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闭
关闭
免费电话

本通话使用电话回拨能力,完全免费
将对您的号码严格保密,请放心使用

开始通话
在线客服系统

中国电影学术史研究的兴起和发展态势(2)

时间:2014-01-24 08:48 来源:发表吧 作者:田星 点击:

  从整体上来看,以上我们提到的五部学术史论著都表现出以下特点:在资料的编撰和使用上,体现出对历史事件真实性的尊重,力求通过原始的详备的资料再现历史的语境和氛围;在写作的格局上,多采取通史的编撰体例,追求纵横开阖的历史厚重感;注重历史的当代阐释,意在通过反思,重建或者说重写历史,启发当代电影研究对历史和传统的倚重,并由此获得持续发展资源支撑和信心支持。在具体的细节上,这几部著作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取向和特点。

  同样出版于2005年的《中国电影理论史评》(胡克)和《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郦苏元)相较于其他三部论著表现出更多的共同点。首先,两部作品都是从“电影理论”这一视角切入电影学术史研究,其写作的目的皆表现出力图通过对已有学术成果的梳理和再挖掘,建立中国电影理论的传统,从而为当代中国电影理论的发展提供根基、资源和信心的努力。这种写作意图在世纪之初,中国电影学术史研究刚刚兴起的时候,不乏为之正名的意味,同时也是对80年代关于理论传统论争的再回应。在这一点上,《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的表现尤为突出,作者将研究对象的时间集中在1949年之前,写作体例干净没有旁骛,重点放在早期学术文本的挖掘和分析上(在该书三大章的内容中,每一章的第一小节都用来概论该时期电影理论发展的特点,接下来的各小节分别围绕早期电影理论的某一文本或者某一学人展开讨论),这种写法的优点在于,以学人和学术文本为中心来撰史,避免了历史资料的千头万绪,散漫无序,中心突出,体例明晰,具体论述完整、深入,很好地完成了该书意图通过梳理和挖掘历史,为中国电影理论建立传统的目的。此前学界对于早期电影理论的研究多为散点式的个案研究,如此大规模的,专注地研究是为第一次,书中对此前学界鲜有论及的学术文本和学人学思的再发掘、再论证,填补了早期电影理论研究的若干空白。不同于《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专注于早期电影理论研究,胡克的《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从格局上来说更为宏大,作者将写作的视野覆盖了近百年电影学术整个历程,不仅涉及早期电影理论,更重要的是将1949年之后的当代电影理论发展也纳入到了研究范畴之内,这样通史的写法,更能够展现出历史发展的纵横开阖,尤其是1949年之后的当代,电影学术发展几经波折,在和社会政治的胶着中艰难地走向独立和成熟,从中更能窥看出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独特性和曲折性。也因此,在具体写作过程中,作者将重点放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电影理论和社会语境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上,⑥学术文本、学术观点、学术思潮和论争都被纳入该视角之下进行考察,睿智、犀利的观点散布全书。该书另一个鲜明的特点是,在历史的纵向坐标中,没有忽视中国电影理论和同期世界电影理论发展的比较研究,从而凸显中国电影理论发展的自身脉络和独特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彰显出本书建立传统的目的。

