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资金使用效率考量体系构建研究
时间:2013-11-20 13:38
来源:发表吧
作者:成丽敏
点击:
次
【摘要】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研究,是我国现代教育机制建设中的重要问题,也是目前高校普遍面对和亟需解决的问题。文章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等原则,通过相关指标的设计,构建资金使用效率考量体系,旨在通过有效地评价高校资金使用效率,探寻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关键要素。
【关键词】高校资金;使用效率;考量体系
一、问题的提出
自1999年国家提出“高校扩招”政策以来,各高校积极落实政府号召,抢抓机遇、加速发展。统计数据显示,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从1998年的108万人增加到2009年的2826万人,毛入学率达24.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到2020年具有高等教育文化程度的人数比2009年翻一番,毛入学率达到40%,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伴随着合并院校、举债兴建新校区、争夺生源等各种扩招举措,高校银行贷款的规模急剧膨胀,随之而来的将是不断凸显的财务风险,处置不当将会形成财务危机。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鲍威在《高校负债问题的专题研究》报告中指出,截至2005年底,部属的76所高校贷款总额已高达336亿元,校均贷款额4.4亿元,平均年度增幅达到76%,现有的贷款规模已经相当于高校收入的51.1%。随着2007吉林大学30亿债务规模被曝光,2009年武汉大学原副校长陈昭方和原党委副书记龙小乐受贿被捕,高校存在的财务危机露出了冰山一角,且有愈演愈烈之势。为此,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指出,要“进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逐步建立政府宏观调控、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体制”,即将高校逐步推向市场,成为独立自主的法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因此,在投入不足,高校资金普遍短缺的大背景下,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无疑是解决高校发展瓶颈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在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遵循全面性、科学性等原则,通过相关指标的设计,构建资金使用效率考量体系,旨在通过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有效评价,探寻提升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途径。
二、相关文献评述
进入21世纪,随着高等教育事业飞速发展,高校的理财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逐渐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主要是从高校资金使用效率概念的界定、影响指标及优化措施方面对高校资金使用效率问题进行了研究。
从现有的研究文献来看,关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概念界定大致相同,即指使用效率是一个组织或个人在一定时期内的投入、产出情况。投入指的是人力、物力、时间等物质资源;产出指的是工作任务在数量、质量方面的完成情况。
学者们在研究基础上分别根据相关影响因素建立了关于高校资金绩效的评价指标体系。张素云(2008)提出高校教育资金应同现代企业一样,讲究资金效益管理,并通过横向比较法和纵向比较法来对高校教育资金使用效益进行评价;梁文军(2008)提出传统资金零基预算管理模式缺乏前瞻性,不注重投资效益,资金预算管理水平不高,高校长期不进行成本核算,存在盲目投入资金的现象,也没有将资金的投入与部门业绩挂钩,使资金使用效益不高;赵振全、张向东、汤东红(2009)通过建立高等学校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考核高等学校的资产负债规模、人均及生均资源占有和耗费情况、自筹资金能力指标;徐东(2009)运用平衡计分卡法(BSC)从评价指标体系的维度设置和具体指标的选择两个方面来探讨如何构建高校专项资金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高校资金使用效率的优化措施研究方面,RajeshTyagi、LaurenceJ.Moore及BernardW.TaylorIII(1988)对公立高校的资金管理提出要建立一个决策支持系统(DSS);莫容芳、王顺林(2006)就高校如何合理地使用资金,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提出六大措施,如加强预算管理、建设资源节约型高校、加强支出管理、加快资金周转等;王连香(2009)在评价高校资金的使用绩效时提出了建议:一是要加强预算管理,政府和高校都要采取适当措施,二是构建和完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强调了以定量为主、定性为辅的原则。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