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反战影片《战争和人》在中国遭批判的来龙去脉(3)
时间:2013-12-10 16:14
来源:发表吧
作者:康保成
点击:
次
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援引的却是“东京消息”。这样一来,情况就比较清楚了:对《战争和人》的批判,是中国的“文革”势力与日共(左派)密切配合,遥相呼应的结果。“消息”是“东京”提供的,文章则两边分头写。两边的文章不仅在意识形态、论证方法、叙述风格方面基本相同,有时就连遣词造句都如出一辙。
其实,北京南口机车车辆机械厂的“工人”们不仅看不到尚未摄制完毕的《战争和人》,当时就连《军阀》、《山本五十六》等影片也尚未译制出来。不用说,以“工农兵”的名义开展“革命大批判”,是“四人帮”为了打鬼、借助钟馗的惯用手法。
三
影片《战争和人》在中国受批判的消息传回日本,导演山本萨夫当即在1971年8月的《週刊サンケイ》上发表了反驳文章。今天看来,这篇文章不仅旗帜鲜明地回应了极左势力的诬陷,三次点了姚文元的名,而且客观上披露了影片被批判的缘由,具有宝贵的史料价值。
山本在文章中说,尾崎秀树在7月9日的《每日新闻》上发表的文章中提到,“姚文元先生”早在《战争和人·第二部》试映之前已经看过,“并且对它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山本说,当时“胶片根本就没有传到中国”,“我怎么也不相信”(姚文元)看过。
山本强调:“对我来说最不能容忍的是轻易地把《战争和人》看作是一部鼓吹军国主义思想的‘反动’影片加以评论。这是因为这些批判和我拍摄这部电影的意图,以及日本的一些客观评价大相径庭。”实际上,“我一直在考虑通过自己的这份工作——电影,描述日本曾经是如何侵略中国的,这场战争是多么的丧尽天良、多么的残酷这一历史真相。”“我想通过这样一种电影来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希望通过这种手段告知人们日本对中国侵略的残酷无情,或许可以给曾经因自己的软弱无能而不能够站出来指责日本的罪过,或者不得不参与侵略的人们一个反思的机会。”山本在文章中说:
我不希望日本再次重踏覆辙,也不想看到日本民众无动于衷的态度,仅怀以这样的心情,我把全部精力投入到了《战争和人》这部作品中。
因此,这部影片并不仅仅是对过去历史事实的描写,我主要力求站在今日现实主义的立场对战争进行审视。因为我意识到美国和日本的统治阶级对中国的敌视政策,加之今日的日本再次上演军国主义,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山本指出,绝大多数日本观众对影片的评价是正面的,能够领会编导的意图。他还举出一位小学四年级学生的作文为例:“最坏的人是伍代由介(统治阶级的代表人物),战争是不好的。”文章最后,他用毫不客气并充满悲愤的语气反驳道:
赞成《长周新闻》、《人民新闻》和中国的《人民日报》以及姚文元先生观点,把这部影片看作是鼓吹军国主义的有多少人呢?
我希望日本观众,特别是日本勤劳的群众们观看这部电影,我觉得至少他们和我的看法是一样的。正因为如此,所以很遗憾,我不能接受中国领导们对《战争和人》的批判。
中国的领导们都是有理智的,他们一向重视客观事实,但在这个问题上怎么会这样呢?一想到这里,我就感到悲哀。⑨
事实已经很清楚,中国高层中点名批判《战争和人》的,是以“打棍子”起家的姚文元。姚文元是“四人帮”成员之一,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主管意识形态,《人民日报》当然在姚文元的管辖之下。无怪乎《人民日报》会下那样的按语。
不过,按照山本的说法,当时《战争和人》第二部在日本国内刚刚试映,胶片还没有传出去,姚文元是从哪里看到的呢?最大的可能是,姚文元根本就没看过片子,而只是听信了日共(左派)的介绍就挥起了棍子。山本先生的“悲哀”之情让我们看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不仅伤害了国内的艺术家,造成了无数的冤案,也给日本的艺术家,特别是给与中国友好的爱好和平的艺术家造成了伤害。
好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山本萨夫执导的《金环蚀》、《华丽的家族》、《啊,野麦岭》等反映日本社会现实的优秀影片在中国广受欢迎。1983年8月山本先生逝世,著名电影评论家袁文殊发表了《悼念山本萨夫先生》的文章⑩,《世界电影动态》发表了日本电影学者山本信夫撰写、祖秉和翻译的《缅怀山本萨夫导演的伟大业绩》一文。四年以后,中国电影剧作家、评论家陈玉通发表《站在和平反战前列的电影勇士——纪念日本著名电影导演山本萨夫逝世四周年》一文,可谓盖棺后论定。
①夏衍《推荐〈浮草日记〉》;马少波《劳动人民团结万岁——谈〈浮草日记〉》。二文均载《中国电影》,1958年第5期。
②《电影艺术译丛》,1954年第12期。
③陈笃忱《〈浮草日记〉的导演山本萨夫》,《电影艺术》,1958年第5期。
④详参托托《皇姑屯事件真相:张氏父子与苏俄之谜》,远方出版社,2008年版。
⑤[日]八森稔《日活公司出品的〈战争和人·完结篇〉诞生的意义》,《キネマ旬報》,1973年7月上旬,0608号。
⑥林默涵《“文革”前的几场文艺风波》,《百年潮》,1998年第4期。
⑦参[日]川口孝夫著,张建国、段小丁译《蜀国飘流记》,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
⑧《日本共产党(左派)宣告成立》,《人民日报》1969年12月28日第六版。
⑨山本萨夫《对〈人民日报〉批判〈战争和人〉的反驳》,日本《週刊サンケイ》,1971年8月。
⑩袁文殊《悼念山本萨夫先生》,《大众电影》,1983年第11期。
山本信夫撰、祖秉和译《缅怀山本萨夫导演的伟大业绩》,《世界电影动态》,1983年第11期。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