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2)
时间:2013-12-23 14:39
来源:发表吧
作者:杨艾
点击:
次
高职会计专业的课程可以在充分分析这三年学生的学习特点和教学规律上进行合理安排,按公共课程、专业大类课程、专业深化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层层深入。其中公共课程主要在大一完成,突出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让学生明德理学会做人。专业大类课程体现会计及相关专业的职业要求,专业深化课程体现会计专业的实际工作内容,这两类课程主要在大二完成,体现育人的职业性和开放性,突出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专业拓展课程主要在大三完成,注重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能力。
(三)证就是证书,包括专业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证书是相对客观公正的评估标准
在我国,会计行业和相关就业岗位群行业都有相应的从业人员资格证书,且形成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职称证书的考试制度,会计专业学生取得一定的职业资格证书是其顺利就业和将来提升的重要条件。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下文简称16号文件)规定:“逐步构建专业认证体系,与劳动、人事及相关行业部门密切合作,使有条件的高等职业院校都建立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工作,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使有职业资格证书专业的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到80%以上。”①职业教育法第八条规定:“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实行学历证书、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会计专业在制定专业考核标准时应该依据以上要求,不仅考虑学历标准,同时兼顾行业标准和要求,建立统筹兼顾学历标准和行业企业要求的考核评价体系,以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同时具备作为学生毕业的必备条件。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财会技能类证书、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
(四)赛就是竞赛,以赛促练,以赛促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辅助手段
专家认为“大脑处于竞赛状态时的效率要比无竞赛时的效率高得多。即使对毫无直接兴趣的智力活动,学生因热望竞赛取胜而产生的间接兴趣也会使他们忘记事情本身的乏味而兴致勃勃地投入到竞赛中去了。”
会计专业需要充分发挥竞赛的检验展示、选拔激励、引领示范功能,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在各学期根据学习内容和进度组织学生参与各类专业特色浓厚的技能竞赛,将竞赛作为一种衡量专业技能、检验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同时,积极参加一系列大规模专业赛事,以加强校际横向联系和比较,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架构
会计专业岗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是要求在广泛调研和听取来自行业企业一线专家建议的基础上,确立企业会计岗位群和金融机构岗位群及相应的能力目标。把会计人员和银行从业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管理和金融机构基础业务为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并以赛促训、以赛强技,多维度地提高学生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
(一)以岗定课,课程体现岗位需求和专业发展规律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强调,“职业院校应紧密结合企业技能岗位的要求,对照国家职业标准,确定和调整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16号文件规定:“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这就要求会计专业以校企合作开发为平台,以培养高质量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以实际工作任务为载体,分析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应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并依据这些知识和能力的要求确定各相关学习情境的具体教学内容。会计专业在会计岗位和相关职业岗位群的大类定位下,可以分别设定出纳岗、会计核算岗、办税岗、财务管理岗、审计岗、销售业务岗、信贷业务岗等工作岗位。在公共课程和专业大类课程上,体现上述所有工作岗位对个人素质、职业礼仪、专业基础知识、专业基本技能的普适性需求。会计专业要坚持校企合作育人,由行业企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专兼合作共建课程,坚持实践课程兼职教师授课比例达到50%以上,以确保以岗位定课程、由岗位指导课程、在课程中体现岗位的现实需求。
(二)课证融合,课程内容以职业要求定位,证书反映课程成绩和职业水平
与会计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可以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会计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书、初级会计师证书、会计师证书;第二类是财会技能类证书,包括反假币证书、中文输入合格证书、电脑传票输入合格证书;第三类是经济管理金融类职业资格证书,包括财务管理师证书、ERP证书、银行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专业可以分别为这些证书的取得设置相应的课程。其中,会计从业资格证书是必须取得的证书,其他属于鼓励取得的证书。各级职业资格考试机构都对相应的职业资格考试制定了考核大纲,有明确的考核内容和知识能力要求,一些职业资格考试还有指定教材。对必须取得的证书,可以采用课程与考试对接的政策,教材以职业考证教材为主,课程内容体现职业考证要求,同时辅以操作技能性练习和实训。在课程考核上采取不同的方式。例如基础会计、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三门课程考核可以采用以证代考的形式。而初级会计师证书并不是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可以采用在学分计算和奖学金评比中加分奖励的形式。这样,部分课程实现了证书指导课程,课程与证书考核的完全融合。
(三)证赛互补,理论和实践相得益彰
为了弥补证书考试侧重理论性的缺陷,学校可以在学生三年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穿插各级各类竞赛,激发学生克服困难的斗志和学习兴趣,锻炼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例如,手工做账比赛、会计知识大赛可以和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考试的备考相结合,初级会计师证书的备考可以由会计职业技能竞赛来促进,可以展开多项技能竞赛来提升学生技能证书获取率。
(四)课赛互促,提升学习兴趣和效果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275774677、
1003180928
在线咨询:
610071587、
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