贷款来弥补。由于中小型企业较多,而根据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的风险补偿金制度,本级政府每年只按注册资金的3-5%补贴即每年所得到的政府给予的风险补偿金仅有几百元到二十几万不等。所以由于资金不足而造成的项目无法达到预期结果的现象屡屡发生,这样也变相的增加了企业的损失,也是影响产学研项目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或社会有义务建立相应的补偿机制,以鼓励和保证企业有足够的勇气和胆量积极主动地开展技术创新活动,最终使企业感觉到不是孤立无援,而是有众多力量在同心协力、共渡难关[5]。
1.2.3消费者需求导向所带来的风险。第一,产品市场结构所带来的风险:产品的市场结构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特征,都关系到企业所开发的产品是否能取得利润、可以取得多少利润,跟产方与学研方所获得的利益具有直接关系。第二,产品的需求所带来的风险:应做好产品需求分析,加强改进产品,提升产品需求量,这直接影响着合作产品的销售,反过来又直接影响着合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第三,消费者消费倾向所带来的风险:产方应在销售中做到有节奏、有诚信、有礼貌、有成效的销售产品,才能提升消费者的购买力度,从而提升消费者的消费倾向,这样也更好的扩大了利益的获得。
1.2.4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的风险。我国现在还没有针对产学研的专门法律法规。《科学技术进步法》提出要制定针对产学研建立专门法律政策,但并未实施。所以如今的产学研纠纷只能依靠现有的少数相关法规,如《技术合作法》、《技术市场法》等,但其内容都没有直接描述关于产学研合作的利益分配问题,这也使双方的合同更难制定,双方的利益纠纷产生的几率加大。另外,应该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所制定的法规以及法律制度等方面措施来保障地区的快速稳定发展。这一方面对产学研合作产生比较直接的影响,也是产学研合作能否持续发展的基本环境保障。产学研合作创新的产品必须要得到市场的认可,被消费者所接受。
1.2.5中介机构不够健全带来的风险。产学研的中介机构在所有中介机构中只占了很少一部分,而且基本上都是其他中介机构兼职,几乎没有独立的产学研中介机构,而且其中可以达到信用创造、清算支付、资源配置、信息提供、风险管理等所有方面的功能的中介机构更是少之又少。现阶段大部分地区产学研中介机构不够健全,数量少,传达信息的中介能力不足,专业技术差(寻找到的学研方和目标企业不对口),没有专门的服务于产学研的中介机构,导致产学研想进行合作时无法及时找到合适的合作伙伴带来的产学研合作无法进行或无法得到预期结果的
风险。
1.3初步指标确定风险因素确定后,就要通过历史经验法来选取评估因素所对应的代表性指标,通过综合比较、分析,借鉴产学研相关案例及案例中评级体系所评估的指标及其因素的分析,同时考虑我国产学研发展现状,最后选取了22个指标,如表1所示。
2基于解释结构模型的产学研合作风险因素分析
2.1产学研合作风险的ISM模型由于产学研合作中存在各式各样的风险,要有效降低产学研的风险必须能清楚影响全局的因素。因此,在此处本文引入解释结构模型[6]来获得风险的重要性先后,得到要重点解决的目标。通过对产学研合作过程中风险的分析以及调研,按ISM技术基本步骤进行多次修正,得到定义比较合理的产学研合作风险及其影响因素的集合如表2所示。这样就得到了产学研合作风险因素指标的要素集合N=(1,2,3…,22)及其直接关联(影响)关系。
确定指标后,可以进入解释结构模型建立环节。在此环节中,用1~22代表表1的22个指标。各风险间的两两关系,按照解释结构模型方法和步骤,本文对矩阵中每个元素的取值遵循下列原则:①行因素i对列因素j有影响,而列因素j对行因素i没有影响,则取1;②行因素i对列因素j没有影响,无论列因素j对行因素i有没有影响,均取0;③行因素i与列因素j相互影响,则取l;④行因素i与列因素j无关系,则取0。对于所有指标n,讨论i与j的关系,从而建立N维邻接矩阵。邻接矩阵表达了不同风险的结构关系。
可达矩阵描述了有向连接图各节点间,经过一定长度的通路后可达到的程度,表示了不同风险之间所有存在的直接和间接的结构关系。所以本文采用布尔代数(0+0=0,0+1=1,1+0=1,1+1=1)计算方法可以从邻接矩阵A计算出可达矩阵B。计算方法:如果(A+I)n=(A+I)n+1,则可达矩阵M=(A+I)n,式中I为单位矩阵,n为幂。按照此计算方法(可使用Matlab计算)得到本例中的可达矩阵M=(A+I)5=(A+I)6。
进行即间划分得到第一层要素集合{S5,S17,S18,S22};第二层要素集合{S3,S8,S10,S11,S12,S13,S14,S15,S16,S19};第三层要素集合{S6,S7,S20,S21};第四层要素集合{S4,S9};最底一层要素集合{S1,S2}。由此,得到解释结构模型如图1所示。
2.2解释结构模型分析产学研合作项目风险因素很多,应根据其影响程度不同给予区别对待,找出根本因素。重点分析和控制风险的根源,消除或降低产学研合作中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根据上述计算本文得到基于ISM模型的产学研合作风险管理的思路为:
①结构模型的最底一层的4个风险因素(即各方承担风险程度、风险管理水平、技术吸收与转化能力以及人员对企业向心程度)是影响产学研合作的全局风险因素。这些风险因素的存在将大大影响产学研合作发展程度和行业技术成熟度,就直接影响了产学研合作的成果产出。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