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创新:文化产业融资新出路(2)
中小企业融资一直是个难题,信息的不对称性造成融资双方承担风险的差异较大。例如,大力倡导的知识产权融资就是一个典型。资金的需求方以知识产权作为质押,而知识产权的价值即能够创造的未来收益具有极大不确定性,这造成资金的供给方所承担的风险远高于以不动产抵押的贷款项目。而与融资相配套的诸如评估机构、担保机构、法律法规等要素仍不完善,这些都造成文化产业融资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大大降低。
二、文化产业融资的金融创新
2010年4月,中国人民银行会同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九部委联合发布《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2009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拉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外需大幅度降低,不少传统产业增速放缓,而文化产业却逆势上扬,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为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实现金融资本与文化产业的有效对接,进一步改进和提升对我国文化产业的金融服务,进行金融创新以为文化产业融资打开一条新的途径的任务迫在眉睫。
(一)间接融资的金融创新
对大多数文化企业而言,间接融资是融资方式的首选。由上文分析可知,以银行为代表的间接融资渠道对中小文化企业来说仍不通畅,担保物等融资风险是银行不愿对中小文化企业放贷的主要原因。那么金融创新就应该以此为突破口,从扩大担保物范围及其可操作性和分散未来风险的角度出发创新出一套新的间接融资模式。1.知识产权集合担保融资。
知识产权是指人们就其智力劳动成果所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利,通常是国家赋予创造者对其智力成果在一定时期内享有的专有权或独占权。各种智力创造比如发明、文学和艺术作品,以及在商业中使用的标志、名称、图像以及外观设计,都可被认为是某一个人或组织所拥有的知识产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27条规定,知识产权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作为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一般无形资产出资最高可达企业注册资本的70%。绝大多数文化企业的资产中无形资产的比例大,其中以版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又占了主要部分,如何利用好知识产权这一企业主要资产以为融资服务是金融创新的要点。
知识产权集合担保融资的思路是数家小型文化企业达成协议,各自剥离出部分知识产权(以版权为主)集合成一个新的产权池,当某个企业需要融资时可以此作为担保物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若未能及时偿还贷款时,该产权池内所有产权的所有权转移至贷方。这种新型融资模式是互助属性,可以集合数家企业的力量,将其整合成为一个利益与责任共同体,化解单个企业资产规模小、抵押物弱的劣势。该融资模式实施起来的难点,于如何组建新的产权池,建议由银行牵头,协调贷款企业和未来可能有贷款意愿的文化企业按剥离的知识产权第三方评估额度"出资"组建产权池(SPV的性质),并以各自份额给以贷款额度。
2.供应链金融。
供应链金融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将核心企业作为供应链的支撑点,把资金注入核心企业的上下游企业,使核心企业及上下游企业贯通起来,成为一个整体,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和内在价值的新型融资模式(汤曙光、任建标《银行供应链金融》)。该模式适用于预备有后续一系列文化产品开发的大型文化企业或项目,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在整条供应链的关键环节注资,统一物流、资金流和现金流,确保供应链价值的实现。
以电影产业为例,整条供应链涵盖了其前期的策划、中期的生产制造、后期的发行营销及院线放映以及后续产品(如DVD、电视网络播放、电影形象玩偶等)的开发。其中融资的关键点主要在前期的策划(出品公司至少需要筹集生产制作的全部费用)和后期的发行营销上,银行等金融机构应站在整个供应链的视角上对贷款对象进行评估,在将资金注入各个环节的同时可以监督整个链条上资金的使用,而且出品商和发行商以及后续的电影后续产品的制造商很可能是不同的企业,这样又分散了贷款风险。在每个环节的具体融资方案上,银行可灵活采用适合该环节企业的融资方式,如版权质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融资等。供应链金融将金融机构拉入供应链的运行中,金融机构的资金可以盘活整条供应链,金融机构的监督也可以使供应链更加规范和透明。[2]
(二)直接融资的金融创新[3]
由于融资成本较低,直接融资对大型文化企业吸引力更大。我国已有多家文化产业公司通过创业板等证券市场进行上市融资,如华谊兄弟、光线传媒、电广传媒等,还有的国有大型文化企业如中影集团等通过债券市场发行了公司债。但能够上市和发债的毕竟是少数企业,更多的企业或项目难以直接从上市渠道获取资金。针对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证券融资创新和债券市场的融资新思路为文化产业融资开辟新的途径。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