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师流动性大的原因
城市中教育资源有限,私立学校在接收农民工子女就学上弥补了这个缺陷。但这类学校却难以得到政府的财政补贴,学校收入全部来自向学生收费,但考虑到学生家长的实际情况,收费标准较低,某校一个中学生一学期的所有费用(除去生活费)700元,小学还低于这个标准100~200元。学校的经济实力直接决定了教师的工资水平。
全校教师的工资小学在每月800元左右,初中在1000元左右,高中可以达到1200元,该工资水平远远低于本市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岗位吸引力大大减弱,教师频繁流动便自然而然了。
30%的教师在一个学校能工作一个学期,20%的教师中途随时可能离开学校,不足40%教师可以工作一学年,只有10%多一点的教师能在一个地方工作一年以上。50%的班级一个学期要换一个班主任,个别班级一个学期要换两到三批教师。
“只有适合学生的教师才是一位好教师。”民办学校的学生一般情况下,是学习基础不太好或家庭条件不太好的,只有老师了解学生的整体情况,才能抓住学生的特点爱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有更大的收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让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
无论教师的文凭有多高,如果得不到学生的认可,同样也不是一位合格的教师。同时,也突出表现在市场的竞争。适应学生的老师才能胜任,不能适应学生的老师将被淘汰。在人事管理方面,民办学校是自由的。教师的管理是自由的。只有适应学生的老师才是最好的老师。在正规学校,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老师可以不管不问。但是在民办学校是绝对行不通的,一旦出现这种现象,老师要及时制止。
在讲课的过程中,一旦发现有个别学生听不懂,任课教师要在下课后及时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情况。是没有认真听还是听不懂,找清楚原因,耐心地给学生讲解。争取让学生每节课都有所收获,而不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另外,针对个别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任课教师要及时给学生补课,督促学生的学习使他们能尽快地跟上课堂。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听懂、学好,让家长满意。
2.教师流动性大对学生产生的影响
毋庸置疑,教师频繁流动的最大受害者是学生。一方面,新的教师要完全掌握班级学生的学习状况、思想状况及家庭状况大致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在这一个月的时间内,教师不可能制定出适合该班的个性化策略。教学和管理基本上处于盲目状态,缺乏针对性。
另一方面,学生对新老师的认同和接受、了解和适应用的时间可能还要长一些。学生和前任老师结下了一定的情感,当新老师出现的时候,学生情感的天平会在无形之中偏向前者。这种中国人共有的怀旧情结会让新老师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走进学生的心里。
当学生完全接受这个老师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习惯了前任老师的思维模式和讲课方法,对新老师的课老是跟不上趟。学生对老师的讲课方法和思维模式缺乏条件性反射,而这种师生默契的形成需要将近2个月的时间。
在调查中发现,80%的学生在换老师初期对新的老师不接受,对前任老师很怀念。65%的学生要一个多月的时间才能适应,只有不足10%的学生能在短期内适应新老师,剩下的学生需要的时间更长,甚至还有个别学生一直都没办法适应。如果一学期换一到两次教师的话,学生基本上在对老师的适应中度过完了本学期。那么成绩就不敢去奢望了。
3.如何应对教师流动性大这一问题
对民办学校教师流动频繁的问题,我们不能去苛责老师。他们何尝不想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他们终究成不了圣人。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大政府教育财政投入和拨款,提高教育拨款的公平与效率才是根本之策。
目前,政府义务教育的财政拨款主要投向公立学校,民工子弟学校并没有获得必需的财政支持。事实上,民工子女学校也在为国分忧,它承担了国家义务教育的责任,因此也有权获得相应的财政支持。义务教育作为一种全民福利,无论民工子女走到哪里都有权享受。一旦民工子女学校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的范围,在经济上就有了源头活水,孩子们的成长环境将会变得舒心,教师们也更加安心,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将出现一道亮丽的风景。
民办教育的发展,顺应了教育发展趋势。在改革开放以后的今天,沿海省、市的民办学校与公办学校已并驾齐驱,且满足了广大群众的教育需求。由于民办学校的兴办,扩大了高职、初、小、幼四类学校的总招生规模,不但有效满足了日益增长的学前和高中阶段入学要求,而且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人才,尤其是对实用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扩大,仅靠政府所办的公立学校培养和输送实用技术人才,已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民办学校的兴起,有效地缓解了这一矛盾。中国民办教育要大发展,就必须加快民办教育地方立法步伐。我国应该也必须有更加宽松的民办教育生存发展的政策环境。
就目前来看,笔者认为,民办教育在中国还只处在适应期,却为所有人的学习而搭建了一个平台。为人人勇往直前,谱写出自己生命中最辉煌的篇章,埋下了伏笔。■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期刊简介: 《当代医学》是由国家卫生部主管,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主办的国家...
期刊简介: 《中国药事》(月刊)1987年创刊,是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主管,中国药品生...
期刊简介: 《经济论坛》杂志创刊于1987年10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面向国内...
期刊简介: 主管单位:中国出版集团 主办单位:中国美术出版总社 国际标准刊号:ISSN1...
期刊简介: 《营养学报》(双月刊)是中国营养学会主办的营养专业学术性期刊,1956年3...
主管单位:中国人民银行昆明中心支行 主办单位:中国《时代金融》杂志社 出版地:云南...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