  采用通史写法的除了以上两部专著之外,随后诞生的是《中国电影批评史》(李道新)和《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陈犀禾)。不同于以上两部论著,《中国电影批评史》以“电影批评”的角度切入电影史研究,在立足传统电影学三分法(电影史、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的基础上,召唤电影批评的历史性。全书回眸百年中国电影发展历史,构建电影批评发展模式,力图将卷帙浩繁的历史内容揉纳进具体的模式分析。综合来看,该书引用了大量的原始资料,力图还原真实的历史语境,具体论述也不乏精到之处。以上我们分析的三部论著都把研究视野局限在大陆学界的历史发展,⑦陈犀禾的《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则首次将香港、台湾和海外学界的历史发展纳入研究范畴,将学术史研究放在“华语电影”的“全球化”框架里,体现出更为宏阔的研究视野。1949年以来中国地缘政治的变化造就了电影发展两岸三地各自分立的状况,20世纪末以来,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之后,电影资源的国际整合趋势越来越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现象,《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正是在回应现实发展的这一点上表现出独到的眼光和现实敏锐性,文中对海外中国电影研究成果的梳理不仅蕴涵了国内学界和海外学界对照互补之意,更彰显出作者跨文化研究的思路和意图。除此之外,该文另外一个需要特别提及的特点是:虽然《中国电影理论史评》《中国现代电影理论史》和《中国电影批评史》各自张扬电影理论或者电影批评的视角,但在具体写作过程中则表现出理论、历史、批评笼统杂糅的含混性。《中国电影研究学术发展史纲》则非常明晰地在行文之初就标明电影学术史研究包含电影史、电影理论和电影批评,并点明中国电影学术史中理论、历史和批评互相胶着的状态,从而增强了学术史写作的逻辑严密性。⑧

  张英进发表于《电影艺术》2005年第2期的《简述中国电影研究在欧美的发展》,体现了一个海外华人学者的用心。2008年7月,张英进的学术专著《影像中国——当代中国电影的批评重构及跨国想象》经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在该书中,作者用了一章的篇幅将此前对海外中国电影研究的历史梳理结合方法讨论进一步延展开来。在题为《中国电影研究在西方的发展——问题与方法》的这一章中,第一部分作者首先按照时间的顺序梳理了中国电影研究在海外学界从无名到逐步获得认可,并发展成为一门显学的历史过程。随后论者总结了这些年来海外中国电影研究所涉及的几个主要论题并分析评介了西方中国电影研究的主要方法。在对西方学界中国电影研究的成果进行横向和纵向的梳理之后,本章的第三个部分,张英进立足个人对海外学界研究现状的反思,指出目前西方中国电影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张英进对西方中国电影研究的梳理,呼应了他从学科建制的角度谋求海外电影研究新发展的思考,体例上比较随意,着重于历史和方法的评介,带有很强的问题意识,对于国内学界,该文也体现出作者通过译介海外学术成果对国内学界进行学术反哺的苦心。

  以上这几部专著从不同的角度开启了对于中国电影学术历史的当代阐述,后来者无论是专论学人学思,梳理流脉,还是以问题为中心切入历史研究,或者专注思潮研究、口述史研究……如何将这种阐释有效地、深入地开展下去,面对近百年的浩渺历史,我们需要的是眼光和耐心。


www.fabiaoba.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期刊发表、投稿辅导、发表期刊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发表期刊,寻求论文刊登合作,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论文刊登/国家级论文刊登/ CSSCI核心/医学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275774677投稿辅导1003180928
 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610071587投稿辅导1003160816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联系方式
李老师QQ:发表吧客服610071587 陈老师QQ:发表吧客服275774677 刘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60816 张老师QQ:发表吧客服1003180928 联系电话:18796993035 投稿邮箱:fabiaoba365@126.com
期刊鉴别
  • 刊物名称:
  • 检索网站:
热门期刊
发表吧友情提醒

近来发现有些作者论文投稿存在大量剽窃、抄袭行为,“发表吧”对此类存在大量剽窃、抄袭的论文已经停止编辑、推荐。同时我们也提醒您,当您向“发表吧”投稿时请您一定要保证论文的原创性、唯一性,这既是对您自己负责,更是对他人的尊敬。

此类投稿的论文如果发表之后,对您今后的人生和事业将造成很大的麻烦,后果不堪设想,请您一定要慎重,三思而后行。

如因版权问题引起争议或任何其他原因,“发表吧”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侵权法律责任概由剽窃、抄袭者本人承担。

 
QQ在线咨询
陈老师:275774677
张老师:1003180928
李老师:610071587
刘老师:1003160816
论文刊登热线:
137-7525-9981
微信号咨询:
fabiaoba-com

友情链接

申请链接